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721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其中通过设置圆柱管夹持组件、平板夹持组件分别对实验用样品圆柱管、平板进行稳定的夹持,再通过设置圆柱管压紧组件、平板压紧组件分别提供圆柱管、平板沿水平左右方向相反的压紧力,这样便使得平板与圆柱管之间形成线接触并承受稳定均匀的法向载荷,在单轴疲劳试验机的配合下即可进行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了。该夹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合现有的单轴疲劳试验机即可进行实验,不需要再引进双轴微动磨损试验机,降低了实验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进行微动磨损实验研究时多采用球-平面点接触方式,而针对工程实际中常出现的柱面-平面线接触方式的微动磨损问题实验研究较为困难,这主要是由于试验机的设计需要考虑三方面的技术问题(1)保证两接触体在长度范围内完全接触;(2)保证定量施加法向载荷;(3)保证两接触体相对滑移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双轴微动磨损试验机造价较高。为了降低实验成本,需要一种可配合普通疲劳试验机进行微动磨损实验的柱面-平面线接触方式微动磨损实验用的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以便于在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中对圆柱管、平板进行夹持并能够施加法向载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设置于试验机上用于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中夹持实验用圆柱管、平板,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圆柱管的圆柱管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平板的平板夹持组件,所述圆柱管夹持组件包括下夹具体、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上的挡块安装座、能够沿水平左右方向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挡块安装座上的挡块、能够穿入所述圆柱管管腔中的压板,所述压板穿设在所述圆柱管的管腔中,所述压板穿出所述圆柱管管腔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挡块上,所述挡块与所述圆柱管相接触的端面、所述压板与所述圆柱管相接触的端面分别为与所述圆柱管的外侧轮廓、管腔轮廓相一致的圆弧面,所述平板夹持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试验机上的上夹具体,所述平板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上夹具体底部的一侧,所述圆柱管、所述平板在所述夹持装置上均沿水平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分别能够提供对所述圆柱管、所述平板沿水平左右方向压紧力的圆柱管压紧组件、平板压紧组件,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所述平板压紧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的两端,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对所述圆柱管施加的压紧力与所述平板压紧组件对所述平板施加的压紧力在同一水平左右方向上方向相异。优选地,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一端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多个沿水平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一螺纹孔,所有所述第一螺纹孔中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还包括多个能够沿轴向穿入所述第一通孔中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挡块上,所述第一拉杆上位于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一螺杆之间设置有能够提供沿水平左右方向弹性回复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且小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径,所有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拉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沿水平方向间距的第一调节元件;所述平板压紧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多个沿水平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二螺纹孔,所有所述第二螺纹孔中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平板压紧组件还包括多个能够沿轴向对应穿入所述第二通孔中的第二拉杆、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拉杆两端的第二拉板、挡板,所述第二螺杆上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螺杆之间设置有能够提供沿水平左右方向弹性回复力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且小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拉板、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水平方向间距的第二调节元件,所有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螺纹孔有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螺纹孔有两个,对应地,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拉杆、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拉杆均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二拉杆的轴心线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拉杆的轴心线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元件为第一调节螺钉,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一端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调节螺钉的另一端抵挡在所述第一拉板的一侧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元件为第二调节螺钉,所述第二调节螺钉的一端螺纹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调节螺钉的另一端抵挡在所述第二拉板的一侧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夹具体另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挡板的外端具有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中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外端上能够转动地设置有一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心线沿水平前后方向分布,所述滚动轴承能够沿上下方向滚动地支撑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优选地,所述挡块安装座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上分别位于所述挡块前后两端的高度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高度块上方的固定压板,所述挡块至少有部分收容在所述固定压板、所述高度块、所述下夹具体形成的空腔中,所述固定压板的底部端面与所述挡块的顶部端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O. 25 μ 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中通过设置圆柱管夹持组件、平板夹持组件分别对实验用样品圆柱管、平板进行稳定的夹持,再通过设置圆柱管压紧组件、平板压紧组件分别提供圆柱管、平板沿水平左右方向相反的压紧力,这样便使得平板与圆柱管之间形成线接触并承受稳定均匀的法向载荷,在单轴疲劳试验机的配合下即可进行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了。该夹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合现有的单轴疲劳试验机即可进行实验,不需要再引进双轴微动磨损试验机,降低了实验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圆柱管;2、平板;3、圆柱管夹持组件;31、挡块;32、压板;33、下夹具体;34、高度块;35、固定压板;4、平板夹持组件;41、上夹具体;42、凹槽;5、平板压紧组件;51、第二安装座;52、第二螺杆;53、第二拉杆;54、第二弹性件;55、挡板;56、凸块;57、滚动轴承;58、第二拉板;59、第二调节元件;6、圆柱管压紧组件;61、第一安装座;62、第一螺杆;63、第一拉杆;64、第一弹性件;65、第一拉板;66、第一调节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所示的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设置于试验机上用于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中夹持实验用圆柱管I和平板2,这里的试验机为普通的单轴疲劳试验机,圆柱管I和平板2在夹持装置上均沿水平前后方向延伸,这里的前后方向指的是观察者观察图1时视线的前后方向,对应的,水平左右方向指的是观察者观察图1时图1中的左右方向。该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圆柱管I的圆柱管夹持组件3、用于夹持平板2的平板夹持组件4。参见图1所示,圆柱管夹持组件3包括下夹具体33、固定设置在下夹具体33上的挡块安装座、能够沿水平左右方向滑移地设置在上述挡块安装座上的挡块31,以及能够穿入圆柱管I管腔中的压板32,压板32沿轴向穿设在圆柱管I的管腔中,压板32穿出圆柱管I管腔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挡块31上,圆柱管I被压紧在挡块31与压板32之间,挡块31与圆柱管I相接触的端面为与圆柱管的外侧轮廓相一致的圆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设置于试验机上用于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中夹持实验用圆柱管、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圆柱管的圆柱管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平板的平板夹持组件,所述圆柱管夹持组件包括下夹具体、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上的挡块安装座、能够沿水平左右方向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挡块安装座上的挡块、能够穿入所述圆柱管管腔中的压板,所述压板穿设在所述圆柱管的管腔中,所述压板穿出所述圆柱管管腔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挡块上,所述挡块与所述圆柱管相接触的端面、所述压板与所述圆柱管相接触的端面分别为与所述圆柱管的外侧轮廓、管腔轮廓相一致的圆弧面,所述平板夹持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试验机上的上夹具体,所述平板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上夹具体底部的一侧,所述圆柱管、所述平板在所述夹持装置上均沿水平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分别能够提供对所述圆柱管、所述平板沿水平左右方向压紧力的圆柱管压紧组件、平板压紧组件,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所述平板压紧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的两端,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对所述圆柱管施加的压紧力与所述平板压紧组件对所述平板施加的压紧力在同一水平左右方向上方向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设置于试验机上用于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中夹持实验用圆柱管、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圆柱管的圆柱管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平板的平板夹持组件,所述圆柱管夹持组件包括下夹具体、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上的挡块安装座、能够沿水平左右方向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挡块安装座上的挡块、能够穿入所述圆柱管管腔中的压板,所述压板穿设在所述圆柱管的管腔中,所述压板穿出所述圆柱管管腔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挡块上,所述挡块与所述圆柱管相接触的端面、所述压板与所述圆柱管相接触的端面分别为与所述圆柱管的外侧轮廓、管腔轮廓相一致的圆弧面,所述平板夹持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试验机上的上夹具体,所述平板固定地设置在所述上夹具体底部的一侧,所述圆柱管、所述平板在所述夹持装置上均沿水平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分别能够提供对所述圆柱管、所述平板沿水平左右方向压紧力的圆柱管压紧组件、平板压紧组件,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所述平板压紧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的两端,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对所述圆柱管施加的压紧力与所述平板压紧组件对所述平板施加的压紧力在同一水平左右方向上方向相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平板线接触微动磨损实验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一端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多个沿水平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一螺纹孔,所有所述第一螺纹孔中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中心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圆柱管压紧组件还包括多个能够沿轴向穿入所述第一通孔中的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挡块上,所述第一拉杆上位于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一螺杆之间设置有能够提供沿水平左右方向弹性回复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且小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径,所有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拉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拉板、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沿水平方向间距的第一调节元件; 所述平板压紧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夹具体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多个沿水平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二螺纹孔,所有所述第二螺纹孔中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金娜王兆希黄磊张国栋薛飞遆文新林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