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斌专利>正文

一种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4411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槽(2)和换热组件(7),所述的换热槽(2)内设置导流板(21),所述的换热组件(7)设置于换热槽(2)内且与导流板(21)相配合,所述的换热组件(7)通过换热管汇接头(73)分别连接出水管(3)和进水管(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驻水式高效换热槽逆流换热,增大了动态换热面积,延长了浴后热水与冷水的换热时间,有效提高了冷水的进入热水系统或混合龙头的温度,可有效节约一次热水的用量,换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合与发廊的洗头系统配套使用,安装简便,空间占用率小,换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能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的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发廊,洗头后的热水一般还有30 40°C的温度,但这部分带有余热的水通常都是直接作为污水排放出去了,直接地造成了热能的浪费,间接地增加了发廊的运作成本,无形之中给消费者带来了与之提供的服务不相符的消费额。因此,怎样降低发廊的运作成本,减少消费者的不必要的消费是非常必要的。要降低发廊的运作成本,减少消费者的不必要消费实际上就是要充分回收利用热能,降低热能的浪费,从而实现其目的。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余热回收利用的装置,如采用在洗头盆下方设置余热水贮存水箱,水箱中设置螺旋盘管换热器与余热热水进行热交换以回收余热并加以利用,由于其水箱中的余热水处于自由流动状态,热交换效率很低,热能回收利用效果不明显;采用整块金属片冲压形成的板式螺旋换热器,实现逆流换热,虽然换热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容易被污物堵塞,结垢后难以清理;套管换热器的冷水和余热水分别从中心管及外管逆向流动,虽然换热效率较其他方式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结构复杂,整体换热效率不高的缺点。现有技术的余热回收利用的装置与发廊洗头设备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槽(2)和换热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槽(2)内设置导流板(21),所述的换热组件(7)设置于换热槽(2)内且与导流板(21)相配合,所述的换热组件(7)通过换热管汇接头(73)分别连接出水管(3)和进水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槽(2)和换热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槽(2)内设置导流板(21),所述的换热组件(7)设置于换热槽(2)内且与导流板(21)相配合,所述的换热组件(7)通过换热管汇接头(73)分别连接出水管(3)和进水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槽(2)上设置换热槽盖(8),所述的换热槽盖(8)上设置余热水进口(5),换热出水孔(31)和换热进水孔(4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槽(2)侧面设置废热水出口(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热水出口(61)设置在换热槽(2)靠近上沿位置且高于换热组件(J)。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水式余热水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槽(2)外设置了箱体(I)和箱体盖(9),所述的箱体盖(9)上设置的余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