一种基于原有扩散塔的矿井回风热能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394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原有扩散塔的矿井回风热能利用装置,它是由扩散塔、导流装置、回风换热装置、蓄水池组成。扩散塔底部设置集水槽,集水槽连接蓄水池,扩散塔顶部连接导流装置进风口,导流壳体采用渐扩式结构,导流装置出风口连接回风换热装置,回风换热装置喷淋主管道一端穿出换热壳体连接蓄水池,喷淋主管道另一端并联多排喷淋支管道,在回风换热装置与蓄水池之间构成回风换热一次循环管路;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一热泵机组蒸发器壳体,构成回风换热二次循环管路,蒸发器换热管道通过压缩机和节流阀连接冷凝器壳体,构成制冷工质循环管路;冷凝器换热管道通过管道连接用户设备,构成热水循环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矿井回风热能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能利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原有扩散塔的回收利用煤矿矿井回风中热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与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煤炭行业作为资源开发型产业,其在不断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消耗了一定的能源,对矿区环境造成污染。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建筑供暖、井筒防冻以及职工浴室生活热水等都是通过传统燃煤锅炉提供热源,这种供热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煤炭,而且煤炭燃烧时还会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损害了矿区生态环境,危害矿区人民的健康。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煤炭行业全面推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煤矿现有废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矿井通风是井工开采煤矿必不可少的环节,矿井回风由于携带井下围岩散热、机电设备放热而温度较高,蕴含着大量热能,回收利用潜力巨大。现有技术中也有对矿井回风热能利用的研究。有的技术人员在矿井回风主风道或旁通风道上安装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方式矿井回风与换热流体不直接接触,通过换热器间接换热,换热器体积较大,加之矿井回风湿度大,含尘量较大,容易造成换热器表面积尘、腐蚀,影响换热效果。为了适应矿井回风的特点,有的技术人员采用在矿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原有扩散塔的矿井回风热能利用装置,它是由与矿井回风出风口连接的扩散塔、导流装置、回风换热装置、蓄水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塔底部设置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扩散塔内部设置若干挡水板,所述扩散塔顶部依次连接所述导流装置和所述回风换热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壳体、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导流壳体采用渐扩式结构,所述出风口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面积;所述回风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壳体、喷淋主管道、喷淋支管道、喷淋装置、挡水装置,所述喷淋主管道的一端穿出所述换热壳体并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喷淋主管道的另一端并联多排所述喷淋支管道,所述喷淋支管道上设置若干喷淋装置;所述蓄水池还通过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原有扩散塔的矿井回风热能利用装置,它是由与矿井回风出风口连接的扩散塔、导流装置、回风换热装置、蓄水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塔底部设置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扩散塔内部设置若干挡水板,所述扩散塔顶部依次连接所述导流装置和所述回风换热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壳体、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导流壳体采用渐扩式结构,所述出风口面积大于所述进风口面积;所述回风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壳体、喷淋主管道、喷淋支管道、喷淋装置、挡水装置,所述喷淋主管道的一端穿出所述换热壳体并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喷淋主管道的另一端并联多排所述喷淋支管道,所述喷淋支管道上设置若干喷淋装置;所述蓄水池还通过管路连接热泵机组,同时所述热泵机组连接用户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学裴伟牛永胜李忙力孟杰赵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