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语音识别开关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940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语音识别开关的插座,涉及一种连接装置。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控制方式合理、使用方便、自身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的,用户可用语音命令控制与之相联的家用电器的带语音识别开关的插座。设有壳体、插头、拾音器、语音识别模块、喇叭或指示灯、触发电路、开关电源、双控开关和微动按键。壳体上设有至少1个插座插孔,插头设在壳体上,拾音器输出端接语音识别模块的A/D转换器输入端,语音识别模块输出端接触发电路输入端,语音识别模块的D/A转换器输出端接喇叭或指示灯,开关电源与语音识别模块连接,开关电源、双控开关和控制电路外接市电输入,微动按键接语音识别模块,壳体上的插座插孔与双控开关连接。(*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用户可用语音命令 控制与之相联的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用于导电连接的低压电器,现有的电源插座通常由底座、面 板、功能件(包括电极连接件和开关等)和固定件等组成,在面板上设有插孔,功能件和固 定件设于底座或面板上。其功能较为单一,有的电源插座还带有开关、调速器、调压器、指 示灯等。为了便于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空调机、电风扇等的开启与关闭,常采用红外遥控的 方法,但由于受到红外遥控方式的某些限制,其使用存在不便之处。陈建平在公告号为CN2600977的技术专利中提供一种语音识别灯具开关,包括语音 识别集成电路模块,与该模块电连接的口令学习控制器、语音拾取装置和直接控制灯具电源 的驱动开关电路,所述语音识别集成电路模块内集成有语音识别电路,口令样本储存电路, 放大电路和口令学习与储存提示电路以及整流稳压电路;所述口令样本储存电路、所述放大 电路和所述口令学习与储存提示电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语音识别电路;所述口令学习与储存 提示电路电连接于所述口令样本储存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插座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较为 简单、控制方式合理、使用方便、自身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的,用户可用语音 命令控制与之相联的家用电器的带语音识别开关的插座。本技术设有壳体、插头、拾音器、语音识别模块、喇叭、触发电路、开关电源、双 控开关和微动按键。壳体上设有至少1个插座插孔,插头设在壳体上,拾音器输出端接语音 识别模块的A/D转换器输入端,语音识别模块输出端接触发电路输入端,语音识别模块的 D/A转换器输出端接喇叭,开关电源与语音识别模块连接,开关电源、双控开关和控制电路 外接市电输入,微动按键接语音识别模块,壳体上的插座插孔与双控开关连接。在拾音器与语音识别模块的A/D转换器输入端之间最好设电流放大电路。语音识别模块含有A/D转换器、语音识别电路、语音模型存储器等。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夜间用户不希望有提示音的干扰,可把喇叭改为指示灯,用指示灯 的变化来代替喇叭的提示音。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1. 首先语音识别模块通过麦克风获取语音模型(称之为训练),存储于语音识别模块的 FLASH内。2. 语音识别模块通过麦克风获取语音模型,与存储于FLASH内的语音模型进行比对。 如果结果吻合,语音识别模块将发出一个高电平信号激活本技术,导通与本技术相 联的家用电器电路。否则将不做出任何动作。本技术是一种包含语音识别模块、触发电路等单元的电源插座。它可以识别用户的 语音命令,如"开灯"、"关灯"等。用户只要把家用电器(如台灯、空调、电视等)与之相 联,即可实现声控开启与关闭。使用之前,用户需进行语音命令的训练,每个语音命令一般 训练两遍,整个过程简易快捷,正常情况下, 一分钟内即可完成。控制名称由用户自行定义, 如"台灯"、"空调"等。本技术外形小巧,即插即用,十分方便,特别适合广大家庭使用。由于无机械触点, 安全可靠,自身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组成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芯片外围电路与拾音器连接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语音识别芯片外围电路与喇叭连接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2,在壳体Ol上设有插头02、插座插孔03、拾音器孔04、喇叭孔05、按键 06和按键07。参见图3,语音识别模块3含有A/D转换器4、 D/A转换器5、语音识别电路6、语音模 型存储器7等。拾音器1输出端接语音识别模块3的A/D转换器4输入端,语音识别模块3 的语音模型存储器7的输出端接触发电路9输入端,语音识别模块3的D/A转换器5输出端 接喇叭2,开关电源8分别与语音识别模块3、触发电路9和双控开关Kl连接,微动按键Sl和S2分别接语音识别模块3,壳体上的插座11与双控开关Kl连接。双控开关Kl通过插头 14外接市电输入(220V),双控开关K1的两个接点为T1和T2。微动按键S1("添力B"或"ADD" 键)和S2 ("删除"或"DEL"键)的公共连接端接语音识别模块的VSS端口,微动按键S1 和S2的另一端分别接语音识别模块的IOAO和IOA1端口 。在图3中,训练流程全程语音提示,双箭头方向为电流或数据流动方向。必要的时候, 可另外设置一个手动开关,以便于用户控制。以上动作为双控开关K1于T1位置时。若双控 开关于T2位置,则为传统开关模式。图4为语音识别芯片及其工作时所必需的外围电路,语音识别芯片U1外接石英晶体X1。图5给出语音识别芯片外围电路与拾音器的连接关系,即语音输入电路,其功能为获取 语音命l,在图5中的AVSS、 VMIC、 VADREF、 AGC、 MICP、 MICN、 MICOUT、 OPI分 别电连接于图4中的AVSS、 VMIC、 VADREF、 AGC、 MICP、 MICN、 MICOUT、 OPI。图6给出语音识别芯片外围电路与喇叭连接电路,即语音输出电路,其功能为语音提示。 在图6中的VDD5、 DAC1分别电连接于图4中的V腦、DAC1。图7给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其功能为控制插座电路的闭合与断开。 在图7中的IOA5、 VDDH、 VSS分别电连接于图4中的IOA5、 VDDH、 VSS。以下给出实施例中的控制方式。1、 语音识别模块需要经过训练,默认为接收一个用户语音模型。插座设有两个控制键 (ADD键,DEL键)。按ADD键添加一个新用户,按DEL键则删除相应用户。2、 语音识别模块接收至少2条语音指令(如名称、开灯、关灯等),每条指令最少训练 2遍,直到芯片提示换下一条指令。3、 控制方式一般为触发式,即开灯的时候要先说"名称"然后再说"开灯"。关灯的时 候也一样。在触发状态下,只执行开灯、关灯或者手动控制的指令。在已触发状态下一段时 间内没有任何指令发生时,语音识别模块会提示没有收到任何声音,触发状态变为"未触发"。 此时若要控制台灯则需再对其进行再触发,需叫其"名称"。控制方式也可设置为不需先说"名 称"。4、 语音识别模块在开通时只接受"名称"和"关灯"指令;关闭的时候也只接受"名称" 和"开灯"指令。在拾音器与语音识别模块的A/D转换器输入端之间最好设电流放大电路。 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夜间用户不希望有提示音的千扰,可把图2中的喇叭05改为指示灯, 用指示灯的变化来代替喇叭的提示音。5以下给出图3~7中的元器件参考型号与参数。 Sl, S2为微动按键、轻触按键或同等功能按键;语音识别芯片U1: SPCE061A、 SPCE061B型或其它同类产品; 三极管Q1: NPN型,Q2: 8050型; 二极管D1: 1N4148型;电阻R1, R2, R3, R4, R6: 1K, R7: 1K, R9: 3.3K, R6: 4.7K, R10: 3K, Rll: 3K, R12: 1K,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语音识别开关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设有壳体、插头、拾音器、语音识别模块、喇叭、触发电路、开关电源、双控开关和微动按键,壳体上设有至少1个插座插孔,插头设在壳体上,拾音器输出端接语音识别模块的A/D转换器输入端,语音识别模块输出端接触发电路输入端,语音识别模块的D/A转换器输出端接喇叭,开关电源与语音识别模块连接,开关电源、双控开关和控制电路外接市电输入,微动按键接语音识别模块,壳体上的插座插孔与双控开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青阳杨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聪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