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弘专利>正文

组合式复合管一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102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复合管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依次对接的前组件、中组件和后组件,后组件套固于中组件内,后组件与中组件围成外模腔,后组件内设置有内模腔,内外模腔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口,后组件设置中心孔并安装有芯模,从而形成了两个环形出口分别为内外层管成型通道,可实现内外层管一次成型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件较少,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更换,更换时仅需更换易磨损部件即可,从而节约生产成本。一次性成型的复合管使内层管雏形时就符合上外层管,有利于内外层热结合和相互渗透,结合效果非常好,成型管强度高,不会出现内外管分离现象,提高复合管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中管材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复合管一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管材制造模具结构形式单一,模具在长期使用后其内部会出现磨损或变形问题,影响产品精度,更换模具时需要整体更换,成本较高。现有管材制造模具只适合单材质管材成型,对于复合管材,往往是先成型内部管材然后再在内部管材基础上成型外部管材,这种复合管成型方式需要二次加工工艺,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二次加工的次品率较高,很多产品不能达标。二次加工中存在一个重要缺陷就是由于内外管温差较大,内管已经冷却固化,分子结构已经固定,再复合的外管不能与内管有效结合,复合的强度不高,强行复合后的管材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内外管脱离现象,使外层管失去保护性,内层管不耐磨损而且老化受损严重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复合管成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整形复合管的组合模具。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复合管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依次对接的前组件、中组件和后组件,所述中组件包括一个内腔,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内腔的前侧设置有前壁,前壁上设置有中心孔,前壁的中心孔周围均布有过料孔,前壁的中心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复合管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对接的前组件、中组件和后组件,所述中组件包括一个内腔,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内腔的前侧设置有前壁,前壁上设置有中心孔,前壁的中心孔周围均布有过料孔,前壁的中心孔上设置有前螺纹,所述中组件的后侧内壁上设置有后螺纹;所述前组件与中组件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前组件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后组件是一个前小后大的锥体结构,该锥体的前端与所述前螺纹连接,该锥体的后端与所述后螺纹连接,中组件和后组件组合形成外模腔;后组件设置有中心孔,后组件的中心孔向前延伸至前组件中心孔的端口,后组件的中心孔与前组件中心孔套装并间隙配合,形成环形口;后组件内设置有内模腔,内模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复合管一次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对接的前组件、中组件和后组件,所述中组件包括一个内腔,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内腔的前侧设置有前壁,前壁上设置有中心孔,前壁的中心孔周围均布有过料孔,前壁的中心孔上设置有前螺纹,所述中组件的后侧内壁上设置有后螺纹;所述前组件与中组件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前组件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后组件是一个前小后大的锥体结构,该锥体的前端与所述前螺纹连接,该锥体的后端与所述后螺纹连接,中组件和后组件组合形成外模腔;后组件设置有中心孔,后组件的中心孔向前延伸至前组件中心孔的端口,后组件的中心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
申请(专利权)人:张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