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华专利>正文

中心负压吸引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32737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负压吸引站,本中心负压吸引站包括电控柜、汽水分离装置、至少两组真空泵、消声止回阀、阻液器及真空罐,汽水分离装置通过管路连接于真空泵的出气口,真空罐通过管路连接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接真空罐及真空泵的管路上设有消声止回阀及阻液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心负压吸引站取消了原有技术中的电磁阀,增加了阻液器及消声止回阀,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综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故障率低的中心负压吸引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故障率的中心负压吸引站
技术介绍
医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适用于医院集中负压吸引。是专为各类医院的手术室、抢救室、病房等吸出患者的体内污物、痰液而设计制造的。医用中心吸引装置克服了电动吸引机需随用随搬,不能多人共用、消毒不便等缺点,而且不占用病房的空间,也无噪声,是现代理想的吸引系统设备。医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源是中心负压吸引站,中心负压吸引站通过真空泵机组的抽吸使吸引系统管路达到所需负压值,在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产生吸力,提供医疗使用。传统的中心负压吸引站由二台或二台以上以上真空泵、真空罐、电控柜、真空电磁阀、电接点负压表以及相应的水循环系统组成。真空泵的抽吸使系统产生吸力,是医用中心吸引系统的负压源。其中真空电磁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的环境比较差,使真空电磁阀极易出现故障,而导致医用负压吸引机组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中心负压吸引站。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心负压吸引站,该中心负压吸引站包括电控柜、汽水分离装置、至少两组真空泵、消声止回阀、阻液器及真空罐,汽水分离装置通过管路连接于真空泵的出气口,真空罐通过管路连接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接真空罐及真空泵的管路上设有消声止回阀及阻液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消声止回阀设于靠近真空泵进气口一端,消声止回阀的出气口连接于真空泵的进气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液器设于靠近真空罐出气口一端,阻液器的进气口连接于真空罐的出气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液器垂直于水平面放置,阻液器的进气口向下,出气口向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液器与真空罐间设有一电接点压力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真空泵及汽水分离装置的管路间设有软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真空罐及阻液器的管路间设有软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软接、消声止回阀、阻液器及阻液器均通过法兰连接于管路。本技术的中心负压吸引站取消了原有技术中的电磁阀,增加了阻液器及消声止回阀,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综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故障率低的中心负压吸引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中心负压吸引站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中心负压吸引站。中心负压吸引站为整个医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系统提供一个集中式的负压环境,供病房及手术室使用。如图1所示,中心负压吸引站包括电控柜101、汽水分离装置102、真空泵103、消声止回阀104、阻液器105及真空罐10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两组真空泵103,其真空泵103采用水环泵,水环泵可根据管路压力启动或停止,以控制管路中的压力保持恒定,另外,使用两组真空泵103,当一组工作负荷过大或检修时,另一组自动启动进行工作。电控柜101分别与真空泵103及真空罐106连接,负责对两台真空泵进行切换。真空罐106起到缓冲和稳定压力的作用。如图1所示,中心负压吸引站10设于槽钢基础11上,中心负压吸引站10包括电控柜101、汽水分离装置102、第一真空泵1031、第二真空泵1032、第一消声止回阀1041、第二消声止回阀1042、第一阻液器1051、第二阻液器1052及真空罐106。汽水分离装置102的进气口连接有一第一管路1,第一真空泵1031的出气口 3101通过第二管路2及一金属软接302连接于第一管路I ;第二真空泵1032的出气口 3201通过第三管路3及金属软接302连接于第一管路I。真空罐106的出气口连接有一第四管路4,第四管路4设有金属软接302,第一真空泵1031的进气口 3102通过第五管路5连接于第四管路4 ;第二真空泵1032的进气口 3202通过第六管路6连接于第四管路4 ;第五管路5设有第一消声止回阀1041、第一阻液器1051及一电接 点压力表107,其中,第一消声止回阀1041设于第五管路5靠近第一真空泵1031进气口 3102的一端,第一消声止回阀1041的出气口连接于第一真空泵1031的进气口 3102,第一阻液器1051设于第五管路5靠近真空罐106的一端。第六管路6设有第二消声止回阀1042及第二阻液器1052,其中,第二消声止回阀1042设于第六管路6靠近第二真空泵1032进气口 3202的一端,第二消声止回阀1042的出气口连接于第二真空泵1032的进气口 3202,第二阻液器1052设于第六管路6靠近真空罐106的一端。真空罐106的进气口连接于医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的吸引终端。另外,汽水分离装置102进气口、金属软接302、第一消声止回阀1041、第二消声止回阀1042、第一阻液器1051及第二阻液器1052的连接处均通过法兰12连接于管路中。本技术的中心负压吸引站,采用汽水分离装置102连接于真空泵103的出气口,负责将管路中的水汽分离,同时,引用分离出来的水进去水环泵做为工作液使用,使水得到循环使用,达到节能的效果。真空泵103与其进气口连接的管路中设有消声止回阀104及阻液器105,消声止回阀104设于靠近真空泵103进气口处,阻液器105设于靠近真空罐106出气口处。消声止回阀104为一单向阀,只允许气体向一个方向流动,阻止反方向流动,该阀门为自动工作阀门,在一个方向流动的气体压力作用下,阀瓣打开;真空泵停止工作后,在负压气体的作用闭合阀瓣,从而切断气体流动。即阻止气体从真空泵103的进气口反方向流出。另外,安装阻液器105时,将第一阻液器1051的进气口 5101及第二阻液器1052的进气口 5201向下,出气口(5102,5202)向上,安装于第五管路5及第六管路6中,其中,进气口(5101,5201)为靠近于真空罐106的一端,出气口(5102,5202)为靠近真空泵103的一端。吸引装置工作时,当消声止回阀104损坏时,液体会流入阻液器105,沉积于阻液器105中,随着沉积的液体的增多,阻液器105内的液体上升,阻液器105内的密封球55在液体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当密封球55浮于一定高度后密封球55便顶在出气口(5102,5202)处,同时,真空吸力使得密封球55与出气口牢牢啮合,切断了真空管道,从而封住了液体继续沿管道流动,从而防止液体流入真空罐106。另外,通过阻液器105的圆筒窥镜可观察到阻液器105内密封球55的情况,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本技术的中心负压吸引站改变了原有负压吸引装置的组成形式,取消了电磁阀,增加了阻液器及消声止回阀,降低了装置的故障率,通过管路中的压力差来达到自动开启及闭合的作用。综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故障率低的中心负压吸引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心负压吸引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柜(101)、汽水分离装置(102)、至少两组真空泵(103)、消声止回阀(104)、阻液器(105)及真空罐(106),所述汽水分离装置(102)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真空泵(103)的出气口,所述真空罐(106)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真空泵(103)的进气口,连接真空罐(106)及真空泵(103)的管路上设有所述消声止回阀(104)及所述阻液器(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心负压吸引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柜(101)、汽水分离装置(102)、至少两组真空泵(103)、消声止回阀(104)、阻液器(105)及真空罐(106),所述汽水分离装置(102)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真空泵(103)的出气口,所述真空罐(106)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真空泵(103)的进气口,连接真空罐(106)及真空泵(103)的管路上设有所述消声止回阀(104)及所述阻液器(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负压吸引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止回阀(104)设于靠近所述真空泵(103)进气口一端,所述消声止回阀(104)的出气口连接于所述真空泵(103)的进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负压吸引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液器(105)设于靠近所述真空罐(106)出气口一端,所述阻液器(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