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成胜专利>正文

湖泊网围养殖去污染化清洁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4890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湖泊网围养殖去污染化清洁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50—100亩网围区为一个单元,设置两道网围,外层网围面积50—100亩,间隔10—15米设置内层网围,内层网围面积35—70亩,内层网围中养殖河蟹、鳜鱼、青虾、甲鱼及草鱼、鲢鱼,内外网围间隔区种植水草、增殖浮萍、野杂鱼,撒播河蚌、螺类、河蚬,定期采集投喂到网围区;网围区富营养化的水体在通过间隔区时,其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成分被水草、浮萍等水生植物所吸收,有机成分通过水体外溢时被河蚬、河蚌、田螺、野杂鱼所摄食,使网围区向外交换的水体得到净化,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域水质环境,不存在养殖污染废水问题,而且促进养殖品种的生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水产生产
,具体是。
技术介绍
网围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一般在湖泊水域进行网围养殖,由于网围养殖大量投喂饲料、水产品排放粪便等,造成有机废物的大量积累,使水体造成富营养化,养殖污染严重,养殖废水与湖泊水质大量交换,影响湖泊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其特征是:以50—100亩网围区为一个单元,设置两道网围,外层网围区长边为300— 400米,宽为100—150米,围定面积50—100亩,间隔10—15米设置内层网围,内层网围长边为280— 370米、宽为80—120米,围定面积35—70亩,内层网围中养殖河蟹、鳜鱼、青虾、甲鱼及草鱼、鲢鱼,每亩网围区放养数量:河蟹(扣蟹)100—150只,鳜鱼(夏花)10—15尾,青虾(幼虾)5—10千克,甲鱼(250克)50— 70只,草鱼(500克)50— 80尾,鲢鱼(300克)40— 60尾;投喂时根据养殖品种特性投喂生物饲料,包括水草、浮萍、螺类、河蚬、野杂鱼,投喂量适度,以免造成饲料浪费、污染水质;内层网围区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每次每亩使用I千克;内外网围间隔区种植水草、增殖浮萍、野杂鱼,撒播河蛘、螺类、河蚬,根据水草、浮萍、野杂鱼、河蚬、螺类、河蛘的长势,定期将其采集投喂到网围区饲喂河蟹、鳜鱼、青虾、甲鱼及草鱼、鲢鱼。有益效果:网围区富营养化的水体在通过间隔区时,其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成分被水草、浮萍等水生植物所吸收,有机成分通过水体外溢时被河蚬、河蛘、田螺、野杂鱼所摄食,使网围区向外交换的水体得到净化,而且优质的水体不断向网围区内层渗透,对网围区鱼虾蟹生长都有好处,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域水质环境,不存在养殖污染废水问题,而且促进养殖品种的生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南四湖一处网围区进行湖泊网围养殖去污染化清洁生产,2011年进行养殖,具体情况如下:以50亩网围区为一个单元,设置两道网围,外层网围长333米、宽100米,围定面积50亩,间隔10米设置内层网围,内层网围长313米、宽80米,围定面积38亩,内层网围中养殖河蟹、鳜鱼、青虾、甲鱼及草鱼、鲢鱼,每亩网围区放养数量:河蟹(扣蟹)150只,鳜鱼(夏花)15尾,青虾(幼虾)5千克,甲鱼(250克)60只,草鱼(500克)60尾,鲢鱼( 300克)50尾;养殖品种于3月投放,投喂时根据养殖品种特性投喂生物饲料,包括水草、浮萍、螺类、河蚬、野杂鱼,投喂量适度,以免造成饲料浪费、污染水质;内层网围区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每次每亩使用I千克;内外网围间隔区种植水草、.增殖浮萍、野杂鱼,撒播河蛘、螺类、河蚬,根据水草、浮萍、野杂鱼、河蚬、螺类、河蛘的长势,定期将其采集投喂到网围区饲喂河蟹、鳜鱼、青虾、甲鱼及草鱼、鲢鱼;起捕情况:秋季9一10月收获优质河蟹1100千克,青虾(养殖期间持续起捕)1580千克,10月以后陆续起捕情况:鳜鱼720千克、甲鱼1640千克、草鱼4500千克、鲢鱼3800千克,总产值43.5万元,网具、船只、工具、苗种、微生物制剂、管理等各项费用(网具、船只按4年折旧)共计28.5万元,纯效益15万元,按50亩水域计算,亩均效益3000元,并且水质环境没有因为养殖而污染,水质符合3类水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湖泊网围养殖去污染化清洁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50—100亩网围区为一个单元,设置两道网围,外层网围区长边为300—400米,宽为100—150米,围定面积50—100亩,间隔10—15米设置内层网围,内层网围长边为280—370米、宽为80—120米,围定面积35—70亩,内层网围中养殖河蟹、鳜鱼、青虾、甲鱼及草鱼、鲢鱼,每亩网围区放养数量:河蟹(扣蟹)100—150只,鳜鱼(夏花)10—15尾,青虾(幼虾)5—10千克,甲鱼(250克)50—70只,草鱼(500克)50—80尾,鲢鱼(300克)40—60尾;投喂时根据养殖品种特性投喂生物饲料,包括水草、浮萍、螺类、河蚬、野杂鱼,投喂量适度,以免造成饲料浪费、污染水质;内层网围区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每次每亩使用1千克;内外网围间隔区种植水草、增殖浮萍、野杂鱼,撒播河蚌、螺类、河蚬,根据水草、浮萍、野杂鱼、河蚬、螺类、河蚌的长势,定期将其采集投喂到网围区饲喂河蟹、鳜鱼、青虾、甲鱼及草鱼、鲢鱼。

【技术特征摘要】
1.湖泊网围养殖去污染化清洁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以50—100亩网围区为一个单元,设置两道网围,外层网围区长边为300—400米,宽为100—150米,围定面积50—100亩,间隔10 —15米设置内层网围,内层网围长边为280— 370米、宽为80—120米,围定面积35—70亩,内层网围中养殖河蟹、鳜鱼、青虾、甲鱼及草鱼、鲢鱼,每亩网围区放养数量:河蟹(扣蟹)100—150只,鳜鱼(夏花)10—15尾,青虾(幼虾)5 —10千克,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胜
申请(专利权)人:杨成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