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联碱法装置生产长效稳定性、增效氯化铵肥料及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2124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长效肥料及其制备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长效稳定性、增效氯化铵肥料及制备方法,在联碱法生产纯碱工艺中冷析和盐析结晶出来的氯化铵进入分离干燥前在系统装置中与添加铵稳定剂和/或增效剂混合。肥料成分包括为氯化铵、铵稳定剂和/或增效剂;按重量份数计,其中氯化铵∶铵稳定剂∶增效剂=1∶0.001-0.1∶0.0001-0.05;氯化铵∶铵稳定剂=1∶0.001-0.1;氯化铵为利用在联碱法生产纯碱工艺中的副产物氯化铵。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长效或稳定性/增效氯化铵肥料,省工序,成本低;质量高、效果稳定,保证长效或稳定/增效氯化铵质地均匀,效果稳定;提高氯化铵中氮素利用率10-20个百分点,减少氯化铵使用量50%以上;氯化铵肥效期从20-30天延长到80-100天,实现一次施肥免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长效肥料,具体的说是。
技术介绍
联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1942年提出的完整的工业制碱(Na2CO3)方法。1961年在大连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联碱车间,后来经过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制碱工业的主要技术支柱和方法。联碱法原料利用率高,其中NaCl的利用率达90%以上,不需石灰石、焦炭(煤),节约燃料、原料、能源和运输费用,使产品成本大幅下降。不需蒸氨塔、石灰窑,化灰机等大型笨重设备,缩短流程,节省投资,不产生大量废渣废液排放,建厂厂址要求没有氨碱法苛刻。因此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制碱工业的主要方法。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牛的原理讲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讲行。制纯碱(Na2CO3),首先利用NaHCO3在溶液中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制得NaHC0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第一步是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而沉淀析出。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联碱法装置生产长效稳定性、增效氯化铵肥料,其特征在于:肥料成分为氯化铵、铵稳定剂和/或增效剂;按重量份数计,其中氯化铵∶铵稳定剂∶增效剂=1∶0.001?0.1∶0.0001?0.05;氯化铵∶铵稳定剂=1∶0.001?0.1;其中氯化铵为利用在联碱法生产纯碱工艺中的副产物氯化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联碱法装置生产长效稳定性、增效氯化铵肥料,其特征在于:肥料成分为氯化铵、铵稳定剂和/或增效剂;按重量份数计,其中氯化铵:铵稳定剂:增效剂=1: 0.001-0.1: 0.0001-0.05 ;氯化铵:铵稳定剂=1: .0.001-0.1 ;其中氯化铵为利用在联碱法生产纯碱工艺中的副产物氯化铵。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联碱法装置生产长效稳定性、增效氯化铵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稳定剂为双氰胺、3,4_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5_ 二甲基吡唑、3,5_ 二甲基吡唑磷酸盐、1-甲胺酰基-3-甲基吡唑、1-甲基吡唑-1羧酰胺、3-甲基吡唑、氮-吡啶(2-氯-6-(三氯甲基)-吡啶)或4-氯-3-甲基吡唑中的一种或几种。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联碱法装置生产长效稳定性、增效氯化铵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聚天门冬氨酸(PASP)及其盐。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坡武志杰于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