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7237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插排结构,包括外壳以及多个置于所述外壳中的插座,多个所述插座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且前端显露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线的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用于连接多个插座的电线可以放置在凹槽中,这样,电线不会杂乱无章,且需要更换电线时,直接打开凹槽则可,避免电线出现老化现象以致引发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的
,尤其涉及插排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插排结构Γ包括外壳11〃以及放置在外壳11〃中多个插座12〃,插座12〃的前端显露在外壳11〃外,这样,用户可以将插头直接插在插座12〃上,插座12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插座12之间也通过电线来连接,且电线直接放置在插座12后面,这样,整个插排Γ的连线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更换电线,当电线老化以后,则很容易弓I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插排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排结构中的电线全部放置在插座后面以致连线杂乱无章,进而不便更换电线及容易弓丨起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插排结构,包括外壳以及多个置于所述外壳中的插座,多个所述插座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且前端显露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线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具有贯穿所述外壳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覆盖有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用于连接多个插座的电线可以放置在凹槽中,这样,电线不会杂乱无章,且需要更换电线时,直接打开凹槽则可,避免电线出现老化现象以致引发安全隐患。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插排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排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插排结构I包括外壳11以及放置在外壳11中的多个插座12,插座12的前端显露出外壳11,从而便于外部的插头与插座12连接,多个插座12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当然,为了使得电线杂乱无章的放置在外壳11中,从而用户难以更换电线,以致电线老化引起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外壳11中设有凹槽13,该凹槽13用于放置上述的电线,这样,当电线将多个插座12连接起来后,可以将电线收集好放置在凹槽13中,当需要更换电线时,直接打开该凹槽13则可,避免电线出现老化现象以致引发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凹槽13具有贯穿外壳11的开口,且该开口处封盖有盖板,从而可以将凹槽13封闭,当需要更换电线时,直接打开盖板则可。本实施例中,外壳11中设有三个插座12,当然,也可以其它数量的插座1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 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排结构,包括外壳以及多个置于所述外壳中的插座,多个所述插座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且前端显露出所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线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插排结构,包括外壳以及多个置于所述外壳中的插座,多个所述插座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且前端显露出所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康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