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盖开启装置作业车的结构,由横向跨架在井盖作业车中的左右侧托臂上的井盖开启装置和作业车组成,所述作业车由操作手柄,托臂升降杆,左右侧托臂,液压缸,液压缸升降速度位置控制杆,前后车轮构成,所述井盖开启装置由滑块和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组成,所述滑块呈长方体形,沿滑块长度方向,位于滑块中间部位的端面上,开计一条带有沉台,通孔,凹槽的滑道,所述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由提升杆,连接柱和吊钩组成,它垂直穿过滑块中的滑道内。所述井盖开启装置,其设置数量至少1~3个。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井盖开启装置易于将井盖开启,井盖开启操作简便,作业车方便将开启,卸下的井盖平移至指定的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盖开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井盖开启装置作业车。
技术介绍
井盖,是设置在能够通往地下设施检查井(或称竖井)的出入口顶部、表面为平面的可开启的封闭物,是检查井的主要配套产品。凡是安装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和环卫等地下公用设施的场所都需要安装检查井及与其配套的井盖。井盖的功能一是承重、封闭和开启检查井;二是以便公用设施维护人员通过开启井盖,对检查井(竖井)地下管线和设施进行检查,清理污物,检修和维护;三是预防路过的人员跌落到竖井中;四是既能承受交通车辆大流量和最高速度行驶,确保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也可以防止异物掉入检查井内,保障地下管线和设施正常运行。根据材料不同,井盖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金属井盖;一类是非金属井盖。金属井盖一般是铸铁井盖和球墨铸铁井盖,其特点是成本高,防盗性差,由于其承载力高、抗冲击抗疲劳性好,使用量仍是最大。铸铁井盖结构形式为圆肋形和井字肋形。由于圆肋形的铸铁井盖与路面的协调性不好,现大多数重点景观路面上的圆肋形铸铁井盖之上,都使用一块水泥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方形井盖,将圆肋形的铸铁井盖盖住。这种结构形式的井盖难于开启。非金属井的材料一般为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复合材料等,其的特点是成本低,防盗性高,但重量大、抗冲击抗疲劳性差、容易破损、寿命短、开启不方便。目前,在检修和维护地下设施和管线时,较容易开启铸铁井盖或球墨铸铁井盖,常用一根翘棍一翘就能即可轻松开启。但要开启铸铁井盖上的水泥制的方形井盖时,由于其重量比铸铁井盖重得多,强度上还远不如圆铸铁井盖的强度,沿用过去的使用翘棍翘的方法,不仅难于打开,而且常将方形井盖翘坏。为了开启方形井盖和不翘坏井盖,采用机械方式开启方形井盖的装置,其结构是首先立一个三角支架,在三角支架上挂上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上设有挂绳,挂绳挂在方形井盖的挂钩上,在提升机械的牵引下,将方形井盖打开。这种装置解决了以往难于开启水泥等材料制的重量沉重的加盖在圆形井盖上的方形井盖,但机械方式开启方形井盖装置存在作业复杂,费时费力和劳动强度大的缺陷。因此,井盖作业界亟待开发一种可实现省力、省时和轻巧有效地将井盖开启用的>J-U装直。近些年来,为解决井盖开启的问题而开发了井盖开启装置,并由下述中国专利文献予以披露1、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CN202117077U,授权公告日2012年01月18日《一种井盖开启装置》披露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一纵向支杆和一横向支杆相互垂直构成,所述横向支杆的两端和纵向支杆的外端头固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架上固接有一千斤顶装置,所述千斤顶装置的顶杆上设有一拉绳固定盘,所述拉绳固定盘上联接有若干条拉绳。这种井盖开启装置,通过千斤顶可开启方形井盖,克服了以往用一翘棍翘式开启井盖方式存在的缺陷,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双千斤顶开启方式,需对双千斤顶实施双边双千斤顶的操作,同步升起双千斤顶是无法实现同步升起,千斤顶两端提升高度较难有效控制,无法适应其它各种形态及结构的井盖开启。2、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CN20132199Y,授权公告日2009年5月6日《窨井盖开启工具》披露由拉杆、轮子、滑块组成,其特征金属拉杆外,套有一根金属管,管上有一紧固螺丝,金属管上端装有手把,管下端有一轴,轴两端各有一个轮子,在金属管对应位置位置的轴上,有一连接杆,连接杆端部有一与其垂直的滑块架,架上有一条槽,滑块架内有两块,丝杆通过滑块内的螺纹,穿过槽与摇柄片固定,摇柄片另端装有要把,丝杆下端呈锥形,滑块下方通过销钉装有活动片。该开启工具通过滑块来调节丝杠位置,利用人工按下拉杆提升井盖,并依靠工具下部的滚轮运送,利用丝杠前端的锥形端在插入井盖孔后,其活动片向外撑开,从而钩住井盖,利用人工按下拉杆提升井盖。其不足之处结构相对复杂并且提升时比较费力。3、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授权公告号CN101891198A,授权公告2010年01月07日《带有一对缝孔的井盖开启装置》披露包括一主横梁和设于主横梁两侧的一对饺轮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饺轮座体与主横梁两侧部升降滑动配合,所述饺轮座体上还设有顶起主横梁的千斤顶,主横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可想下穿过井盖缝孔的吊杆,所述吊杆下端连接有一截可通过井盖缝孔的拐柄。其不足之处井盖开启过程中,无法控制井盖提升速度。降低高度时无法控制速度,会使井盖瞬间落下,导致井盖裂碎、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存在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井盖开启装置作业车,该井盖开启装置作业车中的井盖开启装置从检查井孔开启井盖,井盖卸下和平移过程,均无损于井盖的结构,从而克服了上述现有存在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盖开启装置作业车,所述作业车包含液压缸,横杆和两个托板,其特征在于由横向跨架在井盖作业车体中的由左侧托臂和右侧托臂组成的双托臂上的井盖开启装置和作业车体组成,所述作业车体和井盖开启装置,其结构分别为 所述作业车体,由操作手柄,托臂升降杆,液压缸,液压缸升降速度位置控制杆,与设置在托臂升降杆左右侧的左侧托臂及右侧托臂,设置在液压缸下方的后车轮和设置在左右侧托臂下方的前车轮构成,所述液压缸作为井盖开启作业车升降的动力源; 所述井盖开启装置,由滑块和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组成; 所述滑块和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其结构分别为 所述滑块,其结构形状为长方体形,沿滑块长度方向,位于滑块中间部位的端面上,开计一条带有沉台,通孔,凹槽的滑道; 所述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由提升杆,连接柱和吊钩组成,其垂直穿过滑块中凹槽的滑道内。所述浮动式工字形提挂井盖钩件,其提升杆,连接柱和吊钩的截面均呈圆柱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提升杆和吊钩,其圆柱形截面直径尺寸分别设计为20 mm 30 mm和5mm 20 mm。所述连接柱,其圆柱形截面直径尺寸设计为5mm 30mm,长度设计为170mm 300mm。所述左右侧托臂,其宽度均设计为20mm 200 mm,长度均设计为300mm 1200mm。所述井盖开启装置,其设置数量至少I 3个。优点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优点1、结构新颖,井盖开启操作简便。2、自备液压动力源,作业车方便移动,适合各种工况环境的需要。1、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井盖的开启功能,而且还具有卸下及平移作业功能,任其中一功能作业的操作过程,不致损环井盖的结构,克服了现有存在技术的缺陷。2、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因降水量过大,雨水污水跑冒导致井盖被水压顶出脱离井口,可将井盖作业装置作业车放置在井口上,将吊钩穿入井 盖缝孔内,使其压紧井盖,防止井盖移位。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2是图1中的井盖开启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中1作业车体;1_1操作手柄;1_2托臂台板;1_3液压缸;1_4液压缸升降速度位置控制杆;2井盖开启装置;3右托臂;3-1左托臂;4前车轮;5后车轮。图2中2井盖开启装置;2_1滑块;2_2滑道;6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6-1提升杆;6-2连接柱;6-3吊钩;7井盖;7-1井盖缝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盖开启装置作业车,所述作业车包含液压缸,横杆和两个托板,其特征在于:由横向跨架在井盖作业车(1)中的由左侧托臂(3?1)和右侧托臂(3)组成的双托臂上的井盖开启装置(2)和作业车(1)组成,所述作业车(1)和井盖开启装置(2),其结构分别为:所述作业车(1),由操作手柄(1?1),托臂升降杆(1?2),液压缸(1?3),液压缸升降速度位置控制杆(1?4),与设置在托臂升降杆(1?2)左右侧的左侧托臂(3?1)及右侧托臂(3),设置在液压缸(1?3)下方的后车轮(5)和设置在左右侧托臂(3?1和3)下方的前车轮(4)构成,所述液压缸(1?3)作为井盖开启作业车升降的动力源;所述井盖开启装置(2),由滑块(2?1)和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6)组成;所述滑块(2?1)和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6),其结构分别为:所述滑块(2?1),其结构形状为长方体形,沿滑块(2?1)长度方向,位于滑块(2?1)中间部位的端面上,开计一条带有沉台,通孔,凹槽的滑道(2?2);所述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6),由提升杆(6?1),连接柱(6?2)和吊钩(6?3)组成,其垂直穿过滑块(2?1)中凹槽的滑道(2?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盖开启装置作业车,所述作业车包含液压缸,横杆和两个托板,其特征在于:由横向跨架在井盖作业车(I)中的由左侧托臂(3-1)和右侧托臂(3)组成的双托臂上的井盖开启装置(2)和作业车(I)组成,所述作业车(I)和井盖开启装置(2),其结构分别为: 所述作业车(I ),由操作手柄(1-1 ),托臂升降杆(1-2),液压缸(1-3),液压缸升降速度位置控制杆(1-4),与设置在托臂升降杆(1-2)左右侧的左侧托臂(3-1)及右侧托臂(3),设置在液压缸(1-3)下方的后车轮(5)和设置在左右侧托臂(3-1和3)下方的前车轮(4)构成,所述液压缸(1-3)作为井盖开启作业车升降的动力源; 所述井盖开启装置(2 ),由滑块(2-1)和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6 )组成; 所述滑块(2-1)和浮动式呈工字形的提挂井盖钩件(6),其结构分别为: 所述滑块(2-1 ),其结构形状为长方体形,沿滑块(2-1)长度方向,位于滑块(2-1)中间部位的端面上,开计一条带有沉台,通孔,凹槽的滑道(2-2); 所述浮动式呈工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范德,
申请(专利权)人:孟范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