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业化领域,涉及一种工业化建筑的内装固定构件。
技术介绍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J113-1《内隔墙一轻质条板(一)》公开了一种“聚苯颗粒水泥夹芯复合条板内隔墙”的构造做法,它的顶端和底端用Φ6Χ200钢筋斜向打入楼地面的结构层,或用M6X50金属膨胀螺栓把钢板抗震卡固定于楼地面的结构层,以达到固定预制条板的目的。另外,ALC板作为内隔墙时,也采用与钢板抗震卡类似的金属U字卡来固定。上述固定构件的做法是内隔墙工业化建造的手段之一,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加快了建设进度。但其无法解决强、弱电管线槽的开切对预制板的损伤,以及在建筑内装改造中拆卸预制板所导致的损坏,影响其再次利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可在固定构件上预留管线槽,用于水平方向强、弱电线的布置,减少切割管线槽导致的预制板损伤,对预制板采用卡位固定方式,避免内装改造时拆卸所导致的预制板损坏,并赋予顶端管线槽盖板以装饰线、底端管线槽盖板以踢脚线功能,从而实现固定、管线槽、装饰线或踢脚线三种功能合一的建筑内隔墙预制板多功能固定构件。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内隔墙预制板多功能固定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构件包括基板(1)、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侧的两个竖板(2)、设置在所述竖板(2)外侧的横板(3)和管线槽盖板(4),基板(1)的两端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基板榫槽(12),竖板(2)顶端设置有定位凸块(21),所述横板(3)与定位凸块(21)相邻,所述管线槽盖板(4)一端设置有榫头(41),基板(1)、竖板(2)和横板(3)之间形成一个管线槽(7),管线槽盖板(4)扣合在所述管线槽(7)上,所述榫头(41)镶入基板榫槽(12)中,将管线槽盖板(4)与管线槽(7)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内隔墙预制板多功能固定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构件包括基板(I)、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I)上侧的两个竖板(2)、设置在所述竖板(2)外侧的横板(3)和管线槽盖板(4),基板(I)的两端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基板榫槽(12),竖板(2)顶端设置有定位凸块(21),所述横板(3)与定位凸块(21)相邻,所述管线槽盖板(4) 一端设置有榫头(41),基板(1)、竖板(2)和横板(3)之间形成一个管线槽(7),管线槽盖板(4)扣合在所述管线槽(7)上,所述榫头(41)镶入基板榫槽(12)中,将管线槽盖板(4)与管线槽(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