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由于创伤、先天性疾病、癌症、感染、炎症等原因所造成的组织与器官的缺损日益增多,目前,临床上 通常采用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组织器官进行移植修复,但仍因供源不足、造成供体受损及免疫排斥等问题而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尿失禁是无意识地不管时间场所而流出尿液的现象。尿失禁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5类,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50%,而且以女性患者居多。根据《中国尿失禁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7%的被调查对象对尿失禁的症状没有认知,51.3%的调查对象认为尿失禁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病症,对尿失禁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女性尿失禁的发病情况一直无准确的数字,根据全国六大区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推断,中国女性尿失禁患者平均发病率为30.9%。在其他国家女性尿失禁患者以2010年为准,美国约2000万名,韩国为400 500万名。总之尿失禁是不分国界,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尿失禁的治疗通常有三种方法:保守治疗(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电、磁刺激、器械:阴道托、阴茎夹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外科 ...
【技术保护点】
运用相变高分子材料的温度感应性特征制作生物可降解性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得到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液,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占溶液的重量比为3.1%~5.1%;将第二共聚物溶于PBS得到第二共聚物溶液,第二共聚物占溶液的重量比为1%~3%;将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液与第二共聚物溶液混合后用超声乳化形成乳化溶液;所述的第二共聚物为聚氧乙烯重量比为69%~73%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2、将第一共聚物溶于水中,配制成第一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5%~30%的溶液,并将步骤S1中得到的乳化溶液加入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运用相变高分子材料的温度感应性特征制作生物可降解性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51、将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得到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液,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占溶液的重量比为3.1% 5.1% ;将第二共聚物溶于PBS得到第二共聚物溶液,第二共聚物占溶液的重量比为1% 3% ;将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液与第二共聚物溶液混合后用超声乳化形成乳化溶液;所述的第二共聚物为聚氧乙烯重量比为69% 73%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52、将第一共聚物溶于水中,配制成第一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5% 30%的溶液,并将步骤SI中得到的乳化溶液加入第一共聚物溶液中形成混合液,且混合液中第一共聚物溶液、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溶液和第二共聚物溶液的重量比为80:2.6:17.4 ;所述的第一共聚物为聚氧乙烯的重量比为74% 82%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53、将S2中形成的混合液移至恒温槽内,进行搅拌操作,将恒温槽温度设置到30 40°C并抽真空,压强控制在0.05 0.1MPa,搅拌速度为300 600rpm,自温度升至设定值时起维持搅拌I小时; 54、设置恒温槽的温度为4 15°C,压力不变,把转速调整为80 200rpm,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加入重量为混合液的0.5倍的超纯水,得到颗粒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标,金相镇,杜彦军,崔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天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