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缝隙的。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施工振动、振动松驰作用、模板及混凝土热工特性的差异、热胀冷缩热差效应、混凝土凝固、固化收缩作用等影响,必然使得已浇并固化混凝土和模板之间形成可流通的微小空隙,在继续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上层混凝土此时为流塑状液体,浆液将通过模板与已浇并固化混凝土之间的这些缝隙,沿已浇并固化混凝土表面下渗,随着下渗时液体水分的散失,以及空隙通道大小的变化,下渗浆液将在通道两侧,散布于整个缝隙空间,形成各种污损凹凸痕迹,严重影响整个混凝土外观及质量。这属于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问题,目前业界均未能给予很好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上层混凝土浆液渗进模板与已浇并固化混凝土之间的缝隙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A、选用具有防渗防湿功能的土工织物;B、将土工织物覆盖在模板与已浇并固化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口上,将土工织物的一端固定紧贴在已浇并固化混凝土上,另外一端固定紧贴在模板上;C、在已浇并固化混凝土上浇筑上层混凝土 ;D、待上层混凝土固化后,拆除模板。更 ...
【技术保护点】
土工防渗堵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用具有防渗防湿功能的土工织物(6);B、将土工织物(6)覆盖在模板与已浇并固化混凝土(1)之间的缝隙(3)口上,将土工织物(6)的一端固定紧贴在已浇并固化混凝土(1)上,另外一端固定紧贴在模板上;C、在已浇并固化混凝土(1)上浇筑上层混凝土(2);D、待上层混凝土(2)固化后,拆除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工防渗堵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具有防渗防湿功能的土工织物(6); B、将土工织物(6)覆盖在模板与已浇并固化混凝土( I)之间的缝隙(3 ) 口上,将土工织物(6)的一端固定紧贴在已浇并固化混凝土(I)上,另外一端固定紧贴在模板上; C、在已浇并固化混凝土(I)上浇筑上层混凝土( 2 ); D、待上层混凝土(2)固化后,拆除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防渗堵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之前凿毛已浇并固化混凝土(I)的上表面,使已浇并固化混凝土(I)的上表面表面形成粗糙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防渗堵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织物(6)厚度不大于3mm 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工防渗堵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织物(6)为化纤或塑料薄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防渗堵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下层模板(4)以及设置在下层模板(4)上端的上层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健,
申请(专利权)人:十九冶成都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