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227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0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其包括基底和由经纱、纬纱和环纱构成的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经纱、纬纱和环纱交织以形成组织点,并且形成所述组织点的所述经纱沿着如下方向前进:所述方向与形成所述组织点的所述环纱和形成所述组织点的所述纬纱的前进方向相反。所述钩环扣件的所述母部件具有与公部件的优秀接合力,其中接合力的左右差值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具有所述母部件的钩环扣件以及具有所述钩环扣件的吸收制品。
技术介绍
钩环扣件由于附连/分离操作的简便性而被广泛用于紧固地板材料、用于衣服等的开/合应用中,并且也用于接合诸如尿布之类的吸收制品。钩环扣件由公部件和与之接合的母部件组成。具体地讲,构成母部件的环通过与构成公部件的钩接合而保持在合适位置上。在现有技术中,已尝试研制具有与公部件的足够接合力的母部件。美国专利No. 6,096, 667描述了一种用作钩环扣件中的母织物的经纱中插入纬纱的针织织物,所述钩环扣件包括经纱中插入纬纱的针织织物,其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织物的所述背面具有多个间隔开的针织线纵行,每个所述针织线的圈部向外突出以形成仅在其基部连接到对应纵行的自由环,其中在每个纵行中的相邻环以交替方式沿着相反方向朝侧面倾斜,并且纬纱在织物的正面和背面之间插入到织物的横列中并且在织物的全部宽度上延伸。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 2004-236960A描述了一种用于钩环扣件的母材料部分,其具有这样的结构,在所述结构中,所述母材料部分经具有形成为接纳钩的环的经纱针织织物连接到基底表面,其中所述经纱针织织物由毛圈绒头针织组织和基础针织组织组成,所述毛圈绒头针织组织通过穿过中间导向杆的纱与波纹针织组织(rackedstitching)接合以及通过穿过后导向杆的纱与波纹针织组织接合,以使得沿着针织方向的相邻毛圈绒头的方向左右交替,并且所述基础针织组织通过穿过前导向杆的纱分别与波纹针织组织或毛圈绒头针织组织接合。W02010-030548描述了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其包括基底以及由经纱、纬纱、和环纱构成的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经纱的结构为其上交替设置开放和闭合节点的链式针织线,所述环纱中仅该环纱的开放节点固定到经纱的闭合节点上,并且所述环纱从针织织物的仅一个表面在经纱方向上沿左右方向交替地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其包括基底和由经纱、纬纱和环纱构成的针织织物,其中所述经纱、纬纱和环纱交织以形成组织点,并且形成所述组织点的所述经纱沿着如下方向前进所述方向与形成所述组织点的所述环纱和形成所述组织点的所述纬纱的前进方向相反。所述钩环扣件的所述母部件具有与公部件的优秀接合力,其中接合力的左右差值很小。本专利技术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可采用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所述环纱从所述针织织物的一侧相对于所述经纱向右和向左交替地突出。此外,在钩环扣件的母部件(所述针织织物)的制造过程中或甚至在经过特定量的时间之后,从钩环扣件的母部件突出的环纱中往往不发生“后漏”(即,在构成钩环扣件的母部件的针织织物的一侧上形成的环纱的绒头形成在针织织物的相反侧上)。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所得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具有用于与公部件接合的优秀接合力,并且该接合力的左右差值很小。另外,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施加针织图案,可提高钩环扣件的母部件的抗撕裂强度。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可易于制造并且可有利地用作诸如纸质尿布之类的吸收制品中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的横截面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A为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例I和3)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中的针织织物的针织图案的示意图;图2B为示出形成于针织织物上的并且当沿图2A中的线A-A (垂直于经纱方向)切割该针织织物时观察到的环纱(左右各一个环)状态的示意图;图3A是示出显示用于图2A所示的针织织物的一方面的针织图案的一种图案的示意图;图3B是示出图3A中所示的针织织物的针织纹理的图案的示意图,示图被分解为经纱、纬纱和环纱,从而示出了(a)环纱、(b)经纱和(C)纬纱;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钩环扣件的横截面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例2)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中的针织织物的针织图案的示意图;图5B为示出形成于针织织物上的并且当沿图5A中的线B-B (垂直于经纱方向)切割该针织织物时观察到的环纱(左右各一个环)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显示用于图5A所示的针织织物的一方面的针织图案的一种图案的示意图;图7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例4)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中的针织织物的针织图案的示意图;图7B为示出形成于针织织物上的并且当沿图7A中的线C-C(垂直于经纱方向)切割该针织织物时观察到的环纱(左右各一个环)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显示用于图7A所示的针织织物的一方面的针织图案的一种图案的示意图;图9为示出形成于比较例I中的钩环构件的母部件的针织织物表面上的环纱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测量抗撕裂强度时使用的试验样品的示意图;图1lA是将测量抗撕裂强度时使用的试验样品紧固到滕西隆(tensilon)拉伸试验机的方法以及撕拉方向的正视图;和图1lB是将测量抗撕裂强度时使用的试验样品紧固到滕西隆拉伸试验机的方法以及撕拉方向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并不限于下文中的实施例。如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钩环扣件的母部件10具有由经纱21(未示出)、纬纱22 (未示出)和环纱23构成的针织织物20和基底30。在针织织物20中,环纱23形成针织织物20中的绒头,并且经纱21和纬纱22形成针织织物20的基础针织组织25,其中环纱23从针织织物20的一表面相对于经纱21以交替方式由左右方向突出。图2A是示出具有图1中示出的构造的针织织物20的针织图案的示意图,图3A是示出图2A的针织图案的一方面的示意图,以及图3B是示出图3A的针织纹理的图案的示图,示图被分解为经纱21 (图3B中的(b))、纬纱22 (图3B中的(C))和环纱23 (图3B中的(a))。如图2A和图3A所示,针织织物20的经纱21、纬纱22和环纱23交织以形成组织点24 (24a、24b、24c)。这里,形成组织点24的经纱21沿着如下方向前进该方向与形成组织点24的环纱23和形成组织点24的纬纱22的前进方向相反。根据所述针织图案,获得了其中环纱23从所述针织织物20的一表面相对于经纱21交替地向左和向右突出的构造(见图2B)。另外,如上述,防止环纱“后漏”的构造是可能的。现在将在下面参照图3A和图3B描述针织织物20的针织图案。然而,针织织物20的针织图案不限于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图案。第一,按照0-1/1-0/1-0/0-1的图案通过重复的链式针织组织形成经纱21,并且经纱21形成针织织物20的基础针织组织25 (中间导向杆)。接着,环纱23相对于经纱21导向至左边和右边以在针织织物20中形成绒头(前杆)。环纱23被首先在针织织物20的预定针位由一闭合节点或开放节点从右至左缠绕,并被导向到左边。然后,向左送进的环纱23反向卷绕以与经纱21的开放节点21a接合(也就是说,环纱变成闭合节点),从而形成组织点24a。因此,形成组织点24a的经纱21沿如下方向前进所述方向与形成组织点24a的环纱23的前进方向相反。环纱23随后被进一步导向至针织织物20的左边。然后,环纱23被在针织织物20的预定针位由一闭合节点或开放节点从左至右缠绕。然后,向右送进的环纱23反向卷绕以与经纱21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钩环扣件的母部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06 JP 2010-1768581.一种钩环扣件的母部件,包括 基底和由经纱、纬纱和环纱构成的针织织物, 其中所述经纱、纬纱和环纱交织以形成组织点,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下健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