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浙青路面用材料
,涉及一种高模量浙青混凝土添加剂。
技术介绍
在我国,随着交通量、车辆轴载的不断增加,交通渠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辙问题日益严重。车辙病害一般在通车后第一个夏季的高温期即会出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及重载车流量和数量的增加,车辙深度也逐渐加大,使得路面平整度变差,并引起其它病害,如网裂、坑槽、坑洞等。这不仅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也降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防治车辙病害是当今公路建设中的首要问题。虽然SBS改性浙青、纤维浙青、改性浙青SMA、改性浙青Superpave等路面结构的应用大幅度增加,但路面车辙病害的产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高模量浙青混凝土能够降低浙青混凝土应变量,大幅度提高路面抗高温变形能力,延缓车辙的产生、降低车辙深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周期。现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浙青混合料模量的有效途径有两种:一是在普通浙青混合料中加入添加剂来提高其模量,包括高熔点天然浙青和聚烯烃类物质;二是浙青胶结料采用能够合理兼顾高低温性能的高模量浙青,可以采用低标号的硬质浙青或聚合物改性浙青。从国内研究应用高模量浙青混合料的情况来看,在普通浙青混合料中加入聚烯烃类添加剂的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推广,为高模量浙青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但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的添加剂以抗车辙为主要目的,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产品性能单一,适应性差;产品价格高,不利于推广应用;添加后浙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较好,但低温性能较差,脆性大,路面易出现低温裂缝。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依托交通部西部项目“高模量浙青混凝土应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份数计为:废旧聚乙烯????????????????????????60~90份聚丙烯??????????????????????????????10~30份乙酸乙脂????????????????????????????5~10份添加剂??????????????????????????????0.5~1.5份??,其中添加剂为增塑剂和调节剂按质量比为1:(2~4)混合,其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或二甘醇二苯甲酸酯,调节剂为19叔十二烷基硫醇、3?巯基丙酸异辛酯、乙基硫醇或正十二烷基硫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模量浙青混凝土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份数计为: 废旧聚乙烯60 90份聚丙烯10 30份乙酸乙脂5 10份 添加剂0.5^1.5份, 其中添加剂为增塑剂和调节剂按质量比为1:(2 4)混合,其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或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全,范兴华,王江淮,李洪斌,朱建平,董景波,赵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