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0940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12:42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外壳、分别收容于外壳内的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及向后延伸出外壳的线缆,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第一插接槽,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线缆第一、第二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开口朝向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前方,第二插接槽的开口朝向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后方,降低了线缆连接器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为携带方便,逐渐朝轻、薄、短、小发展,为适应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现有很多线缆连接器组件通常包含有多个电连接器,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 2588596Y号、第CN 201230039Y及第CN 201252173Y号等专利所揭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等线缆连接组件分别包含有多个独立的电连接器,然而,所述多个电连接器沿左右方向排成列在一起,电连接器的插接孔的开口方向均朝向线缆连接器的前方,如此,导致增加了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宽度,而增加了线缆连接器组件在电子产品内部所需占用的空间,不利于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宽度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外壳、分别收容于外壳内的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及向后延伸出外壳的线缆,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第一插接槽,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线缆第一、第二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开口朝向线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外壳、分别收容于外壳内的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及向后延伸出外壳的线缆,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第一插接槽,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线缆第一、第二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开口朝向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前方,第二插接槽的开口朝向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外壳、分别收容于外壳内的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及向后延伸出外壳的线缆,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第一插接槽,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线缆第一、第二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开口朝向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前方,第二插接槽的开口朝向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为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用以供不同类型的电子卡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为PC1-E 接口连接器,用以供W1-Fi模组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收容于外壳内的内置电路板,所述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及线缆分别安装在内置电路板上,线缆是通过内置电路板与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形成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路板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所述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分别安装在内置电路板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内置电路板上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基警张光卿尹亿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