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其特征在于它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份的发泡混合物经高温加热发泡后再经冷却制得:废玻璃颗粒85~95、大理石粉1~10、生石灰1~10,该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直径为0.23~5m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制备方法。该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对废玻璃进行的再生利用,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无污染、轻质、透水性、保水性、通气性、耐火性(不燃烧性,防火性)和隔热性以及长期有效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尤其涉及,是一项属于废玻璃资源再生的技术。
技术介绍
资源再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再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目前玻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消费量巨大的重要物品,然而,这些被消费使用过的废玻璃,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大多成为充斥城市垃圾场的污染物,既破坏环境又浪费资源。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等)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等)。据保守估计,废玻璃占生活垃圾中总量的5%。仅平板玻璃制造业每年产生的废玻璃就达200余万吨。据国家商务部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废玻璃回收利用率只有13%,大量的废玻璃还没有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玻璃制成的具有无污染、轻质、透水性、保水性、通气性、耐火性及隔热性、吸音性并可吸附异味的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其特征在于它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份的发泡混合物经高温加热发泡后再经冷却制得: 废玻璃颗粒:85 95 大理石粉:I 10 生石灰:I 10 ; 该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直径为0.23 5_。在制备上述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发泡混合物中废玻璃颗粒的细度为40 IOOum,大理石粉的细度为20 40 ii m,生石灰的细度为20 40 y m。在制备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过程中,为提高烧结效果,在上述制备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发泡混合物中含有重量百分比为I 10的石膏粉,细度为20 60 Pm。在制备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过程中,为稳定烧结效果,在上述制备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发泡混合物中含有重量百分比为I 10的长石,细度为20 60ii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制备方法。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I)、将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混合制得发泡混合物: 废玻璃颗粒:85 95 大理石粉:I 10 生石灰:I 10 ; 其中废玻璃颗粒的细度为40 100 ii m,大理石粉的细度为20 40 ii m,生石灰的细度为20 40 u m ;(2)、将上述制得的发泡混合物堆积到加热炉中,堆积厚度大于15cm,发泡混合物在加热炉中经预热、第一次升温加热、烧结加热、第二次升温加热和发泡加热后制得烧结发泡加热物,将烧结发泡加热物从加热炉中取出后进行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其中预热温度为350 450°C,预热时间为5 20分钟;第一次升温加热温度为680 720°C,加热时间为10 30分钟;烧成加热温度为730 770°C,加热时间为5 15分钟;第二次升温加热温度为780 820°C,加热时间为10 30分钟;发泡加热温度为950 1010°C,加热时间为5 10分钟。在上述制得成品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可根据应用场合的需要粉碎成不同粒径的颗粒状物体。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绿化、室内园艺、雨水储存;屋顶花园、屋顶绿化;排污处理、水质净化;防火隔热吸音防噪建材;桥梁高层建筑轻量建材;高速公路高层建筑地基加固;地下管道光缆保护建材;护岸护堤护坡轻量建材;荒山荒地土壤改良无农药栽培;杀菌、除味等不同方面。本专利技术在屋顶花园中的用途为屋顶花园的绿化种植用土改良,具有容重小、重量轻、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杀菌防虫、无臭无味与草木植物的根系良好相容且长期有效。同时将对建筑物起隔热保温作用解决了需要设立的屋顶隔热层。城市绿化、室内园艺、雨水 储存的用途在于良好的保水性、清洁、省工、省水、免维护管理等。排污处理、水质净化的用途在于作为滤料可以对污物不断分解,无需更换。大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防火隔热吸音防噪建材的用途在于兼备了隔热保湿、阻燃防火和吸音防噪功能。桥梁高层建筑轻量建材的用途在于其轻质可代替石块、钢材减轻建筑负重降低建设成本。高速公路高层建筑地基加固的用途在于软地基的加固和减少地基钢筋使用量,降低建设成本。地下管道光缆保护建材的用途在于分散上部道路、车辆等重量的压力保护地下构造物。护岸护堤护坡轻量建材的用途在于材料轻、排水性强、能大幅度降低海岸、河岸、堤坝、斜坡的上部压力。荒山荒地土壤改良无农药栽培的用途在于使旱地保水、湿地排水、粘土松软可实现无农药栽陪。杀菌、除味等不同方面的用途在于细小密集的气孔可以吸附杀灭细菌和异味。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是对废玻璃进行的再生利用,微孔隙发泡玻璃环保轻石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无污染、轻质、透水性、保水性、通气性、耐火性(不燃烧性,防火性)和隔热性以及长期有效性的优点,其能在雨水的储存利用、改良荒山荒地、城市园林绿化、隔热吸音建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例1:(1)、将细度为80iim的废玻璃颗粒92Kg、细度为20μ m的大理石粉4Kg、和细度为20 u m的生石灰4Kg混合制得发泡混合物; (2)、将上述制得的烧结发泡混合物堆积到加热炉中,堆积厚度为25cm,加热炉为马弗炉;发泡混合物在加热炉中经预热、第一次升温加热、烧成加热、第二次升温加热和发泡加热后制得烧结发泡加热物,将烧结发泡加热物从加热炉中取出后进行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微孔隙直径为1.0 1.2mm ;其中预热温度为390°C,预热时间为10分钟;第一次升温加热温度为690°C,加热时间为15分钟;烧成加热温度为750°C,加热时间为10分钟;第二次升温加热温度为810°C,加热时间为15分钟;发泡加热温度为1000°C,加热时间为8分钟; (3)、上述烧结制得的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对其进行密度和吸水率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密度为0.6g/cm3,吸水率为10%。例 2: (1)、将细度为60μ m的废玻璃颗粒91Kg、细度为30μ m的大理石粉3Kg、细度为30 y m的生石灰4Kg、细度为40 μ m的石膏粉IKg和细度为40 y m的长石IKg混合制得发泡混合物; (2)、将上述制得的发泡混合物堆积到加热炉中,堆积厚度为20cm,加热炉为马弗炉;发泡混合物在加热炉中经预热、第一次升温加热、烧成加热、第二次升温加热和发泡加热后制得烧结发泡加热物,将烧结发泡加热物从加热炉中取出后进行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微孔隙直径为1.3 1.5mm ;其中预热温度为395°C,预热时间为8分钟;第一次升温加热温度为695°C,加热时间为15分钟;烧成加热温度为750°C,加热时间为10分钟;第二次升温加热温度为800°C,加热时间为14分钟;发泡加热温度为1000°C,力口热时间为10分钟; (3)、上述烧结制得的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对其进行密度和吸水率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密度为0.3g/cm3,吸水率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其特征在于它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份的发泡混合物经高温加热发泡后再经冷却制得:废玻璃颗粒:??85~95大理石粉:?1~10生石灰:???1~10;该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直径为0.2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其特征在于它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份的发泡混合物经高温加热发泡后再经冷却制得: 废玻璃颗粒:85 95 大理石粉:I 10 生石灰:I 10 ; 该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微孔隙直径为0.23 5_。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其特征在于发泡混合物中废玻璃颗粒的细度为40 100 ii m,大理石粉的细度为20 40 ii m,生石灰的细度为20 40 y 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其特征在于发泡混合物中含有重量百分比为I 10的石膏粉,细度为20 60ii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其特征在于发泡混合物中含有重量百分比为I 10的长石,细度为20 60ii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孔隙发泡玻璃轻石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律,高世民,郝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京澄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