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1278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0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具有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和第二光束控制部件。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全反射面,从出射面射出主要以光轴为中心的狭窄角度范围的光;该第二光束控制部件以包围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全反射面的方式被配置。在该发光装置中,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102)具有第二入射面(126a)和第二出射面(126b),该第二入射面(126a)射入从发光元件(200)射出的光中、比射入到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上的光相对于光轴的最大角度更大的角度范围θ的光,所述第二出射面(126b)将已射入第二入射面(126a)的光控制成与从第一光束控制部件(101)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的配光特性并将其射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尤其涉及对板面、天花板、墙面、床面或广告牌等进行照明的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辅助照明、天花板照明或陈列柜用的照明等用途中,使用通过对特定方向照射光来对特定的区域进行照明的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并且,近年来,作为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的光源,使用白色发光二极管(白色LED)。白色发光二极管具有如下特征小型且功率效率高且发出颜色鲜艳的光;由于是半导体元件而不会存在保险丝烧断等担心;初始驱动特性优异;耐振动、耐重复开关灯;等坐寸ο另外,作为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公知的有使用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为对称形状的照明用透镜,控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中,在发光二极管的射出侧配置具有全反射面的透镜,将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中以相对于光轴较大的角度所射出的光射入到透镜内之后,在全反射面进行全反射,从而使配光变窄而射出。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设置保持透镜的上部并包围其侧面的非透明圆筒状的外装盖,从而能够使在透镜的全反射面进行了全反射的光高效率地向透镜前方照射。另外,作为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公知的有使用圆柱形状或相对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为旋转对称形状的照明用透镜的装置。这种照明用透镜配置在发光二极管的射出侧, 使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向被照射面侧汇聚。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5- 2681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专利文献I所述,在使来自发光装置的射出光倾斜地照射到被照射面,想要对被照射面整体均匀地进行照明时,为了能够使发光装置以足够的光量向远方照射,需要使光的配光变窄。因此,上述以往的透镜虽然适于向远方照射,但是会使光的配光变窄,因此在从倾斜方向对被照射面均匀地进行照射时,在光源附近无法得到足够的光量,出现光源附近变暗这样的问题。另外,在用于向远方照射的点照明用的发光装置的照明用透镜中,必须有如下的全反射面,该全反射面用于使从发光二极管所射出的光中以相对于光轴较大角度的光射入到透镜内之后使配光变窄。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为了维持全反射的特性而无法在该全反射面实施用于生成对光源附近的被照射面进行照射用的光的粗糙面处理 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其设置主要在相对于光轴为较小的角度的范围内向从光源比较远方的被照射面射出光的出射面、以及与此不同向光源附近的被照射面射出光的出射面,从而能够使光源附近的照度变高。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该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该光束控制部件被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控制所射入的光的行进方向,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配置有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和所述发光元件,以使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包括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并将所射入的光控制成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以及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而不射入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光,并将所射入的光控制成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包括第一入射面,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全反射面,其反射已射入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出射面,其将已射入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和在所述全反射面所反射的光控制成具有期望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所述第一入射面被形成为形成在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上的凹部的内表面,所述全反射面被形成为从所述底面的外边缘向所述第一出射面直径增大,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包括第二入射面射,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比射入到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上的光相对于所述光轴的最大角度更大的角度范围的光;以及第二出射面,其将已射入所述第二入射面的光控制成与从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的配光特性并将其射出。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该照明装置包括上述的发光装置;以及被照射面,其被配置成使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相对于所述光轴的角度较小的射出光的入射角,比来自所述发光装置的相对于所述光轴的角度较大的射出光的入射角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发光装置对被照射面进行照射,从而能够使光源附近的照度大,该发光装置组合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和第二光束控制部件而成,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具有全反射面并且从出射面射出主要以光轴为中心的狭小角度范围的光;该第二光束控制部件配置成包围该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全反射面。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发光装置的主视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主视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俯视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发光装置的侧视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侧视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 I的发光装置的底面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图。图5A是图2A的A — A线剖面图。图5B是图2B的C 一 C线剖面图。图6A是图2A的B — B线剖面图。图6B是图2B的D — D线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代替第二光束控制部件而在以往的黑色保持件收容了第一光束控制 部件时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处的照度的测量结果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处的照度的测量结果的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相当于图2的A — A线剖面图 的剖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发光装置的相当于图2的B — B线剖面图 的剖面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图。图14是图13的E— E线剖面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图19是表示作为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比较例,将如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发光装 置那样将相对于光轴平行地形成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取为平滑面时的光的路线的图。图20是表示如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发光装置那样使入射面和出射面这双方相对 于光轴倾斜时的光的路线的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剖面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剖面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剖面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发光装置的第四变形例的剖面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6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7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图28是图27的F — F线剖面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7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8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9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图3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9的照明装置的俯视图。图3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9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部的有效发光区域处的光 出射面侧的照度分布的图。图3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9的照明装置的被照射面部的有效发光区域处的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03 JP 2010-174783;2010.10.19 JP 2010-234961.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发光元件和光束控制部件,该光束控制部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控制所射入的光的行进方向,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配置有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和所述发光元件,以使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包括 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并将所射入的光控制成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以及 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而不射入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光,并将所射入的光控制成具有规定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 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包括 第一入射面,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的一部分; 全反射面,其反射已射入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出射面,其将已射入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光的一部分和在所述全反射面所反射的光控制成具有期望的配光特性的光并将其射出, 所述第一入射面被形成为形成在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的底面上的凹部的内表面, 所述全反射面被形成为从所述底面的外边缘向所述第一出射面直径增大,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包括 第二入射面,其射入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中、比射入到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上的光相对于所述光轴的最大角度更大的角度范围的光;以及 第二出射面,其将已射入所述第二入射面的光控制成与从所述第一光束控制部件射出的光的配光特性不同的配光特性并将其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形成为圆筒形状, 将所述弟一光束控制部件各纳在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所述第二出射面和所述第二入射面中的至少一方被进行粗糙面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的所述第二出射面和所述第二入射面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光轴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束控制部件具有覆盖所述第一出射面的一部分的甲板部, 所述甲板部包括第三入射面和第三出射面, 所述第三入射面射入从由所述第三入射面覆盖的所述第一出射面所射出的光, 所述第三出射面以与从所述第一出射面射出的光混合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晃伸高鸟洋山田恭平中村真人龙泽昌代河原纪之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