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cotexm3架构的电机控制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4801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于ARM-cotexm3架构的电机控制驱动系统,包括与三相交流电机输入端连接的驱动模块和与三相交流输出端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通讯模块、PWM输出模块、AD采集模块及位置信号采集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源模块、信号隔离模块、功率放大模块、电流传感模块及错误保护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模块采用基于ARM-CotexM3架构的处理器,性能强大,性价比很高;驱动模块采用分立元件搭建三相全桥电路,降低了整体价格和维护成本;整个控制驱动模块可驱动包括感应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及永磁同步电机在内的多种三相交流电机,具备较强的通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控制驱动
,涉及一种基于ARM-C0texm3架构的三相交流电机的控制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机控制驱动系统,其控制核心芯片多为单片机或DSP。其中,基于DSP的控制模块运算能力强劲,但是成本较高,适用于要求较高的高端应用领域,中低端的电机控制模块多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处理器。传统的单片机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成本和性能方面也逐渐遇到瓶颈,但是随着ARM技术的发展,各种ARM芯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形成了多个适用于不同应用方向的系列,如ARM7、ARM9、ARM11及cotexM3等。新一代的ARM-CotexM3由于其丰富的外围接口、强大的功能及较高的性价比,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内具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三相交流电机包括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异步电机主要是指感应电机,而同步电机主要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这几种电机从结构上来说可能存在较大区别,控制方法也大不相同。但是它们也存在共通点,即都是给电机定子绕组输入三相交流电压来驱动电机旋转;一般来说都需要通过各种位置传感器反馈转子位置信息。因此,这几种电机就控制驱动硬件来说是可以是通用的。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ARM?cotexm3架构的电机控制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三相交流电机输入端连接的驱动模块(2)和与三相交流输出端连接的控制模块(1),所述控制模块(1)包括控制电源模块(1?1)、中央控制模块(1?2)、通讯模块(1?3)、PWM输出模块(1?6)、AD采集模块(1?4)及位置信号采集模块(1?5),所述驱动模块(2)包括驱动电源模块(2?1)、信号隔离模块(2?3)、功率放大模块(2?4)、电流传感模块(2?2)及错误保护模块(2?5);所述控制电源模块(1?1)连接至中央控制模块(1?2)、通讯模块(1?3)、PWM输出模块(1?6)、AD采集模块(1?4)、位置信号采集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ARM-COteXm3架构的电机控制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三相交流电机输入端连接的驱动模块(2)和与三相交流输出端连接的控制模块(I ),所述控制模块(I)包括控制电源模块(1-1)、中央控制模块(1-2 )、通讯模块(1-3 )、PWM输出模块(1-6 )、AD采集模块(1-4)及位置信号采集模块(1-5),所述驱动模块(2)包括驱动电源模块(2-1)、信号隔离模块(2-3)、功率放大模块(2-4)、电流传感模块(2-2)及错误保护模块(2-5); 所述控制电源模块(1-1)连接至中央控制模块(1-2)、通讯模块(1-3)、PWM输出模块(1-6)、AD采集模块(1-4)、位置信号采集模块(1-5)和信号隔离模块(2-3)、电流传感模块(2-2),同时给驱动模块(2)内的信号隔离模块(2-3)及电流传感模块(2-2)供电;所述中央控制模块(1-2)与通讯模块(1-3)双向连接,AD采集模块(1-4)和位置信号采集模块(1-5)分别连接至中央控制器不同的输入接口,PWM输出模块(1-6)连接中央控制模块(1-2)的六路PWM信号输出接口 ;所述驱动电源模块(2-1)的输入接口连接母线,驱动电源模块(2-1)的输出接口连接至信号隔离模块(2-3)的输入接口、功率放大模块(2-4)的输入接口和错误保护模块(2-5)的输入接口,所述功率放大模块(2-4)的输入接口还连接信号隔离模块(2-3)的输出接口,功率放大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骥蒲晓珉张帆金之铂凌乐栗圆圆范传康陈博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