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3927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结构是由调酸加药区、电解反应区、稳定脱气区、中和加药区和沉淀区通过管道顺序相连接组成。所述的调酸加药区、电解反应区、稳定脱气区和中和加药区内底部位置分别设置穿孔曝气管。所述的电解反应区内的穿孔曝气管上方安装极板,极板通过铜牌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稳定脱气区内设回流泵,回流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电解反应区的进口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科学、自动化程度高、极板消耗少、电量消耗低、絮凝效果好和处理费用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絮凝技术是在外电压的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阳极(通常为铁阳极或铝阳极)产生的阳离子在溶解中水解、聚合生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作为絮凝剂而起到絮凝作用。电絮凝装置在废水处理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难降解化工废水的预处理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常规电絮凝装置存在配套的辅助设施多、运行管理不方便、极板消耗量大、电量消耗高以及絮凝效果差等问题,限制了该装置在废水处理领域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状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功能集成好、运行管理方便、极板消耗量少、电量消耗低、絮凝效果好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结构是由调酸加药区、 电解反应区、稳定脱气区、中和加药区和沉淀区通过管道顺序相连接组成,所述的调酸加药区、电解反应区、稳定脱气区和中和加药区内底部位置分别设置穿孔曝气管。所述的电解反应区内的穿孔曝气管上方安装极板,极板安装间距为I 5cm ;极板通过铜牌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极板材质为碳钢、铸铁或铝。所述的稳定脱气区内设回流泵,回流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电解反应区的进口管道上。本技术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科学、自动化程度高、极板消耗少、电量消耗低、絮凝效果好和处理费用低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酸加药区,2、电解反应区,3、稳定脱气区,4、中和加药区,5、沉淀区,6、穿孔曝气管,7、极板,8、铜牌,9、直流电源,10、回流泵。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结构是由调酸加药区1、电解反应区2、稳定脱气区3、中和加药区4和沉淀区5通过管道顺序相连接组成,所述的调酸加药区1、电解反应区2、稳定脱气区3和中和加药区4内底部位置分别设置穿孔曝气管6。本技术的搅拌设备均采用穿孔曝气管搅拌,一方面节省了动力搅拌设备的高昂投资,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动力设备损坏维修妨碍设备运行,实现了省投资和免维护的高效统一。所述的电解反应区2内的穿孔曝气管6上方安装极板7,极板7安装间距为I 5cm ;极板7通过铜牌8与直流电源9相连接。所述的极板7材质为碳钢、铸铁或铝。所述的稳定脱气区3内设回流泵10,回流泵10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电解反应区2的进口管道上。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处理的废水进入调酸加药区1,在调酸加药区I内经穿孔曝气管6搅拌;向废水中加入硫酸或盐酸,调节废水pH至5. 5 6. O,同时向废水中加入150 200mg/L的硫酸亚铁,投加硫酸亚铁一方面通过外源补充亚铁离子减少了极板7消耗,另一方面通过增大废水电导率,降低了电解过程的电量消耗,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调酸加药区I出水通过管道进入电解反应区2,外电压作用于极板7,从而起到絮凝作用;极板7缝隙间底部安装穿孔曝气管6,使气流及时冲刷极板上附着的污物。电解反应区2出水进入稳定脱气区3,稳定脱气区3内废水经穿孔曝气管6搅拌,强化电解后续反应;稳定区内3的回流泵10,将废水回流至电解反应区2的前端,回流比为80 150%。稳定脱气区3出水进入中和加药区4,中和加药区4内经穿孔曝气管6搅拌,向区内投加50 100mg/L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再向区内投加石灰或液碱,调节废水pH至7. O 7. 5,然后再向废水中投加助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I 2mg/L。中和加药区4出水进入沉淀区5,实现泥水分离,沉淀区5溢流液即为 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结构是由调酸加药区(1)、电解反应区(2)、稳定脱气区(3)、中和加药区(4)和沉淀区(5)通过管道顺序相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酸加药区(1)、电解反应区(2)、稳定脱气区(3)和中和加药区(4)内底部位置分别设置穿孔曝气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结构是由调酸加药区(1)、电解反应区(2)、稳定脱气区(3)、中和加药区⑷和沉淀区(5)通过管道顺序相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酸加药区(1)、电解反应区(2)、稳定脱气区(3)和中和加药区(4)内底部位置分别设置穿孔曝气管(6)。2.根据权利I要求所述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反应区(2)内的穿孔曝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段文江梁世华张增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绿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