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防渗膜化剂、防渗膜化聚酯采血管及相应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2052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5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聚酯防渗膜化剂、防渗膜化聚酯采血管及相应的制备方法。聚酯防渗膜化剂包括下列成分: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O-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很好地解决了聚酯(PET)采血管水渗透难题,防渗膜化聚酯(PET)采血管具有防水渗透显著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聚酯防渗膜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该聚酯防渗膜化剂作为内壁涂层处理剂的防渗膜化聚酯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临床检验中聚酯PET (学名聚对苯二钾酸乙二醇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材质含液体抗凝剂采血管的防渗膜化内壁涂层处理剂及防渗膜化聚酯PET采血管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聚酯防渗膜化剂以及制备方法、一种采用该聚酯防渗膜化剂作为内壁涂层处理剂的防渗膜化聚酯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医学临床检验中血液样本采集使用的采血管管身材质分两种,一种是玻璃材质,另一种是聚酯(PET)材质。玻璃材质采血管易碎,特别是不适宜用于珍贵稀有样本的采集或需冷冻保存、运输的样品,而且用后也不易处理(通常需粉碎后填埋)。而聚酯(PET)材质采血管,具有透明、无毒不易破碎的特点,可对标本冷冻(_40°C)处理,用后也易处理(直接焚烧),但聚酯(PET)材质对水的防渗透性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对于含抗凝剂的采血管,要求抗凝剂溶液与抗凝血液的比例是固定的(如血凝采血管109 mmo 1/L柠檬酸钠与抗凝血液比例1:9 ;血沉采血管109mmol/L柠檬酸钠与抗凝血液比例1:4 ;血细胞分析采血管20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或三钾(EDTA-2K或3K) 10 μ I抗凝Iml血液等)。血凝、血沉采血管内水份一旦渗出,抗凝剂与血液样本比例就会发生变化,严重地影响到测定结果。而血细胞分析采血管使用的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或三钾浓度大(200g/L)加入量少(一般20 μ I抗凝剂抗凝2ml血液),采血管内水份一旦稍有渗出,立即出现EDTA钾盐特有的粗大不规则的结晶,采血时非常不易溶解于血液样本而起不到抗凝作用,一般要求上下颠倒混匀8次以上,甚至十几次,极易造成溶血和血小板破碎。目前国内有少数生产商在PET材质管身内套I支小的聚丙烯(PP)管防止水渗透;也有生产商在PET采血管每10支或20支外包一层锡箔防水,这些改进措施效果不佳,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研究和专利技术防渗膜化聚酯PET采血管,是临床检验医学急需解决的难题和价值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聚酯(PET)采血管管身水渗透问题,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聚酯防渗膜化剂以及制备方法、一种采用该聚酯防渗膜化剂作为内壁涂层处理剂的防渗膜化聚酯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酯防渗膜化剂,其包括下列成分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优选地,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之间的重量比为 3. O :5. O :2. O :1. 5 :4. 0-6. O :1. 2 :1. O :1. 5-3. 5 :2. 0-2. 6 O. 2 76.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聚酯防渗膜化剂的制备方法,该聚酯防渗膜化剂包括下列成分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备原料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齐U、无水乙醇;将上述原料匀浆,超声波超滤,得到透明、稳定的微乳状胶体,即为该聚酯防渗膜化剂。优选地,将上述原料经匀浆机匀浆,用40KHZ大功率超声波超滤,得到透明、稳定的微乳状胶体,即为聚酯防渗膜化剂。优选地,备原料取重量份为3. O的亲水硅酮、5. O的聚乙二醇1000、2. O的丙烯酰胺、1. 5的羟甲基纤维素钠、4. 0-6. O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 2的硅胶H60、l. O的羟乙基淀粉、1. 5-3. 5的三羟甲基丙烷、2. 0-2. 6的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O. 2的JNS0-2000长效抗菌剂、76. 8的无水乙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渗膜化聚酯采血管,其管内壁膜化有材质为聚酯防渗膜化剂的涂层。该聚酯防渗膜化剂包括下列成分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优选地,该涂层中,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之间的重量比为3. O 5. O 2. O 1. 5 4. 0-6. O 1. 2 1. O 1. 5-3. 5 2.0-2. 6 0. 2 76.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渗膜化聚酯采血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膜化工序,其特征在于该膜化工序为将聚酯采血管管身放入有盖的铜丝筐或不锈钢丝筐中,管口朝上,扣好筐盖,侧身侵入聚酯防渗膜化剂的容器中,历时30分钟取出,将管口朝下倾出聚酯防渗膜化剂,完成后将管口朝下倒扣在水池中,然后用去离子高压雾化水喷头洗去聚酯采血管管身外壁的聚酯防渗膜化剂,再放入40°C隔水温箱中膜化2小时后,即完成膜化工序,继续投入采血管流水线下道工序的生产。其中,该聚酯防渗膜化剂包括下列成分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优选地,该聚酯防渗膜化剂中,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之间的重量比为3. O 5. O 2. O 1. 5 4. 0-6. O 1. 2 1. O 1.5~3. 5 :2· 0-2. 6 :0· 2 :76·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聚酯防渗膜化剂以及制备方法、采用该聚酯防渗膜化剂作为内壁涂层处理剂的防渗膜化聚酯采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聚酯(PET)采血管水渗透难题,防渗膜化聚酯(PET)采血管具有防水渗透显著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1、聚酯防渗膜化剂的制备聚酯防渗膜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防渗膜化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成分: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O?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防渗膜化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列成分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防渗膜化剂,其特征在于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之间的重量比为3. O :5. O :2. O 1.5 4. 0-6. O 1. 2 1. O :1· 5-3. 5 :2· 0-2. 6 :0. 2 :76. 8。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防渗膜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备原料亲水硅酮、聚乙二醇1000、丙烯酰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硅胶H60、羟乙基淀粉、三羟甲基丙烷、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电液、JNS0-2000长效抗菌剂、无水乙醇; 将上述原料匀浆,超声波超滤,得到透明、稳定的微乳状胶体,即为该聚酯防渗膜化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防渗膜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原料经匀浆机匀浆,用40KHZ大功率超声波超滤,得到透明、稳定的微乳状胶体,即为聚酯防渗膜化剂。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防渗膜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备原料取重量份为3.0的亲水硅酮、5. O的聚乙二醇1000、2. O的丙烯酰胺、1. 5的羟甲基纤维素钠、4.0-6. O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 2的硅胶H60、l. O的羟乙基淀粉、1. 5-3. 5的三羟甲基丙烷、2.0-2. 6的醇醚酸酯二乙醇胺盐抗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之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灵检验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