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自冷分支电缆专用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717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空自冷分支电缆专用接线端子,包括管部、板部、过渡部,所述管部和所述板部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管部内部设置有管内孔,所述板部上设置有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将所述管内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管内孔内放置有导体,所述管内孔的孔壁与所述导体外径之间的距离为0.3-0.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推广的中空自冷分支电缆专用接线端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缆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一种在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电缆与设备端连接以持续传导电力的电缆附件,广泛应用于照明、通讯、安防等行业中。目前,中空自冷分支电缆没有专用的电缆接线端子,由于传统的电缆接线端子采用封闭压接形式,而中空自冷分支电缆在通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传统的电缆接线端子无法满足中空自冷分支电缆所需的内部通风要求,减慢了中空自冷分支电缆的冷却速度;此外,中空自冷分支电缆的导体外径大于传统电缆的导体外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空自冷分支电缆的导体与接线端子的管内孔孔壁之间的间隙较大,接触面积较小,中空自冷分支电缆容易产生过热现象,因此,中空自冷分支电缆很难与传统的电缆接线端子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空自冷分支电缆专用接线端子,包括管部、板部、过渡部,所述管部和所述板部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管部内部设置有管内孔,所述板部上设置有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将所述管内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管内孔内放置有导体,所述管内孔的孔壁与所述导体外径之间的距离为O. 3-0. 5mm。所述通风口的内径为9-13_。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过渡部上增设了通风口,通风口将管内孔与外界连通,便于空气流通,促进中空自冷分支电缆通风,加速中空自冷分支电缆冷却;管内孔的孔壁与导体外径之间的距离为O. 3-0. 5mm,减小导体外径与接线端子的内径间隙,缓解了接线端子与导体之间因接触面积较小而产生的过热现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推广的中空自冷分支电缆专用接线端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管部,2-板部,3-过渡部,4-管内孔,5-板孔,6_通风口,7_导体。实施例如图1-2所示,管部I和板部2通过过渡部3连接,管部I内部设置有管内孔4,板部2上设置有板孔5,过渡部3上设有内径为9-13mm的通风口 6,通风口 6的将管内孔4与外界连通,管内孔4内放置有导体7,管内孔4的孔壁与导体7外径之间的距离为O. 3-0. 5_。使用例如图1-2所示,使用时将电缆按施工要求处理,将电缆导体7插入到管部I的管内孔4中,压接管部I,压接完成后,将设备的连接端与板部2通过螺栓紧密连接,通风口 6将管内孔4与外界连通,促进中空自冷分支电缆通风,加速中空自冷分支电缆冷却,管内孔4的孔壁与导体7外径之间的距离为O. 3-0. 5mm,减小导体7外径与接线端子的内径间隙,缓解了接线端子与导体7之间因接触面积较小而产生的过热现象。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 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自冷分支电缆专用接线端子,包括管部(1)、板部(2)、过渡部(3),所述管部(1)和所述板部(2)通过所述过渡部(3)连接,所述管部(1)内部设置有管内孔(4),所述板部(2)上设置有板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上设有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将所述管内孔(4)与外界连通,所述管内孔(4)内放置有导体(7),所述管内孔(4)的孔壁与所述导体(7)外径之间的距离为0.3?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自冷分支电缆专用接线端子,包括管部(I)、板部(2)、过渡部(3),所述管部(I)和所述板部(2)通过所述过渡部(3)连接,所述管部(I)内部设置有管内孔(4),所述板部(2)上设置有板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上设有通风口(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计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特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