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包括平行设置的将进入的新风送入到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的新风口的送风风道和将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排出的风进行换热并排到室外的排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内设有第一蒸发器/冷凝器,所述排风风道内设有第二蒸发器/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在保证机组送风工况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两个蒸发温度的冷源和热回收装置,即第一蒸发器/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冷凝器,从而提供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机组运行能耗,解决了内置式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运行稳定性问题,解决了机组不能独立使用需与高温冷水主机配套使用而产生的系统复杂庞大问题,机电一体化,大大缩小了机房面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空调设备
,特别涉及到一种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双冷源空调系统以其节能、舒适、温湿度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在大量的公共建筑和エ业厂房项目中应用。实现双冷源空调系统一个关键的设备就是内置式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内置式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用于对建筑获取的新风进行深度冷却除湿处理,以控制建筑室内空气的相対湿度。机组通过高温表冷器和蒸发器对新风进行冷却除湿处理。其中表冷器冷量来制高温冷冻水,蒸发器冷量来自内置于机组的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直接蒸发制冷系统通过风冷或者直接水冷来冷却冷凝器.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内置式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有几个缺点ー是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COP(能量与冷量之间的转换比率)不高;ニ是冷热换热效果得不到保证,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运行稳定性差。三是机组不能単独使用,需要配套的高温冷水制冷主机,管路复杂系统大;五是需要単独的电气控制拒,比较占用机房用地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提供一种内置双冷源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机组运行能耗的新风处理空调机组。为了是想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包括平行设置的将进入的新风送入到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的新风ロ的送风风道和将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排出的风进行换热并排到室外的排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内设有第一蒸发器/冷凝器,所述排风风道内设有第二蒸发器/冷凝器。`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道的新风ロ处设有第一初效过滤器,该第一初效过滤器连通一高温表冷器,该高温表冷器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冷凝器;送风风道的出风ロ处安装有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内侧安装有中效过滤器,该中效过滤器内侧安装有送风机,该送风机内侧设有ー热水加热盘管。优选地,所述排风风道的回风ロ处设有第二初效过滤器,该第二初效过滤器连通第二水泵,该第二水泵的排水端连接ー喷淋冷却/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冷凝器/蒸发器与水泵连通,第二冷凝器/蒸发器与一冷凝器连通;在所述排风风道的出风ロ处安装ー排风机。优选地,所述送风风道内还设有压缩机,该压缩机连通第一冷凝器/蒸发器并与所述冷凝器连通;热泵压缩机,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蒸发器;水/氟换热器,用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与水的换热;冷/热水箱,该冷/热水箱与所述送风机相连接;冷水箱,用于储存水/氟换热器中产生的冷水;第一水泵,用于将冷水箱中的冷水吸入到所述高温表冷器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水泵的吸水端分别连接所述冷/热水箱、高温表冷器和第一蒸发器/冷凝器。优选地,所述排风风道内还设有一电气控制柜,该电气控制柜内嵌于机组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区别于现有新风处理空调机组的耗能高,能源利用率低,体积大等缺点,本技术的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在保证机组送风エ况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两个蒸发温度的冷源和热回收装置,即第一蒸发器/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冷凝器,从而提供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机组运行能耗,解决了内置式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运行稳定性问题,解决了机组不能独立使用需与高温冷水主机配套使用而产生的系统复杂庞大问题,机电一体化,大大缩小了机房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參照附图做进ー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ー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參照图1,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包括平行设置的将进入的新风送入到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的新风ロ 100的送风风道302和将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排出的风进行换热并排到室外的排风风道301 ;所述送风风道302内设有第一蒸发器/冷凝器103,所述排风风道301内设有第二蒸发器/冷凝器204。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在保证机组送风エ况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两个蒸发温度的冷源和热回收装置,从而提供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机组运行能耗;解决了内置式直接蒸发制冷系统运行稳定性问题;解决了机组不能独立使用需与主机配套使用而产生的系统复杂庞大问题;机电一体化,大大缩小了机房面积。在本实施例中,送风风道301包括第一初效过滤器101,设置在送风风道301的进ロ侧,用于过滤从进ロ侧进入的新风;高温表冷器102,设置在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101的后侧并与所述第一初效过滤器101连通,用于将经过过滤的新风进行预冷除湿处理;第一蒸发器/冷凝器103,设置在所述高温表冷器102的后侧、与所述高温表冷器102连通,用于对经过预冷除湿处理的处理风进行深度冷却除湿/加热;热水加热盘管110,设置在冷/热水箱109后侧,并与所述冷/热水箱109连通,用于冬季时加热的新风进行再热;送风机111,设置在所述热水加热盘管110的后侧,用于深度冷却除湿/加热处理的处理风送入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的新风ロ提供动カ;中效过滤器113,设置在所述送风机111的后侧,用于对深度冷却除湿/加热处理后的新风进行进ー步的过滤;加湿装置114,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302的出风ロ侧,用于冬季时加热、过滤后的新风进行加湿处理。在本实施例中,送风处理可分夏季跟冬季两种模式夏季模式送风过程的处理过程为新风通过新风ロ 100进入送风风道302后,先进入第一初效过滤器101进行过滤,然后经过高温表冷器102进行预冷除湿,将其处理为DB19°C /RH99%的处理风,然后处理风进入第一蒸发器/冷凝器103进行深度冷却除湿,一般将处理风处理到DB11°C/RH99% (根据除湿量需求)。最后处理风通过送风机111的输送,经过均流板112及中效过滤器113过滤后送入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新风ロ ;此时加湿装置114不开;冬季模式送风过程的处理过程为新风通过新风ロ 100进入送风风道302后,先进入初效过滤器101进行过滤,然后经过蒸发器/冷凝器103进行加热,将其处理为DB15°C的处理风,然后处理风进入热水加热盘管110进行再热,一般将处理风处理到DB20°C (根据加热量需求)。最后处理风通过送风机111的输送,经过均流板112及中效过滤器113过滤、加湿装置114加湿送入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新风ロ ;此时高温冷水制冷系统不开。在本实施例,排风风道301包括排风机207,设置在所述排风风道301的出ロ侧,用于将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所排出的风排至所述排风风道301 ;电气控制柜201,内嵌于机组上,用于将机组的相关电气的控制;第二初效过滤器202,设置在所述排风风道301的回风ロ侧,用于过滤从所述进ロ侧进入的回风;第二水泵203,设置在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的后侧,与所述第二初效过滤器连通,用于将冷/热水箱109中的冷/热水、高温表冷器102与第一蒸发器/冷凝器的凝水吸入到喷淋冷却/加热装置205中;第二冷凝器/蒸发器204,设置在所述水泵203后侧、与所述第二水泵203连通,用于将冷水/热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将进入的新风送入到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的新风口的送风风道和将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排出的风进行换热并排到室外的排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内设有第一蒸发器/冷凝器,所述排风风道内设有第二蒸发器/冷凝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将进入的新风送入到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的新风口的送风风道和将室内空气处理空调机组排出的风进行换热并排到室外的排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内设有第一蒸发器/冷凝器,所述排风风道内设有第二蒸发器/冷凝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的新风口处设有第一初效过滤器,该第一初效过滤器连通一高温表冷器,该高温表冷器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冷凝器;送风风道的出风口处安装有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内侧安装有中效过滤器,该中效过滤器内侧安装有送风机,该送风机内侧设有一热水加热盘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独立双冷源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道的回风口处设有第二初效过滤器,该第二初效过滤器连通第二水泵,该第二水泵的排水端连接一喷淋冷却/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冷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利玛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