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功能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对电源能量的消耗急速增加。如何使各种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仪器仪表等)能够得到更有效的电源供应,同时又保持其灵活便携的特征成为目前各大智能电子产品生产商最迫切解决的难题。目前,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环节,基本采用线缆式充电器进行,这种充电方式一方面不具有便利性,每次充电都需要插拔电源及充电器接口,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经常插拔接口增加了设备充电接口损坏的可能性。针对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充电时容易损坏充电接口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外壳,以解决电子设备充电时容易损坏充电接口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的外壳包括壳体;电极部,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在接触电能提供装置的电极时,获取电能提供装置的电能;以及电能输出部,设置在壳体上,与电极部相连接,用于将电极部获取的电能输出至电子设备的储电装置。进一步地,电极部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电能输出部设置在壳体的内表面。进一步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在接触电能提供装置的电极时,获取所述电能提供装置的电能;以及电能输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电极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极部获取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储电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在接触电能提供装置的电极时,获取所述电能提供装置的电能;以及电能输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电极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极部获取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储电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电能输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的通孔,所述电极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通孔的边缘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具有支撑所述壳体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壳体贴合的第二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撑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凸起的金属材质的商标,所述电极部包括第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