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焊接的交流弧焊机。具有机壳、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以及接地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其机壳内还有不等面积的日字型铁芯,铁芯的中部安装一次线圈L-[1]和二次线圈L-[2],其两侧安装电抗器T,电抗器T的一端作为输出端,另一端接二次线圈L-[2],二次线圈L-[2]的另一端接地,一次线圈L-[1]接电源。(*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焊接的交流弧焊机。现有的BX1-BX6型交流弧焊机由于采用口字型铁芯,调节电流需移动线包,动芯,故重量体积大,功率因数低,电流调节麻烦且不稳定,而且构造复杂,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不等面积的日字型铁芯和二组以上的电抗器根据不同的电流输出选用不同的磁路和线路,提高了功率因数,增加了焊接功能,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具有机壳(1),其内装有不等面积的日字型铁芯(2),铁芯(2)中部安装有一次线圈L1(9)和二次线圈L2(4),其两侧可安装电抗器T,电抗器T的一端作为输出,另一端接二次线圈L2(4),二次线圈L2(4)的另一端接地,一次线圈(9)接电源。本技术在铁芯(2)两侧部分安置的电抗器T1(5)和T2(3)是同极性连接的。本技术的电抗器T1(5)和T2(3)设有中间抽头,以增加输出档数。本技术的安装电抗器T1(5)一侧的铁芯(2)部分可以是内有空腔的日形铁芯,其空腔内可安装电抗器T3(10),以提供小电流输出,便于焊接1毫米以下的簿板。本技术的电抗器T和二次线圈L2(4)的输出接线端接外壳(2)的面板(6)上的开关(8)或接线端子(7),以便于接焊把和选择不同的焊接电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不等面积的日字型铁芯和二组以上的电抗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电流需要,选用不同的线路和磁路,提高了功率因数,增加了焊接功能,可节省原材料,并可降低制造成本,使大容量焊机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做为摘要附图。图2是本技术铁芯和线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由机壳(1),安装在机壳(1)表面上的面板(6)所构成,机壳(1)内还装有铁芯(2)和线圈及电抗器组件,铁芯(2)可以是不等面积日字型铁芯,其中间部分与两侧部分的面积比可以是1074,中间部分安装一次线圈L1(9)和二次一圈L2(4),面积较大一侧的部分可以安装电抗器T2(3),而面积较较小一侧的部分可以安装电抗器T1(5),该部分内部还可以有空腔,空内可以装电抗器T3(10),以提供稳定的小电流,便于焊接1毫米以下的簿板。电抗器同极性连接后,接二次线圈L2(4)的一端,二次线圈L2(4)的另一端接地,做为焊接时的电路回路。一次线圈L1(9)接电源。电抗器T1(5)和T2(3)可以设有中间抽头,其和电抗器的另一端做为输出可接至面板(6)的开关(8)和接线端子(7),其线端之间作不同的接法,可产生不同大小的电流输出,以供使用时选择,比如当电流仅经过二次线圈L2(4)和电抗器T3(10)时,输出电流最小,而当其经过二次线圈L2(4)和并联的电抗器T1(5)和T2(3)后,输出的电流最大。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焊接的交流弧焊机,其具有机壳(1),一次线圈L1(9)和二次线圈L2(4),以及接地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端(7),其特征在于其机壳(1)内还有不等面积的日字型铁芯(2),铁芯(2)的中部安装一次线圈L1(9)和二次线圈L2(4),其两侧安装电抗器T,电抗器T的一端作为输出端,另一端接二次线圈L2(4),二次线圈L2(4)的另一端接地,一次线圈L1(9)接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弧焊机,其特征在于电抗器T可以是分别安置在铁芯(2)两侧的电抗器T1(5)和T2(3),其是同极性连接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弧焊机,其特征在于电抗器T1(5)和T2(3)设有中间抽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交流弧焊机,其特征在于安装电抗器T1(5)一侧的铁芯(2)部分可以是内有空腔的日形铁芯,其空腔内可安装电抗器T3(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弧焊机,其特征在于电抗器T和二次线圈L2(4)的输出线端接外壳(1)的面板(6)上的开关(8)或接线端子(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焊接的交流弧焊机。具有机壳、一次线圈L文档编号B23K9/10GK2107346SQ91231660公开日1992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姜孟泽 申请人:姜孟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焊接的交流弧焊机,其具有机壳(1),一次线圈L1(9)和二次线圈L2(4),以及接地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端(7),其特征在于其机壳(1)内还有不等面积的日字型铁芯(2),铁芯(2)的中部安装一次线圈L1(9)和二次线圈L2(4),其两侧安装电抗器T,电抗器T的一端作为输出端,另一端接二次线圈L2(4),二次线圈L2(4)的另一端接地,一次线圈L1(9)接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孟泽,
申请(专利权)人:姜孟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