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运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864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用于实现将生产线上缠绕组装好的输液管送入包装机进行包装,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用于从前一工位夹持输液管并运送至包装机入口处的输液管抓取组件(11),和将所述输液管抓取组件(11)上的输液管取出并推送至包装机入口的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1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运输机构可以实现将缠绕好的多个输液管同时移出缠绕头,并依次一个一个放入水平式全自动包装机中进行包装,且输液管从缠绕头到包装机的过程中不散开,具有较高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管运输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生产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
技术介绍
在医疗行业里,一次性输液管经常被用到,这些管状医疗器械在出厂时都需要将 其缠绕并包装起来,使用时不需要再次消毒,只需要开包装就可以使用了。输液管一般是由滴斗组件、导管、穿刺器、药液过滤器、流量调节器、静脉针等组 成,部件较多,整体长度很长,组装过程复杂,比如针头与管体的组装,输液管的缠绕、缠绕 后的输液管封装等。由于输液管的特殊性,目前主要采取手工操作完成,也出现了部分自动 化装置,如自动进行针头的组装和自动进行输液管的缠绕的装置。但是,这类自动化装置也 是半自动的,需要手工辅助参与。手工操作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附上病 菌,往往要对工人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要在巨大的无菌净化车间内进行操作,需消耗大 量的能源和生产空间。特别是对于缠绕后的输液管在进行包装封口这一工序,由于其是生 产线上最后的工序,为保证生产质量和完整性,目前一般都采用人工从缠绕装置上取下输 液管或人工缠绕后,再放入包装袋通过封口机进行封装。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 时会导致输液管容易吸附病菌的风险,而且容易出现封装差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其通过将同时缠绕好的多个输液管 同时移出缠绕机构,并依次一个一个放入水平式全自动包装机中进行包装,输送过程中输 液管从缠绕头到包装机的过程中不散开,具有较高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输液管运输机构用于实现将生产线上缠绕组装好的输液管送入包装机 进行包装,该机构包括用于从前一工位夹持输液管并运送至包装机入口处的输液管抓取 组件,和将所述输液管抓取组件上的输液管取出并推送至包装机入口的输液管存储推送组 件。其中,所述输液管抓取组件包括气动爪夹机械手,其通过一气缸控制张开或抓 紧,以用于夹持输液管;和第一支架滑台,其与所述气动爪夹机械手固定连接,可在第一动 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实现将气动爪夹机械手所夹持的输液管运送至包装机入口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和与其输出轴连接 的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支架滑台设置在该第一滚珠丝杠上,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 一滚珠丝杠转动,从而实现支架滑台的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气动爪夹机械手可以为并列布置的多个,以用于同时抓 取多个输液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包括抓筒,用于抓取所述输液管抓 取组件运送的输液管,其由对称的两爪筒臂组成,通过一抓筒气缸控制两爪筒臂的开合,实 现抓取;第二支架滑台,其与所述抓筒固定连接,可在第二动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实现将抓筒移至包装机入口上方;推杆,其可在所述抓筒内来回移动,用于将包装机入口上方 的抓筒内的输液管推入包装机入口以进行包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抓筒的两个爪筒臂均呈条板状并相对布置,两爪筒臂相 对的表面的中部呈向内凹陷的弧面,从而在两爪筒臂抵接时,中间形成凹孔,以容纳输液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二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和与其输出轴连接 的第二滚珠丝杠,所述第二支架滑台设置在该第二滚珠丝杠上,该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 第二滚珠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第二支架滑台的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抓筒可以为并列布置的多个,用于同时抓取多个输液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爪筒的两个爪筒臂在各自板体中段设有开口,爪筒通过 其两个爪筒臂抓取气动爪夹机械手上的输液管时,气动爪夹机械手容置在该开口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其还包括设置在抓筒底部下方的挡板,该挡板在位于包装机 入口处开有贯通的开口,抓筒内的输液管通过该开口进入包装机。本专利技术中,输液管在缠绕头上缠好后,必须利用机械手将输液管从缠绕头上取出。 为保证机械手能深入狭小的空间内抓取到输液管,机械手必须在水平方向上,有两个自由 度,且机械手具有夹紧与松开的功能。输液管移出缠绕头后将被送到输液管存储处,待存储 部分将输液管夹紧之后,机械手松开,并返回到抓取缠绕好的输液管处,重新开始抓取输液 管。全程必须保证输液管不能散开。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输液管抓取机构,将输液管移动到输液管存储部分。先用抓筒将输 液管抓紧,使其不会散开。为保证输液管不会散开,且能将输液管抓紧,将抓筒内壁加工成 椭圆形。待抓筒抓紧后,将输液管顺次一个一个移送到水平式全自动包装机进料处,推送入 包装机内进行包装。输液管移送完毕后,将抓筒返回到原点,重新抓取输液管。抓筒将输液 管移送到水平式全自动包装机进料处后,进料处附近机械手将抓筒封严,防止推杆在抓筒 内推送输液管时,输液管的部分针管跑出抓筒,以至推杆卡住。待机械手将抓筒封严后,在 抓筒上方的推杆推送输液管进入包专机内的包装袋内,推杆退出,机械手松开,包装机实现 对包装袋封口。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将缠绕好的多个输液管同时移出缠绕头,并依次一个一个放入水平 式全自动包装机中进行包装,且输液管从缠绕头到包装机的过程中不散开,具有较高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管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管抓取组件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中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中的抓筒张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是解释性的,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凡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所作的修改或变型,都属于本 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11为输液管抓取组件,用于抓取缠绕好后的输液管;12为输液管存储 推送组件,其用于将输液管抓取组件抓取的输液管推送入包装机。如图2所示,输液管抓取组件11包括气动爪夹机械手21、滑台气缸22、支架滑台 23、直线轴承24、滚珠丝杠25和步进电机26。气动爪夹机械手21固定于滑台气缸22上, 滑台气缸22固定于支架滑台23之上,支架滑台23套接在滚珠丝杠25上,步进电机26输 出轴与滚轴丝杠25连接,步进电机26带动滚珠丝杠25转动进而带动支架滑台23在滚珠 丝杠25轴线方向上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滑台气缸22和设置在其上的气动爪夹机械手21在 垂直于滚珠丝杠25轴线方向上水平移动。气动爪夹机械手21用于夹持缠绕好的输液管, 气动爪夹机械手21受电磁阀控制,能够实现夹紧与松开。步进电机26转动,气动爪夹机械 手21移动到输液管缠绕头处,夹紧输液管,并将输液管移出缠绕头,然后气动爪夹机械手 21移动至输液管存储部分12处,待抓筒夹紧输液管后气动爪夹机械手21松开,再将气动爪 夹机械手21移动至抓取缠绕头处。如图3所示,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12包括两个抓筒气缸31、两个抓筒32、封口手 指气缸33、挡板34、支架滑台35、推杆36、推动气缸37、直线轴承38、滚珠丝杠39、步进电机 310。如图5所示,抓筒32由两个爪筒臂50、51组成,爪筒臂50、51呈条板状相对布置, 两爪筒臂相对的表面的中部呈向内凹陷的弧面,从而在两爪筒臂抵接时,中间形成凹孔,以 容纳输液管。爪筒臂50、51与抓筒气缸31通过螺栓连接,可以实现抓筒32对输液管抓紧 后形成密闭腔,防止输液管散开,在输送完输液管后,爪筒臂50、51移动,实现抓筒32张开。 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用于实现将生产线上缠绕组装好的输液管送入包装机进行包装,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用于从前一工位夹持输液管并运送至包装机入口处的输液管抓取组件(11),和将所述输液管抓取组件(11)上的输液管取出并推送至包装机入口的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用于实现将生产线上缠绕组装好的输液管送入包装机进行包装,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用于从前一工位夹持输液管并运送至包装机入口处的输液管抓取组件(11),和将所述输液管抓取组件(11)上的输液管取出并推送至包装机入口的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抓取组件(11)包括气动爪夹机械手(21),其通过一气缸(22 )控制张开或抓紧,以用于夹持输液管;和第一支架滑台(23),其与所述气动爪夹机械手(21)固定连接,可在第一动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移动,实现将气动爪夹机械手(21)所夹持的输液管运送至包装机入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26)和与其输出轴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杠(25),所述第一支架滑台(23) 设置在该第一滚珠丝杠(25 )上,第一步进电机(26 )驱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25 )转动,从而实现支架滑台(23)的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爪夹机械手(21)可以为并列布置的多个,以用于同时抓取多个输液管。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输液管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存储推送组件(12)包括抓筒(32),用于抓取所述输液管抓取组件(11)运送的输液管,其由对称的两爪筒臂 (50,51)组成,通过一抓筒气缸(31)控制两爪筒臂(50,51)的开合,实现抓取;第二支架滑台(35),其与所述抓筒(32)固定连接,可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友民刘奥吴波李延磊何纯张如杰梁靓段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