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性伟专利>正文

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193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具有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第一好氧反应腔、第二好氧反应腔、厌氧反应腔及吸附腔;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朽木层,所述朽木层上设置有硝酸石层;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生物碳填料层,所述生物碳填料层的上设置有第一石灰石层;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设置有除磷材料层,所述除磷材料层上设置有第二石灰石层;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木炭层,所述木炭层上设置有第三石灰石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使用的净化材料包括木炭、朽木、硝酸石、石灰石等均为自然材料,因此二次污染极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造纸、石油化工、食品、印染、煤矿、冶金及矿山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水、污泥。这些污水、污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在污水处理中,对于高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化学耗氧量)废水、高B0D(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废水,一般采用药物处理,使药物与废水进行反应,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采用上述方式,虽然可以对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但是由于反应药物的添加,容易造成交严重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污水处理中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具有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第一好氧反应腔、第二好氧反应腔、厌氧反应腔及吸附腔;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朽木层,所述朽木层上设置有硝酸石层;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生物碳填料层,所述生物碳填料层的上设置有第一石灰石层;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设置有除磷材料层,所述除磷材料层上设置有第二石灰石层;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木炭层,所述木炭层上设置有第三石灰石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具有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第一好氧反应腔、第二好氧反应腔、厌氧反应腔及吸附腔;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朽木层,所述朽木层上设置有硝酸石层;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生物碳填料层,所述生物碳填料层的上设置有第一石灰石层;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设置有除磷材料层,所述除磷材料层上设置有第二石灰石层;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木炭层,所述木炭层上设置有第三石灰石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腔内设置有两个第一隔板,两个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预处理腔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一进水室、预处理室及第一出水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二进水室和第二出水室,所述朽木层及所述硝酸石层位于所述第二出水室内,所述第一出水室与所述第二进水室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室内设置有第一塑料球过滤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分隔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三进水室和第三出水室,所述生物碳填料层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性伟刘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性伟刘文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