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能够连结以及分离的一对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227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小的扩开角度连结以及分离的链。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对链,是能够卡合以及脱离的一对链(10、10′),各链(10A、10B)具备通过连结部件(11)而连结的啮合元件(12)的列,各啮合元件(12)具有:钩部(15);头部(1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结部件(11)连结,并设置于上方以及下方的眼孔(17、18),这里,钩部(15)与位于对置的连结部件(11)的下级的啮合元件(12)的头部(16)卡合,头部(16)与位于对置的连结部件(11)的上级的啮合元件(12)的钩部(15)卡合,所述下方的眼孔(18)是与所述上方的眼孔(17)相比向啮合元件的外侧延伸的长孔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连结以及分离的一对链,尤其涉及拉链用链。
技术介绍
拉链的起源能够追溯到大约120年前。在惠特科姆.雷昂那多.贾德森(ffhitecomb Leonald. Judson)的美国专利第557,20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I)及英国专利第699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描述了当时的拉链的形态。图10中表示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Fig. 2 Fig. 6。此处记载的拉链,由拉头以及一对链构成。链由一连串的链环构成,各链环构成为包括主体部d ;具有细长孔d1、钩状突出部d3以及眼孔d4的翼部d2 ;在上端具有管座d6以及在下端具有插管(pintle) d7的连结部d5。钩状突出部d3卡合于眼孔d4中,由此各链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链的连结以及分离,通过设于一方的链的链环上的管座d6相对于设于另一方的链的链环上的插管d7进行插拔而实现。另外,在细长孔d1以及设置于鞋的鞋帮(flap)上的孔眼b中穿过鞋带c,各链环与鞋的鞋帮连结。拉头具备表背板f ;连结表背板f的块部f1 ;从表背板f立设的凸缘f2 ;以块部f1为分支点将链分离或者连结的Y字状的三角通道(cam channel) f3。在图11中表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Fig.1 Fig. 3以及Fig. 6。此处记载的拉链也由拉头以及一对链构成。各链中,开链环a1和通过上下两个眼孔连结有开链环a1的板链环a2交替配置。各个板链环a2具有孔眼a3、钩a4、以及在两面具有凸缘a5。链通过鞋带c而固定于鞋的鞋帮b,该鞋带c穿过板链环a2的孔眼a3以及鞋的鞋帮b的孔眼b1。一方的链的开链环a1面对另一方的链的钩a4,链彼此通过穿过开链环a1而卡合于下级的板链环a2的头部的钩a4而连结。拉头由带凸缘的表背板d以及连结表背板d的块部d1构成,并成为具有用于供两链的链环通过的通道d2、d3的中空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57,20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英国专利第6998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尝试了使上述那样的拉链诞生时的设计在现代复苏的复刻版的制作。然而却发现,当时的构造的链的开闭无法顺畅地进行,若保持当时的构造不变则难以实用化。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链中,链的连结或者分离通过设于一方的链的链环上的管座d6相对于设于另一方的链的链环上的插管d7的插拔而实现。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链中,链的连结或者分离通过板链环a2的头部与钩a4的卡合或者脱离而实现。无论哪种方式,为了将链连结或分离都需要将链在拉头内部扩开为相当大的角度(参照专利文献I的Fig. 3以及专利文献2的Fig. 3)。然而,对链进行连结或者分离时必须要以这样大的角度将链扩开,这在操作方面不便。另外,在链被安装于坚固的基体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包袋等那样的拉链的两端是无法分离的封止产品的情况下,链的扩开本身困难。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继承当时的设计概念并且能够以更小的扩开角度连结以及分离的一对链,尤其是拉链用链。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专利技术,在一个方面,是一对链,是能够连结以及分离的一对链,各链具备通过连结部件而连结的啮合元件的列,各啮合元件具有钩部;头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结部件连结,并设置于上方以及下方的眼孔,这里,钩部与位于对置的连结部件的下级的啮合元件的头部卡合,头部与位于对置的连结部件的上级的啮合元件的钩部卡合,所述下方的眼孔是与所述上方的眼孔相比向啮合元件的外侧延伸的长孔状。本专利技术的链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方的眼孔朝向斜上方地向外侧延伸。本专利技术的链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具备拉头,该拉头在内部具有啮合元件通路,通过使所述啮合元件的列插穿并且滑动,能够进行所述链的连结以及分离。本专利技术的链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具备分开件或后码,其相对于位于各链的下端的啮合元件分别通过连结部件而被连结。本专利技术的链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开件或后码具有与相邻的啮合元件的钩部卡合的头部。本专利技术的链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开件具有通过连结部件而与一方的链连结的第一部分;通过连结部件而与另一方的链连结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能够装拆的方式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链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各啮合元件具有用于经由连结部件而安装于物品的开闭部的安装孔。本专利技术在另一个侧面,是一种物品,经由连结部件将本专利技术的一对链安装于开闭部。本专利技术的物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开闭部,该开闭部以与本专利技术的一对链的安装孔的间距的相同间隔左右对称地具有孔眼,对于一方的链,将从一个孔眼穿过正侧方的安装孔中的绳再次穿回相同的孔眼,然后,将绳穿过下一级或者上一级的孔眼,即成为梳型结;对于另一方的链,形成将绳斜着交替穿过孔眼和安装孔的波型结,由此,安装本专利技术的一对链。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啮合元件的动作的自由度高、能够以较小的扩开角度进行连结以及分离的链。因此,例如,能够以高实用性提供将初始时的设计作为主题的拉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链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链的主视图、侧视图以及A-A线剖视图。图3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分开件的一个例子表示构成部件被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啮合元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4-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啮合元件的变形例上安装了环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连结部件的变形例的概要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对链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对链的主视图、侧视图以及A' -A'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对链所具备的拉头将拉攀安装件除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对链向物品的安装例的概要图。图10是美国专利第557,20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FIg. 2 Fig. 6。图11是英国专利第699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Fig.1 Fig. 3以及Fig. 6。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将拉头以使一对链连结的方式进行滑动的方向称为上侧,而将其以使一对链分离的方式进行滑动的方向称为下侧。另外,对于各啮合元件的列,将对置的另一方的哨合兀件的列的一方称为 内侧,将与其相反的一方称为外侧。在图2以及图7的主视图中,将纸面的近前侧称为表侧,将纸面的背面侧称为背侧(换言之,拉头的拉攀安装件所在的那一侧为表侧,其相反的一侧为背侧。)。〈1.第一实施方式>图1中不出了表不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链10的立体图,图2中不出了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链的主视图、侧视图以及A-A线剖视图。参照图1,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链10具备各链10AU0B通过环11而被连结的啮合元件12的列。本实施方式的一对链10具备分开件13,其相对于位于各链10AU0B的下端的啮合元件12分别通过环11而连结;以及前码14,其位于一方的链IOA的上端。各链10AU0B中,相同形状的啮合元件12与环11交替排列。在一对链10连结的状态下,一方的链IOA的各啮合元件12与另一方的链IOB的各环11对置,在一对链10中啮合元件12以及环11都排列为Z字形状。参照图2,各啮合元件12具有钩部15,其在啮合元件12的内侧缘以钩状设置;以及头部16,其在啮合元件12的上端以凸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对链,是能够连结以及分离的一对链(10、10'),其特征在于, 各链(10A、10B)具备通过连结部件(11)而连结的啮合元件(12)的列, 各啮合元件(12)具有钩部(15);头部(1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结部件(11)连结,并设置于上方以及下方的眼孔(17、18),这里,钩部(15)与位于对置的连结部件(11)的下级的啮合元件(12)的头部(16)卡合,头部(16)与位于对置的连结部件(11)的上级的啮合元件(12)的钩部(15)卡合, 所述下方的眼孔(18)是与所述上方的眼孔(17)相比向啮合元件的外侧延伸的长孔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对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方的眼孔(18)朝向斜上方地向外侧延伸。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对链,其特征在于, 具备拉头,该拉头在内部具有啮合元件通路(50),通过使所述啮合元件(12)的列插穿并且滑动,能够进行所述链(10、10')的连结以及分离。4.如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一对链,其特征在于, 具备分开件(13)或后码(13'),其相对于位于各链(10A、10B)的下端的啮合元件(12)分别通过连结部件(11)而被连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对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祐司桐田美幸宫井真梨子重松彩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