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织物中药染料生态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3%-5%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2%-4%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0-60℃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渍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30-40;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80-90℃;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的织物能获得较高的抑菌效果,同时经小檗碱与绿原酸染色的纺织品还具备一定的药物保健功能,可开发高附加值的生态抗菌功能性纺织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整工艺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纺织物行业的化学染料污染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染整污水危及人类生态环境;而现在的消费者对于纺织品的安全意识逐步加强,希望使用绿色健康的纺织品,因此,天然环保的染料、染色助剂及抗菌剂为诸多学者与研究机构所重视与青睐。现有技术中,中药染料小檗碱与绿原酸分别是从中药黄连和金银花植物中提取的纯天然、无污染、环保型的绿色染料,其分别对金黄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并且具备一定的药物保健功能。中药染料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药物保健功能,但其应用于天然纤维的上染率、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等指标仍不太理想。壳聚糖是一种聚阳离子型的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带有较高的正电荷,对纤维有很好的亲和力。在阴离子染料小檗碱与绿原酸染色时,壳聚糖可提高其上染速率与上染百分率,也可改善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同时,壳聚糖的氨基在酸性条件下转为铵盐,破坏细菌细胞壁,可赋予织物高效的抑菌性能。综上所述,将壳聚糖应用于小檗碱与绿原酸染色,可开发高附加值的生态抗菌功能性纺织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I)将3% -5%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2% -4%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0-60°C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溃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 30-40,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80_90°C,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作为优选,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为阴离子染料。作为优选,步骤(I)中的酸性缓冲液pH值为3-5。作为优选,步骤(3)中的碱性处理剂为氨气或氨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将中药染料小檗碱、绿原酸及壳聚糖结合,由于天然抗菌剂壳聚糖不仅具有抑菌性,对中药染料还具有促染与固色效果,因此采用这样的染色工艺,所制出的产品生态环保并具有抑菌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实施例1 :,包括如下步骤(I)将3%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2%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0°C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溃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 30,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80°C,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为阴离子染料。本专利技术中,步骤(I)中的酸性缓冲液pH值为3,步骤(3)中的碱性处理剂为氨气或氨水。试验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的丝织物上染速率与上染百分率均高于未经壳聚糖处理的织物;皂洗牢度沾色> 4-5级,耐水洗牢度变色> 4-5级,耐干摩擦色牢度> 4-5级,耐湿磨擦色牢度> 4-5级;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 87%,大肠杆菌抑菌率> 85%。具体实施例2 ,包括如下步骤(I)将5%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4%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60°C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溃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 40,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90°C,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为阴离子染料。本专利技术中,步骤(I)中的酸性缓冲液pH值为5,步骤(3)中的碱性处理剂为氨气或氨水。试验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的丝织物上染速率与上染百分率均高于未经壳聚糖处理的织物;皂洗牢度沾色> 4-5级,耐水洗牢度变色> 4-5级,耐干摩擦色牢度> 4-5级,耐湿磨擦色牢度> 4-5级;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 87%,大肠杆菌抑菌率> 85%。具体实施例3 ,包括如下步骤(I)将4%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3%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5 °C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溃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 35,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90°C,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为阴离子染料。本专利技术中,步骤(I)中的酸性缓冲液pH值为4,步骤(3)中的碱性处理剂为氨气或氨水。试验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的丝织物上染速率与上染百分率均高于未经壳聚糖处理的织物;皂洗牢度沾色> 4-5级,耐水洗牢度变色> 4-5级,耐干摩擦色牢度> 4-5级,耐湿磨擦色牢度> 4-5级;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 87%,大肠杆菌抑菌率> 85%。具体实施例4 ,包括如下步骤(I)将3. 5%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3. 5%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8 °C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溃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 38,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89°C,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为阴离子染料。本专利技术中,步骤(I)中的酸性缓冲液pH值为4,步骤(3)中的碱性处理剂为氨气或氨水。试验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的丝织物上染速率与上染百分率均高于未经壳聚糖处理的织物;皂洗牢度沾色> 4-5级,耐水洗牢度变色> 4-5级,耐干摩擦色牢度> 4-5级,耐湿磨擦色牢度> 4-5级;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 87%,大肠杆菌抑菌率> 8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织物中药染料生态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3%?5%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2%?4%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0?60℃使染料充分溶解;(2)采用浸渍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30?40,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80?90℃,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3)对酸性缓冲液中染色的丝织物加入碱性处理剂进行碱处理,以还原至中性,使其达到最佳抑菌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织物中药染料生态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3%-5%绿原酸及小檗碱提取物与2% -4%壳聚糖溶解于酸性缓冲液中,并加热至50-60°C使染料充分溶解; (2)采用浸溃法对丝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 30-40,振荡频率为130r/min,染色温度为80_90°C,染色时间为60mi n,染色处理后将布样洗涤烘干; (3)对酸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和,汪明星,陈伟,袁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