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护底软体排突变处的搭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64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护底软体排突变处的搭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陆上制作斜搭排体;2)斜搭排体的铺设;3)相连两端软体排体的铺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搭接排体制作简单,能有效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材料,成本低廉;减小常规排体搭接造成的边缘水流不平顺引起的冲刷坑,提高了护底防护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适用于围海造地围堤、港口防坡堤、航道及河道护岸等各种护底工程,特别适于堤前滩面变化剧烈,护底宽度变化频繁的堤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港口、航道、海岸及河道护岸等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围海造地围堤、港口防坡堤、航道及河道护岸等的。
技术介绍
目前防冲护底方式通常有挑流式、缓流落淤式、覆盖保护式等几类;从材料结构上又可分为抛石、柴排、人工水草、软体排、桩列和沉井等。其中覆盖保护式是采用抗冲材料将一定范围的冲刷区域覆盖,如软体排护底、抛石护底、土工枕、柴排、砼模袋等均属此类。采用覆盖保护式护底具有施工快,适用滩地变形能力强,对河床边界条件改变较小,对近岸及周边水流的影响也较小。软体排护底主要适用于堤前滩地低,护底结构受波浪作用力小的堤段。它对堤前滩地的保护机理主要是利用抗冲材料——软体排直接铺敷在堤脚一定范围形成连续的覆盖式护底从而达到保护堤前滩地免受水流和波浪的冲刷。软体排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柔性,可随河床冲刷坑的形成而下沉,排布对被保护的下部土体有可靠的封闭作用,防止土体被水流带走,上层的块体压重可有效的抵御水流的冲刷,从而保护被覆盖滩地的稳定。但是由于堤前的滩地高程、水流及波浪等原因,造成堤前护底宽度不一,不同堤段的连接处外侧排边出现了一定宽度的锯齿状突变。突变对近底水流流场的影响较大,容易在锯齿状突变范围附近出现冲刷坑,造成排体随排体下垂后原有的搭接脱空,容易引起再次冲刷,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制作和铺设不规则排体的难度较大,因此要求设置一定宽度的渐变段,渐变段内的排体外侧排边逐步减小,一般将排边锯齿错位控制在2、m内。这样逐步台阶渐变连接带来了较大的材料浪费及施工步骤繁琐。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简单、易行的针对软体排护底突变处搭接方法的需要,实现软体排护底突变处搭接排体制作简单,节省材料,施工方便、保证护底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护底软体排突变处的搭接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保证良好防护效果的护底软体排突变处的搭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陆上制作斜搭排体所述斜搭排体结构型式、厚度与相连两端护底排体相同,斜搭排体为矩形结构,其长度与宽度根据相邻两软体排体之间突变的长度L及斜搭排体与相接短的一侧软体排体之间的角度α确定;2)斜搭排体的铺设首先在突变处采用GPS定位、钢管标识,然后进行铺排船定位,最后进行斜搭排体铺设;3)相连两端软体排体的铺设相连两端软体排体铺设时,相连两端软体排体至少压住斜搭排体的三条边。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斜搭排体靠近堤身端伸入堤身底部一定长度,以保证斜搭排体的防冲稳定。所述斜搭排体与短的一侧软体排体之间的角度α大小根据工程护底处的水流、风浪及整体河势冲刷特性确定。原则是冲刷越剧烈堤段,角度α越小。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建成的护底突变连接段,克服了常规逐步台阶渐变搭接带来的材料浪费及施工步骤繁琐问题,是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保证良好防护效果的软体排护底突变处排体新型搭接方法。其优点在于搭接排体制作简单,能有效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材料,成本低廉;减小常规排体搭接造成的边缘水流不平顺引起的冲刷坑,提高了护底防护效果。本专利技术能适用于围海造地围堤、港口防坡堤、航道及河道护岸等各种护底工程,特别适于堤前滩面变化剧烈,护底宽度变化频繁的堤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软体排护底突变处排体搭接方法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其中1-斜搭排体;2、2a_相连两端排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到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公开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I)陆上制作斜搭排体首先根据防冲护底位置的冲刷特性确定斜搭排体I与相接短的一侧软体排体2a之间的搭接角度α,斜搭排体I与短的一侧软体排体2a之间的角度α大小根据工程护底处的水流、风浪及整体河势冲刷特性确定。原则是冲刷越剧烈堤段,角度α越小。再根据相邻两软体排体2、2a护底外边缘突变长度L计算确定斜搭排体I的长度、宽度;斜搭排体必须先于相连两端软体排体2、2a铺设,确保斜排排体I被压在相连的两端软体排体2、2a下面,且斜排排体I靠近堤身端深入堤身底部一定长度,以保证斜搭排体的防冲稳定。斜排排体I结构型式、厚度与相连两端护底的软体排体2、2a相同。2)斜搭排体的铺设首先在突变处采用GPS定位、钢管标识,然后进行铺排船定位,最后进行斜搭排体铺设;3)相连两端软体排体的铺设相连两端软体排体2、2a铺设时,相连两端软体排体2、2a至少压住斜搭排体I的二条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冲护底软体排突变处的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陆上制作斜搭排体所述斜搭排体结构型式、厚度与相连两端护底排体相同,斜搭排体为矩形结构,其长度与宽度根据相邻两软体排体之间突变的长度L及斜搭排体与相接短的一侧软体排体之间的角度α确定;2)斜搭排体的铺设首先在突变处采用GPS定位、钢管标识,然后进行铺排船定位,最后进行斜搭排体铺设;3)相连两端软体排体的铺设相连两端软体排体铺设时,相连两端软体排体至少压住斜搭排体的三条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护底软体排突变处的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陆上制作斜搭排体 所述斜搭排体结构型式、厚度与相连两端护底排体相同,斜搭排体为矩形结构,其长度与宽度根据相邻两软体排体之间突变的长度L及斜搭排体与相接短的一侧软体排体之间的角度α确定; 2)斜搭排体的铺设 首先在突变处采用GPS定位、钢管标识,然后进行铺排船定位,最后进行斜搭排体铺设; 3)相连两端软体排体的铺设 相连两端软体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叶华刘小梅卢永金张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