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挤干装置,包括支撑板、两个夹持板、挤压板、滚动挤压机构、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两个夹持板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板上,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两个夹持板之间,挤压板与两个夹持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挤压板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与两个夹持板通过枢转机构方式连接,且滚动挤压机构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连接,并为滚动挤压机构提供挤压动力来实现拖把的脱水。该拖把挤干装置用于家庭常用拖把的脱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拖把挤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拖地套装件“好神拖”,可自行控制布条干湿度,兼具清洁、吸尘、吸水效果,省时方便,快速干燥更安全。但是上述拖地套装件存在以下问题配套的拖把的棉条少而短,只适合拖比较干净的地面,当地面比较脏时的需要频繁清洗配套的拖把才能完成,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另外,市场上有销售一种家庭常用拖把,这种家庭常用拖把的棉条多而长,因此具有吸水性强、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的特点,适合拖比较脏的地面,但是拖把的棉条在浸水后重量增加,使用者只能通过将拖把放置一边等待棉条自然浙干或者用手费力的挤干棉条,如此仍然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家庭常用拖把脱水的拖把挤干装置。一种拖把挤干装置,包括支撑板、两个夹持板、挤压板、滚动挤压机构、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两个夹持板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板上,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两个夹持板之间,挤压板与两个夹持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挤压板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与两个夹持板通过枢转机构方式连接,且滚动挤压机构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连接并为滚动挤压机构提供挤压动力来实现拖把的脱水。使用上述拖把挤干装置时,将拖把的棉条放在滚动挤压机构与挤压板之间,对滚动挤压机构施力以使滚动挤压机构与挤压板夹紧拖把,对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施力,以使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带动滚动挤压机构对拖把进行滚动挤压,进而实现对实现家庭常用拖把的脱水。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拖把挤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拖把挤干装置去掉其中一个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中拖把挤干装置去掉其中一个夹持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1中拖把挤干装置去掉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拖把挤干装置10、支撑板20、夹持板30、转轴31、污水引导管32、销孔33、挤压板40、加强筋41、滚动挤压机构50、滚筒51、滑动轴52、上拉臂521、下拉臂53、夹持臂54、滑动槽541、导向臂55、施力手柄56、移动杆固定座57、移动杆58、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脚踏板61、齿条62、齿轮传动机构63、支撑架631、转轴632、齿轮633、柔性传送件缠绕轮634、滑道64、弹性件66、导向机构67、挡水板70、水箱80、清水收容空间81、污水收容空间82。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3,拖把挤干装置10包括支撑板20、两个夹持板30、挤压板40、滚动挤压机构50、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两个夹持板30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板20上,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设置在支撑板20上,且位于两个夹持板30之间,挤压板40与两个夹持板30垂直固定连接,且挤压板40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上方,滚动挤压机构50与两个夹持板30通过枢转机构方式连接,且滚动挤压机构50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上方,滚动挤压机构50的与两个夹持板30连接的部分靠近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和挤压板40,滚动挤压机构50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连接并为滚动挤压机构50提供挤压动力来实现拖把的脱水。在本实施方式中,滚动挤压机构50包括滚筒51、滑动轴52、下拉臂53、两个夹持臂54、导向臂55 ;两个夹持臂54的一端通过设置在两个夹持板30上的转轴31与两个夹持板30实现枢转连接,且两个夹持臂54相互平行,两个夹持臂54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滑动槽541,滑动轴52穿过滚筒51后,滑动轴52的两端对应的嵌入在两个夹持臂54的滑动槽541中,滑动轴52上还设置有两个上拉臂521,且每个上拉臂521位于滚筒51与对应的一个夹持臂54之间,下拉臂53的两端对应的与两个上拉臂521的下端连接,且下拉臂53位于滚筒51的正下方;导向臂55的两端对应的与两个夹持臂54连接,导向臂55与滚筒51平行且位于滚筒51正上方。为了提高滚动挤压机构50与夹持板30连接的稳定性,两个夹持臂54与两个夹持板30枢转连接处采用三角支撑实现稳定连接。请同时参看图4,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包括脚踏板61、齿条62、齿轮传动机构63、滑道64、弹性件66、两个导向机构67、三个柔性传送件(图中未示出);滑道64设置在支撑板20上,弹性件66、齿条62设置在滑道64中,弹性件66的一端与齿条62的一端连接,弹性件66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0相对固定,齿条62的另一端与脚踏板61相抵接以通过脚踏板61推动齿条62在滑道64中移动;齿轮传动机构63包括支撑架631、转轴632及固定设置在转轴632上的齿轮633、三个柔性传送件缠绕轮634,支撑架631设置在支撑板20上且位于齿条62上方,转轴632设置在支撑架631上,转轴632与齿条62垂直且齿轮633与齿条62相啮合,两个导向机构67的两端对应与两个夹持板30固定连接,且两个导向机构67与转轴632平行,三个柔性传送件对应的缠绕在柔性传送件缠绕轮65上后,其中一个柔性传送件通过一个导向机构67与滚动挤压机构50中的下拉臂53连接,另外两个柔性传送件通过另一个导向机构67及滚动挤压机构50中的导向臂55与滚动挤压机构50中的上拉臂521连接。其中,弹性件66可以为弹簧,柔性传送件可以为绳子、金属链条、皮带等。与滚动挤压机构50中的下拉臂53连接的柔性传送件在柔性传送件缠绕轮65上的缠绕方向与另外两个柔性传送件在柔性传送件缠绕轮65上的缠绕方向相反,如此实现滑动轴52在两个夹持臂54的滑动槽541中滑动。导向机构67可以通过轴及设置在轴上的轮子来构成,进而实现柔性传送件的导向。进一步的,拖把挤干装置10还包括两个挡水板70,两个挡水板70的两端对应的与两个夹持板30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挡水板70的一侧还与挤压板40连接,两个挡水板70相互平行,且与挤压板40连接的挡水板70位于另一个挡水板70的下方且位于齿轮传动机构63的上方,与挤压板40连接的挡水板70与挤压板40所成的角为锐角。如此可以防止污水直接落到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上,进而防止污水腐蚀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60中的金属元件。另外,为了加强挤压板40的抗压强度,可以在挤压板40背面加设加强筋41,力口强筋41的两端与两个夹持板30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两个夹持板30上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排出的污水引导管32,污水引导管32靠近与挤压板40连接的挡水板70及挤压板40 ;拖把挤干装置10还包括水箱80,水箱80设置在支撑板20上,滚动挤压机构50位于水箱80与挤压板40之间;水箱80具有相互独立的清水收容空间81、污水收容空间82,两个夹持板30上的污水引导管32与污水收容空间82连通。例如,污水收容空间82位于清水收容空间81下方。进一步的,滚动挤压机构50还包括施力手柄56,施力手柄56与两个夹持臂54连接,且施力手柄56位于导向臂55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50还包括移动杆固定座57及设置在移动杆固定座57中的移动杆58,其中一个夹持板30上设有销孔33,销孔33的位置与移动杆58相对应,如此构成插销结构。例如,移动杆固定座57固定在施力手柄56上且靠近夹持板30上的销孔33,且夹持板30上设置一排的销孔33,通过移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把挤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两个夹持板、挤压板、滚动挤压机构、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两个夹持板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板上,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两个夹持板之间,挤压板与两个夹持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挤压板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与两个夹持板通过枢转机构方式连接,且滚动挤压机构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连接,并为滚动挤压机构提供挤压动力来实现拖把的脱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挤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两个夹持板、挤压板、滚动挤压机构、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两个夹持板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板上,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两个夹持板之间,挤压板与两个夹持板垂直固定连接,且挤压板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与两个夹持板通过枢转机构方式连接,且滚动挤压机构位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上方,滚动挤压机构与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连接,并为滚动挤压机构提供挤压动力来实现拖把的脱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挤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滚动挤压机构包括滚筒、滑动轴、下拉臂、两个夹持臂、导向臂,两个夹持臂的一端通过设置在两个夹持板上的转轴与两个夹持板实现枢转连接,且两个夹持臂相互平行,两个夹持臂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滑动槽,滑动轴穿过滚筒后,滑动轴的两端对应的嵌入在两个夹持臂的滑动槽中,滑动轴上还设置有两个上拉臂,且每个上拉臂位于滚筒与对应的一个夹持臂之间,下拉臂的两端对应的与两个上拉臂的下端连接,且下拉臂位于滚筒的正下方;导向臂的两端对应的与两个夹持臂连接,导向臂与滚筒平行且位于滚筒正上方; 滚动挤压动力提供机构包括脚踏板、齿条、齿轮传动机构、滑道、柔性传送件缠绕轮、弹性件、两个导向机构、三个柔性传送件,滑道设置在支撑板上,弹性件、齿条设置在滑道中,弹性件的一端与齿条的一端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相对固定,齿条的另一端与脚踏板相抵接以通过脚踏板推动齿条在滑道中移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支撑架、转轴及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齿轮、三个柔性传送件缠绕轮,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硕,韩富全,杨涵,陈欢,曹腾,张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