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和膜萃取耦合技术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016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4:03
一种超滤和膜萃取耦合技术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超滤膜组件和与反萃取剂储罐、萃取剂储罐、反萃取液储罐、缓冲罐相连接的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超滤液及萃余液储罐分别与缓冲罐和超滤膜组件相连接,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内设有萃取膜和反萃取膜。常规方法提取植物后将提取液超滤,收集截留液,或者将截留液再浓缩,调节截留液pH值后送入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通过萃取和反萃取,或者只通过萃取分离截留液中目标物质,按常规方法处理反萃取液或者萃取液,得到目标物质。超滤与膜萃取两种技术耦合使用,可显著降低萃取膜污染,发挥膜萃取分离物质高效、精确、污染小、成本低的优势,使膜萃取技术能应用于天然物质分离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物质分离
,涉及一种用于植物中生物碱、黄酮、蒽醌、皂苷等中等极性天然物质的分离纯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超滤技术和膜萃取技术分离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该系统分离纯化以上几类天然物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体内有多种具有利用价值的天然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皂苷、蒽醌等,从植物体内提取出这些物质后,需进一步分离纯化以提高纯度,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液液萃取法、色谱法、沉淀法、膜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液液萃取法利用被分离各物质(溶质)在水相与萃取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两相间的多次分配分离物质,应用比较广泛。目前主要采用单级或多级动态逆流萃取技术。但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萃取剂选择范围小、萃取过程中两相有轴向混合,而且溶剂夹带损失现象严重,产品中有机溶剂容易残留,生产成本也比较高。色谱法根据原理不同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等。吸附色谱所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大孔树脂等。各被分离物质可通过与吸附剂产生的吸附力大小不同实现分离;分配色谱主要用键合于硅胶粒表面的疏水基团作固定相,各被分离物质因在流动相与固定相(疏水基团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滤和膜萃取耦合技术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滤膜组件(2)和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5),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5)包括竖直设置的中空的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萃取剂循环出口(17)和萃取剂循环入口(26);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内、从上往下依次固接有第一压力稳定板(13)、第一隔离板(14)、第一流体分配板(15)、第二隔离板(16)、第三隔离板(20)、第二压力稳定板(21)、第四隔离板(22)和第二流体分配板(23);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内竖直设有多个反萃取膜(18)和多个萃取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滤和膜萃取耦合技术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滤膜组件(2)和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5), 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5)包括竖直设置的中空的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萃取剂循环出口(17)和萃取剂循环入口(26);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内、从上往下依次固接有第一压力稳定板(13)、第一隔离板(14)、第一流体分配板(15)、第二隔离板(16)、第三隔离板(20)、第二压力稳定板(21)、第四隔离板(22)和第二流体分配板(23);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内竖直设有多个反萃取膜(18)和多个萃取膜(19),反萃取膜(18)上端位于第一压力稳定板(13)与第一隔离板(14)之间,反萃取膜(18)下端位于第四隔离板(22)和第二流体分配板(23)之间;萃取膜(19)上端位于第二隔离板(16)与第一流体分配板(15)之间,萃取膜(19)下端位于第三隔离板(20)与第二压力稳定板(21)之间;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顶部设有与第一隔离板(14)和第一流体分配板(15)之间的空隙相通的进料口(28)以及与第一压力稳定板(13)和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顶板之间的空隙相通的反萃取液出口(27);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底板上设有与第二压力稳定板(21)和第四隔离板(22)之间的空隙相通的萃余液出口(25)以及与第二流体分配板(23)和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底板之间的空隙相通的反萃取溶剂入口(24); 进料口(28)通过第二压力泵(4 )与超滤液及萃余液储罐(3)相连接,超滤液及萃余液储罐(3)分别与超滤膜组件(2)的膜后管道和缓冲罐(11)相连接,缓冲罐(11)还与萃余液出口(25)相连接;反萃取液出口(27)与反萃取液储罐(10)相连接,萃取剂循环出口( 17)与萃取剂储罐(8)相连接,萃取剂储罐(8)通过第四压力泵(9)与萃取剂循环入口(26)相连接;反萃取溶剂入口(24)通过第三压力泵(6)与反萃取剂储罐(7)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和膜萃取耦合技术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萃取膜(18 )为中 空纤维状或管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和膜萃取耦合技术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膜(19)为中空纤维状或管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和膜萃取耦合技术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力稳定板(13)、第一流体分配板(15)、第二压力稳定板(21)和第二流体分配板(23)均采用由带微孔的片状材料制成。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用常规方法提取植物药材,得到水提取液; 步骤2:采用纯化几类天然物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超滤膜组件(2)和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5), 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5)包括竖直设置的中空的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萃取剂循环出口(17)和萃取剂循环入口(26);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内、从上往下依次固接有第一压力稳定板(13)、第一隔离板(14)、第一流体分配板(15)、第二隔离板(16)、第三隔离板(20)、第二压力稳定板(21)、第四隔离板(22)和第二流体分配板(23);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内竖直设有多个反萃取膜(18)和多个萃取膜(19),反萃取膜(18)上端位于第一压力稳定板(13)与第一隔离板(14)之间,反萃取膜(18)下端位于第四隔离板(22)和第二流体分配板(23)之间;萃取膜(19)上端位于第二隔离板(16)与第一流体分配板(15)之间,萃取膜(19)下端位于第三隔离板(20)与第二压力稳定板(21)之间;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顶部设有与第一隔离板(14)和第一流体分配板(15)之间的空隙相通的进料口(28)以及与第一压力稳定板(13)和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顶板之间的空隙相通的反萃取液出口(27);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底板上设有与第二压力稳定板(21)和第四隔离板(22)之间的空隙相通的萃余液出口(25)以及与第二流体分配板(23)和同级萃取反萃取膜组件外壳(12)底板之间的空隙相通的反萃取溶剂入口(24); 进料口(28)通过第二压力泵(4)与超滤液及萃余液储罐(3)相连接,超滤液及萃余液储罐(3 )分别与超滤膜组件(2 )的膜后管道和缓冲罐(11)相连接,缓冲罐(11)还与萃余液出口(25)相连接;反萃取液出口(27)与反萃取液储罐(10)相连接,萃取剂循环出口(17)与萃取剂储罐(8)相连接,萃取剂储罐(8)通过第四压力泵(9)与萃取剂循环入口(26)相连接;反萃取溶剂入口(24)通过第三压力泵(6)与反萃取剂储罐(7)相连接; 将水提取液在超滤膜组件(2)中超滤,超滤透过液送入超滤液及萃余液储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舒畅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