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司法社区矫正的生物识别远程身份验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3353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7 17:44
面向司法社区矫正的生物识别远程身份验证方法,涉及一种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1)针对被监管对象,采集其个人信息,注册其用户标识码和个人信息,指定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并设置其监管方案;2)针对被监管对象,采集其生物特征信息;3)根据监管方案,对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进行定位监控,获取其位置信息并保存于数据库中;4)根据监管方案,对被监管对象进行身份验证,并将身份验证的结果保存于数据库中;5)根据步骤3)和步骤4)中保存的定位信息和身份验证结果,监管工作人员可以查看或生成任意被监管对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人体活动轨迹和人机分离状况报表,根据该报表考察和评估被监管对象的守纪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社区矫正,是指将社区矫正对象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负责并组织社会力量对其采取监督管理、教育、帮助措施,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目前,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方法,主要通过被监管对象携带的定位通信终端,采用基于位置的服务/全球定位系统(LBS/GPS)等定位技术来定位被监管对象的位置,由于不能将定位终端嵌入到被监管对象的身体内部,只能假设定位的终端或设备实时被携带在被监管对象身上,因此定位技术目前“只认物,不认人”,存在“人机分离”的严重问题,容易造成被监管对象“金蝉脱壳”。现有的“人机分离”抽查手段主要有电话抽查、短信抽查、拍照抽查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矫正对象“人机分离”的风险,但是这些抽查手段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全部靠人工确认矫正对象身份的做法,会极大地增加人工成本,增大司法社区矫正的推广难度;其次,依靠人工来做判断的方法,其客观性会被质疑,从而失去监管的公平性;此外,通过电话抽查、短信抽查、拍照抽查等手段,人工地确认矫正对象身份,其准确性不高。近年来,声纹识别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认可。声纹识别技术依据人的语音来识别人的身份,它能通过我们最常使用的手机或固定电话自动识别千里之外的人的身份,可以理解为“远程DNA”。鉴于声纹识别技术的这些特点,有人提出结合声纹识别技术和定位技术来解决“人机分离”难题的方法,特别是中国专利CN200910196988. 2 “ 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和定位跟踪的交叉监控方法和系统”中,详细地对该方法作了说明,并针对声纹识别中存在的录音回放冒充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的通信终端就是手机或固定电话,而这些设备一般都具有“呼叫转移”功能,该功能的存在意味着,即便结合声纹识别技术和定位技术,“人机分离”的情况照样存在,而且没有任何改善。如果被监管对象将来电呼转到另一部手机,将被监控的手机放置在合法范围内,那么被监管对象只要拿着另一部手机,就能四处逍遥了。总的来说,在“人机分离”的问题中,光靠声纹识别技术和定位技术,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另外,声纹识别也存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中,识别性能迅速下降,而近年来使用越来越普遍的人脸识别技术,则不受环境噪音影响。由于人脸识别技术依赖于所获取到的图像的质量,因此它容易受到光线因素的影响,在光线很弱的环境中会失效。但是,如果将声纹识别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克服两者各自的缺陷,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声纹识别来进行验证身份,而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人脸识别来验证身份。近年来,通信终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来自Google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33%,而且,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具备了视频通话的功能,国内通信网络的技术水平也发展越来越快,也就是说声纹识别所需要的音频信号和人脸识别所需要的视频信号都能轻易地通过智能手机取得。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问题,目前针对司法社区矫正中“人机分离”问题的监控系统,还存在以下技术上的风险1)录音冒充。在声纹识别技术中,当录音设备和回放设备都高保真时,很难检测到系统所获取到的录音是否来自录音回放,所以,一旦有人能获取到某人的高保真录音时,很大程度上就能成功冒充该人的身份。2)照片或视频冒充。在人脸识别系统中,如果该系统不能检测所获取到的图像是否来活动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活体”),那么冒充者就能凭借某人的照片或一段视频冒充该人的身份。在上述的专利“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和定位跟踪的交叉监控方法和系统”中,未能很好地解决因声纹识别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几个问题1)噪音环境下,识别率迅速下降的问题。当矫正对象身处噪音环境(比如在公交车上)中时,由于声纹识别系统受到噪音干扰,系统无法准确识别矫正对象的身份,严重影响到社区矫正监控系统的正常运作。2)录音冒充的问题。上述专利中,通过将声纹识别和语音识别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录音冒充的问题,系统随机选择问题对矫正对象进行询问,识别矫正对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内容,在回答的内容正确的基础上用声纹识别技术来识别身份。这样做有一个非常大的局限性,就是系统能成功识别矫正对象身份的概率,依赖于语音识别的精度。而实际情况是,成千上万的矫正对象操着不同的方言,即便会说普通话,也可能是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所以,这种将声纹识别和语音识别结合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非常多的问题。3)呼叫转移的问题。如果矫正对象将来电呼转到其他电话上,对其进行的地理位置定位将失去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在司法社区矫正中,对被监管对象的远程定位跟踪中存在的“只认物,不认人”的严重问题,并更大限度上减少采集被监管对象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时,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及被监管对象因自身身体问题(如重感冒及其它情况,使得发音有问题)所带来的使用上的不便,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I)针对被监管对象,采集其个人信息,注册其用户标识码(ID)和个人信息,指定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并设置其监管方案;在步骤I)中,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监管时间等;所述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具有独一无二的设备标识码(ID),除了具备定位功能之外,还具备视频通话功能,能同时传送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主要用于被监管对象携带在身体表面上,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全球定位系统(LBS/GPS)数据及生物特征数据(包括声纹特征数据和人脸特征数据)上报功能;所述监管方案,是指针对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设置的定位监控范围、定位监控频率及时间,以及针对被监管对象本人设置的身份验证频率及时间。2)针对被监管对象,采集被监管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步骤2)中,所述 被监管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被监管对象的声纹特征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所述采集被监管对象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可为被监管对象通过已核定的定位通信终端对指定的生物特征登记热线发起视频呼叫,并根据语音提示,录制登记语音样本、采集人脸图像信息,分别构建被监管对象的声纹模型和人脸模型。3 )根据监管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进行定位监控,获取其位置信息并保存于数据库中;在步骤3)中,所述对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进行定位监控包括监控系统主动请求定位信息和被动接受定位信息。4)根据监管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被监管对象进行身份验证,包括声纹验证和人脸验证,并将身份验证的结果保存于数据库中;在步骤4)中,所述对被监管对象进行身份验证,是指监控系统与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通信终端之间建立视频通话连接,被监管对象按照系统的语音或图像提示,录制其语音样本或采集其人脸图像,进行声纹验证或人脸验证;所述视频通话连接包括监控系统主动呼叫被监管对象和被监管对象主动呼叫监控系统两种情况;声纹验证或人脸验证中任意一种验证通过,都算作身份验证成功;否则,身份验证失败;在步骤4)中,所述声纹验证,是指文本提示型声纹验证,被监管对象需要按照监控系统的提不朗读相应的内容;在步骤4)中,所述人脸验证,是指具有活体检测功能的人脸识别技术,监控系统能根据被监管对象的动作来判断其是否是活动的人,而不是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面向司法社区矫正的生物识别远程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被监管对象,采集其个人信息,注册其用户标识码(ID)和个人信息,指定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并设置其监管方案;2)针对被监管对象,采集被监管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3)根据监管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进行定位监控,获取其位置信息并保存于数据库中;4)根据监管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被监管对象进行身份验证,包括声纹验证和人脸验证,并将身份验证的结果保存于数据库中;5)根据步骤3)和步骤4)中所保存的定位信息和身份验证结果,监管工作人员可以查看或生成任意被监管对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人体活动轨迹和人机分离状况报表,并根据该报表考察和评估被监管对象的守纪表现。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司法社区矫正的生物识别远程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被监管对象,采集其个人信息,注册其用户标识码(ID)和个人信息,指定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并设置其监管方案; 2)针对被监管对象,采集被监管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 3)根据监管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进行定位监控,获取其位置信息并保存于数据库中; 4)根据监管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被监管对象进行身份验证,包括声纹验证和人脸验证,并将身份验证的结果保存于数据库中; 5)根据步骤3)和步骤4)中所保存的定位信息和身份验证结果,监管工作人员可以查看或生成任意被监管对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人体活动轨迹和人机分离状况报表,并根据该报表考察和评估被监管对象的守纪表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司法社区矫正的生物识别远程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所述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监管时间等;所述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具有独一无二的设备标识码,除了具备定位功能之外,还具备视频通话功能,能同时传送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主要用于被监管对象携带在身体表面上,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及生物特征数据上报功能;所述监管方案,是指针对被监管对象个人专用的定位通信终端设置的定位监控范围、定位监控频率及时间,以及针对被监管对象本人设置的身份验证频率及时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司法社区矫正的生物识别远程身份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包括声纹特征数据和人脸特征数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司法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青阳李稀敏汤跃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聪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