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布置设备及其方法,计算机程序技术

技术编号:862956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18:27
公开了一种对象布置设备,通过相当容易的处理配置将多个对象几乎均匀地布置到多个布置目的地。该对象布置设备包括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参照基于对象的独有信息产生的序列信息,并且参照对对象的布置目的地加以标识的布置目的地标识符和与布置目的地标识符相关联的第二数之间的对应信息。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使用序列信息产生第一数,当利用不同的序列信息产生第一数时,第一数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并且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重复产生新的第一数,直到第一数与对应信息中包含的第二数相匹配为止。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在第一数与第二数中的任一个相匹配时确定将对象布置到与所匹配的第二数相关的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布置目的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诸如数据和物品等对象最优地布置到期望的布置目的地(位置目的地)的

技术介绍
已经提出了 一种技术,当在多个存储装置中记录(存储)作为存储对象的数据(下文中,被称作“对象数据”)时,在对象数据几乎平均(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在每个存储装置中存储对象数据。根据这样的技术,通过对多个存储装置执行同时访问,提高针对对象数据的访问性能。然而,当访问多个存储装置中分布和记录的对象数据时,检查记录了对象数据的存储装置的方法存在问题。作为检查记录了对象数据的存储装置的方法,考虑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一种通过在表中保持对象数据与存储装置之间对应关系并且在对象访问期间参考该表来检查存储了对象数据的装置的方法。在第二种方法中,首先使用基于对象数据特定信息(下文中,被称作“元数据”)的指定算法来确定对象数据与存储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在第二方法中,在数据访问期间,通过向算法输入元数据,来检查记录了目标对象数据的存储装置。在上述第一方法(使用表参考的方法)中,可能被检查对象数据与存储装置之间对应关系的所有设备必须存储有保持对象数据与存储装置之间对应关系的表。另一方面,为了通过算法确定应当了记录对象数据的存储装置,上述第二方法(使用算法的方法)不需要存储保持对象数据与存储装置之间对应关系的表。然而,在第二方法中,在对象数据充分分布的状态下需要用于在每个存储装置中记录对象数据的算法,使得在数据访问期间可以充分体现同时访问多个存储装置的性能提高。在第二方法中,存储装置个数可能发生波动,需要对应于存储装置个数波动来计算对象数据与存储装置的对应关系的算法。作为公开了第二方法的现有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3-216474)和专利文献2 (曰本专利申请特开No. 2008-181358)。图18是说明在本申请递交之前存在的现有技术的图。作为基于元数据确定已知数据与存储装置之间对应关系的系统的示例,在图18中示出了系统600。系统600使用元数据确定记录对象数据的存储装置。即,在系统600中,通过基于对象数据和元数据(610)之中的元数据611执行散列运算,散列运算功能601获得散列612。元数据611是用于指定对象数据的标识符,并且是诸如地址、对象名称、目录名称或文件名称等信息。接着,通过基于散列和连接存储装置信息613来执行模运算,模运算功能602获得模运算的结果614。这里,连接存储装置信息613是存储装置的网络地址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中时需要的信息。模运算功能602从连接存储装置信息612中获得存储装置的个数,并且以存储装置的个数为模对散列612执行模运算。因此,模运算功能602获得模运算结果614。并且数-存储装置对应关系确定功能603基于模运算结果614确定记录对象数据610的存储装置620,并且输出与确定的存储装置620有关的存储装置信息615。如上所述,当在多个存储装置中布置对象数据时,可以应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存储装置确定方法。根据该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存储装置。即,根据该方法,可以将对象数据分布并记录到多个存储装置,而无需使用保持对象数据与存储装置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根据该方法,通过改变模运算中的除数,能够对应于存储装置个数的改变。作为在递交本申请之前存在的现有技术,例如,存在非专利文献I。当存储装置从以分布式方式将对象数据布置到多个存储装置的状态出现变动时,提出了将每个对象数据的移动抑制到最小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216474[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8-181358[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 I] “Consistnet hashing and radom trees !distributed cachingprotocols for relieving hot spots on the World Wide Web”, David Karger, EricLehman, Tom Leighton, Matthew Levine, Daniel Lewin, Rina Panigraphy,199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当在专利文献I所示意的方法中存储装置出现变动时,模运算中的除数改变。根据上述,在专利文献I描述的方法中,由于多个对象数据的模运算的结果改变,因此应当记录这些对象数据的存储装置改变。为此,在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方法中,当存储装置出现变动时,需要移动大量对象数据。相反,根据非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方法,当存储装置出现变动时,获得将每个对象数据的移动抑制到最小的效果。然而,在非专利文献I中提出的技术的情况下,为了享有该效果,在多个存储装置中几乎平均(均匀)地布置对象数据,处理所需的存储器资源(硬件资源)会是大容量的,使得目标存储装置增加。因此,当假定期望对例如大规模数据中心等庞大存储装置进行处理的系统时,例如,处理所需的存储器资源的增加以及处理时间的增加对于根据非专利文献I的技术而言都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象布置设备及其方法、一种计算机程序,通过比较容易地处理配置向多个布置目的地几乎均匀地布置多个对象。[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象布置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配置。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象布置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参照基于对象的独有信息而产生的序列信息,并且参照在标识了所述对象的布置目的地的布置目的地标识符与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相关联的第二数之间的对应信息,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使用所述序列信息产生第一数,当利用不同的序列信息产生所述第一数时,所述第一数相互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并且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重复产生新的第一数,直到所述第一数与所述对应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相匹配为止,以及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在所述第一数与所述第二数中的任一个相匹配时确定将所述对象布置到与所匹配的第二数有关的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布置目的地。并且,例如,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可以包括数创建装置,所述数创建装置能够重复地产生所述第一数;以及判定装置,所述判定装置参照所述对应信息将所述第二数与所述第一数相比较,并且响应于这些数的一致性,将与所述第二数相关联的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布置目的地确定为所述对象的布置目的地。在上述情况下,数创建装置可以包括具有相互不同的数范围的多个数创建装置,所述数能够产生作为所述第一数,并且所述多个数创建装置具有以下关系所述数创建装置中具有范围编号n(n :自然数)的一个数创建装置的所述数范围包括在所述数创建装置中具有范围编号(n+1)的另一数创建装置的数范围中,并且通过所述判定装置(I)将最大范围编号设置为P,并且将次最大范围编号设置为q,(II)当具有范围编号p的所述数创建装置产生的所述第一数超过具有范围编号q的所述数创建装置的范围时,将所述第一数与所述第二数相比较,当所述第一数与所述第二数相同时,将与所述第二数有关的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布置目的地确定为所述对象的布置目的地,并且当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二数不相同时,产生所述新的第一数,重复⑴和(II),并且`(III)当具有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19 JP 2010-1841091.一种对象布置设备,所述对象布置设备包括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其中 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参照基于对象的独有信息而产生的序列信息,并且参照在标识了所述对象的布置目的地的布置目的地标识符和与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相关联的第二数之间的对应信息, 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使用所述序列信息产生第一数,当利用不同的序列信息产生所述第一数时,所述第一数相互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并且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重复产生新的第一数,直到所述第一数与所述对应信息中包含的所述第二数相匹配为止,以及 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在所述第一数与所述第二数中的任一个相匹配时确定将所述对象布置到与所匹配的所述第二数有关的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布置目的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包括 数创建装置,所述数创建装置能够重复地产生所述第一数;以及 判定装置,所述判定装置参照所述对应信息将所述第二数与所述第一数相比较,并且响应于这些数的一致性,将与所述第二数相关联的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布置目的地确定为所述对象的布置目的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 所述数创建装置包括具有相互不同的数范围的多个数创建装置,所述数能够产生作为所述第一数,并且所述多个数创建装置具有以下关系所述数创建装置中具有范围编号n(n :自然数)的一个数创建装置的所述数范围包括在所述数创建装置中具有范围编号(n+1)的另一数创建装置的数范围中,并且 通过所述判定装置 (I)将最大范围编号设置为P,并且将次最大范围编号设置为q, (II)当具有范围编号P的所述数创建装置产生的所述第一数超过具有范围编号q的所述数创建装置的范围时,将所述第一数与所述第二数相比较,当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二数相同时,将与所述第二数有关的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布置目的地确定为所述对象的布置目的地,并且当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二数不相同时,产生所述新的第一数,重复⑴和(II),并且 (III)当具有范围编号P的所述数创建装置产生的所述第一数在具有范围编号q的所述数创建装置的所述范围内时,从P和q中分别减去I,并且作为所述减法的结果,当q不为O时重复(II),并且当q为O时将具有范围编号I的所述数创建装置产生的所述第一数与所述第二数相比较,并且当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二数相同时,将与所述第二数有关的所述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为所述对象的布置目的地,并且当所述第一数和所述第二数不相同时,产生所述第一数并且从(I)开始重新执行所述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所述数创建装置同时执行多个所述数创建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 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包括在重复产生所述新的第一数时以外部指定数量产生与所述第二数相同的第一数的功能,通过参照所述对应信息获得与符合每个产生的第一数的所述第二数有关的布置目的地标识符,并且确定在与获得的所述第二数相对应的布置目的地处布置相同对象。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能够参照作为所述对应信息的多个对应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对象的信息,通过参照所述多个对应信息之中与所述对象的信息相对应的对应信息来确定所述对象的布置目的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根据为所述对象请求的保护等级,在所述多个对应信息之中选择任一对应信息作为参照目标。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还包括序列信息产生装置,所述序列信息产生装置用于产生所述序列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通过限制所述第二数的组合,确定向不同的存储位置分布和布置有关的所述多个对象。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 在所述对象由多个部分对象构成并且具有所述独有信息之一的情况下,所述序列信息产生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所述独有信息之一产生针对每个所述部分对象的特定子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子信息产生针对每个所述部分对象的序列信息的装置,并且 所述布置目的地确定装置通过使用针对每个所述部分对象产生的所述序列信息来产生所述第一数,参照所述对应信息将所述第二数与所述第一数相比较,并且根据所述第二数与所述第一数相同,将与所述第二数相关联的布置目的地标识符所对应的布置目的地确定为所述部分对象的布置目的地。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其中,所述数创建装置是伪随机数计算装置,所述伪随机数计算装置通过执行指定计算来产生具有可再现性的伪随机数。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象布置设备,还包括散列运算装置,所述散列运算装置用于基于作为所述序列信息的所述独有信息来执行散列运算, 其中,所述伪随机数计算装置通过使用所述散列运算装置计算的散列值作为初始值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健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