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拉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28713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6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拉刀,通过多个切削齿在工件的加工孔的内周形成螺旋槽,所述多个切削齿具有排列在拉刀主体的前端侧的多个槽深扩大齿和排列在所述拉刀主体的后端侧的多个槽宽扩大齿,所述多个槽宽扩大齿具有切削刃和导向刃,位于所述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在前刀面与朝向所述工件的所述螺旋槽的两槽壁面中的一个壁面的侧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有导向刃以取代所述切削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在制造内周具有螺旋槽的螺旋内齿轮时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所使用的螺旋拉刀。本申请基于2010年8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191074要求优先权,并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螺旋内齿轮的例子有行星内齿轮。作为自动变速器用的齿轮而提供各种行星内齿轮。但是,最近随着自动变速器的高品质化,对齿轮也要求高度的品质。螺旋拉刀被用于这种螺旋内齿轮的加工中。例如在以下专利文献I中提出这样一种螺旋拉刀,在棒状拉刀主体的外周部,向该拉刀主体的径向外周侧突出的多个切削齿(cutting teeth)从该拉刀主体的前端侧到后端侧以围绕该拉刀主体的轴线扭转的螺旋状排列。在该螺旋拉刀中,在上述切削齿中的拉刀主体的前端侧的切削齿为粗切齿(槽深扩大齿),拉刀主体后端侧的切削齿为精切齿(槽宽扩大齿)。在该精切齿中,在朝向拉刀主体的前端侧的前刀面与朝向上述拉刀主体的圆周方向中任一侧的侧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有切削刃,在该切削刃的相反侧的侧面与上述前刀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有导向刃。通过这种螺旋拉刀对工件进行加工而形成具有所希望的齿形的螺旋内齿轮。具体来说,通过高度依次增加的粗切齿组形成具有规定齿高的齿后,通过厚度依次增加的精切齿组精加工为规定的齿厚。在对齿厚进行精加工时,首先在齿厚方向上对齿形的一侧面(例如,锐角侧的侧面)进行跟进切削,接下来在齿厚方向上对齿形的另一侧面(例如,钝角侧的侧面)进行跟进切削,从而精 加工为所希望的齿形。专利文献1:特开2007-253298号公报然而,在加工的最终阶段中,当螺旋拉刀从工件拔出时,在拉刀主体的后端侧的圆周上作用于工件的最终齿的个数产生变化,因此螺旋拉刀对工件的动作变得不稳定。结果是,通过精切最终齿对工件进行过切,齿线的精度变差的问题。特别是,在相邻的切削齿相对于拉刀主体的轴线倾斜配置的非标准型的螺旋拉刀中,在加工的最终阶段的螺旋拉刀从工件拔出时,沿着圆周上配置的最终齿依次拔出而不是同时拔出,因此上述问题较为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拉刀,该螺旋拉刀能够防止由精切最终齿所进行的过切削,并且能够以良好的齿线精度对工件进行加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这种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拉刀通过多个切削齿在工件的加工孔的内周面形成螺旋槽,所述多个切削齿从形成为棒状的拉刀主体的外周部向所述拉刀主体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从所述拉刀主体的前端侧到后端侧以围绕所述拉刀主体的轴线扭转的螺旋状排列,所述多个切削齿具有多个槽深扩大齿,排列于所述拉刀主体的前端侧;和多个槽宽扩大齿,排列于所述拉刀主体的后端侧,所述多个槽宽扩大齿具有切削刃,在朝向拉刀主体的前端侧的前刀面与朝向所述工件的所述螺旋槽的两槽壁面中的一个壁面的侧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和导向刃,在形成有该切削刃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与所述前刀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所述槽宽扩大齿中的位于所述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在所述前刀面与朝向所述工件的所述螺旋槽的两槽壁面中的一个壁面的侧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有导向刃以取代所述切削刃。上述结构的螺旋拉刀在拉刀主体的后端侧的多个槽宽扩大齿中的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上形成有导向刃以取代切削刃。因此,位于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不具有切削功能。由此,该位于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通过导向刃导向位于其正前方的槽宽扩大齿(其将成为实质性的精切最终齿)。在加工的最终阶段中螺旋拉刀从工件拔出时,有时会在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的圆周上,这些槽宽扩大齿作用于工件的个数产生变化,该螺旋拉刀的动作变得不稳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如前所述,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不具有切削功能,因此不会对工件进行过切削。位于所述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所述槽宽扩大齿可以形成为,与该槽宽扩大齿所属的列中的位于正前方的所述槽宽扩大齿相比在齿厚方向上后退。这种螺旋拉刀在切削功能下降时通常进行重磨。如前所述,若将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上述槽宽扩大齿形成为与位于其正前方的槽宽扩大齿相比在齿厚方向上后退,那么即使在重磨之后,也能够避免比前方的槽宽扩大齿在齿厚方向上突出。由此,能够事先防止在进行重磨之后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对工件进行过切削这种不良情况的发生。负后角Θ c可以以O. 5° ( 9c^2°的范围形成在位于所述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所述槽宽扩大齿的所述 导向刃上。如此,通过在导向刃上形成有如上范围的负后角,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能够在不进行切削的情况下更加切实地发挥导向其前方槽宽扩大齿的功能。另外,当形成于导向刃的负后角小于O. 5°时,产生由于在该螺旋拉刀对工件的动作,而导致导向刃产生切削功能的危险。此外,当导向刃的负后角大于2°时,导向刃前端的空隙量变大,产生无法进行正确的导向的危险。在构成列的所述槽宽扩大齿中的从所述拉刀主体的后端侧数第二和第三或第二到第四个槽宽扩大齿在齿厚方向的突出量可以被设定为相同值。除了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将两个或三个槽宽扩大齿的齿厚方向的突出量设定为相同值,从而在加工的最终阶段中螺旋拉刀从工件拔出时,螺旋拉刀对工件的动作变得稳定。由此,能够对工件形成精度优异的齿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螺旋拉刀,即使在加工的最终阶段中该螺旋拉刀从工件拔出时,在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的圆周上,这些槽宽扩大齿的作用于工件的个数产生变化,并且螺旋拉刀的动作变得不稳定,由于位于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不具有切削功能,因此不会对工件进行过切削,能够形成精度优异的齿形。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非标准型的螺旋拉刀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为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中的槽宽扩大齿的一列的示意图。图3为用于说明槽宽扩大齿中的拉刀主体的后端侧的多个槽宽扩大齿的示意图。图4为用于说明对图3所示的多个槽宽扩大齿进行重磨后的状况的示意图。符号说明I 拉刀主体4 切削齿部5 切削齿6 槽深扩大齿7 槽宽扩大齿7A拉刀主体I的前端侧的槽宽扩大齿7B拉刀主体I的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9 切削刃 10导向刃13导向刃Θ c负后角O 拉刀主体I的轴线L 切削齿5的导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4表不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形螺旋拉刀的实施方式。图1为表不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螺旋拉刀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螺旋拉刀例如为了制造上述的在内周具有螺旋槽的行星内齿轮等螺旋内齿轮而对工件进行拉刀加工。如图1所示,拉刀主体I为以轴线O为中心的长条形的棒状。在拉刀主体I的两端部形成有夹紧部2、3。在该夹紧部2、3之间形成有切削齿部4。在该切削齿部4中,从拉刀主体I的外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切削齿5从该拉刀主体I的前端侧(图1中的左侧)到后端侧(图1中的右侧)沿着围绕轴线O扭转的导线L以呈螺旋状的方式排列,这些切削齿5的列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多列。另外,图1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在轴线O方向上形成在多个切削齿5之间的齿槽围绕该轴线O扭转的非标准型(螺旋刃槽型)的一体形螺旋拉刀的例子。其中,在切削齿部4中,拉刀主体I的前端侧部分的多个切削齿5为沿齿高方向跟进切削上述螺旋内齿轮的齿形的槽深扩大齿6。在该槽深扩大齿6中,切削齿5的高度沿着该切削齿5的列,向拉刀主体I的后端侧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27 JP 2010-1910741.一种螺旋拉刀,通过多个切削齿在工件的加工孔的内周形成螺旋槽,所述多个切削齿从形成为棒状的拉刀主体的外周部向所述拉刀主体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从所述拉刀主体的前端侧到后端侧以围绕所述拉刀主体的轴线扭转的螺旋状排列, 所述多个切削齿具有多个槽深扩大齿,排列于所述拉刀主体的前端侧;和多个槽宽扩大齿,排列于所述拉刀主体的后端侧, 所述多个槽宽扩大齿具有切削刃,在朝向拉刀主体的前端侧的前刀面与朝向所述工件的所述螺旋槽的两槽壁面中的一个壁面的侧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和导向刃,在形成有该切削刃的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与所述前刀面的交叉棱线部形成, 所述槽宽扩大齿中的位于所述拉刀主体的最后端侧的槽宽扩大齿,在所述前刀面与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善积直树小林好夫河野贤祐藤原秀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