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线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00575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钢线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小车和由所述转运小车支撑的转运框,所述转运框上设有废钢线出料口,该出料口设于所述转运框的侧面。切割完硅片后,将废钢线装入转运框中,由转运小车推离硅片生产车间,快捷方便,待到达预定地点后,将废钢线从转运框侧面的废钢线出料口中移出,不需要将废钢线从转运框的上方向外移,废钢线移出时需要做的功较小,减小工人的劳动量,省时省力,运送灵活,可以有效提高废钢线转运的效率,从而提高硅片生产车间的洁净度,美化车间的生产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硅片生产
,特别是涉及ー种废钢线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伏企业的硅片生产领域,现场环境保持成为重点项目。硅片生产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直径0. 13mm的钢丝对硅片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使用过的钢线不能再用,成为必须从设备上移除的废钢线。用于切片后的废钢线每切割完成ー锯,必须从设备上移除,转运到指定位置,现在常用的转运方式基本上是利用盛废钢线的箱子,用手动叉车移送到设备旁,将钢线移到木箱中,在将木箱拉至原来位置,此方案木箱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运送不灵活,严重影响环境美观和生产效率。在运送过程中,钢线经常搅进叉车的车轮的轴承中,易造成轴承损坏,进而造成车轮的损坏,増加了成本。因此,如何提高废钢线移除的效率,美化硅片生产车间的现场环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钢线转运装置,该转运装置运送灵活,能有效提高废钢线的转运效率,美化硅片生产车间的现场环境。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废钢线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小车和由所述转运小车支撑的转运框,所述转运框上设有废钢线出料ロ,该出料ロ设于所述转运框的侧面。优选地,所述转运框包括设于底部的底框和设于顶部的顶框,以及连接所述顶框和所述底框的若干立柱,所述出料ロ设于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优选地,所述顶框为圆圈,所述底框为大于180度小于240度的圆弧,所述立柱的数目为三个,三个所述立柱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弧的两端点和中点,所述圆弧的两端点间的劣弧形成所述出料ロ。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顶框固定连接的凸起,该凸起沿所述顶框的径向向外延伸。优选地,所述凸起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上,各所述立柱上均设有ー个所述凸起。 优选地,所述转运小车包括转运平台,以及支撑所述转运平台的转向轮和车轮,所述车轮和所述转向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转运平台的前侧和后侧。优选地,所述转运小车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转向轮一侧的扶手,该扶手与所述转运平台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废钢线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小车和由所述转运小车支撑的转运框,所述转运框上设有废钢线出料ロ,该出料ロ设于所述转运框的侧面。切割完硅片后,将废钢线装入转运框中,由转运小车推离硅片生产车间,快捷方便,待到达预定地点后,将废钢线从转运框侧面的废钢线出料口中移出,不需要将废钢线从转运框的上方向外移,废钢线移出时需要做的功较小,减小工人的劳动量,省时省力,运送灵活,可以有效提高废钢线转运的效率,从而提高硅片生产车间的洁净度,美化车间的生产环境。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运框包括设于底部的底框和设于顶部的顶框,以及连接所述顶框和所述底框的若干立柱,所述出料ロ设于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转运框结构简单,质量小,使用时可以在顶框上套ー个软质容纳袋,将废钢线装入容纳袋中,装满后将容纳袋从顶框上取下,扎紧袋ロ即可从废钢线出料ロ移出。此结构简单易行,且灵活便于操作,可以进ー步提高废钢线移除时的便捷性,提高转运效率。在另ー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顶框固定连接的凸起,该凸起沿所述顶框的径向向外延伸。凸起的外周尺寸大于顶框的外周尺寸,在顶框上套软质容纳袋时,可以将容纳袋的上沿套在凸起上,利用凸起固定容纳袋的位置,避免容纳袋在装废钢线时从顶框上脱落,减少时间浪费,提高废钢线转运时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废钢线转运小车ー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废钢线转运小车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转运框ー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废钢线转运装置,该转运装置占用空间小,运送灵活,能有效提高废钢线的转运效率,美化硅片生产车间的现场环境。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请參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废钢线转运小车ー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废钢线转运小车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转运框ー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废钢线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小车I和由转运小车I支撑的转运框2,转运框2上设有废钢线出料ロ,该出料ロ设于转运框2的侧面。切割完硅片后,将废钢线装入转运框2中,由转运小车I推离硅片生产车间,快捷方便,待到达预定地点后,将废钢线从转运框2侧面的废钢线出料口中移出,不需要将废钢线从转运框2的上方向外移,废钢线移出时需要做的功较小,减小工人的劳动量,省时省力,运送灵活,可以有效提高废钢线转运的效率,从而提高硅片生产车间的洁净度,美化车间的生产环境。在ー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转运框2包括设于底部的底框21和设于顶部的顶框22,以及连接顶框22和底框21的若干立柱23,出料ロ设于相邻两立柱23之间。转运框2结构简単,质量小,使用时可以在顶框22上套ー个软质容纳袋(比如说可以是尼龙袋),将废钢线装入容纳袋中,装满后将容纳袋从顶框22上取下,扎紧袋ロ即可从废钢线出料ロ移出。此结构简单易行,且灵活便于操作,可以进ー步提高废钢线移除时的便捷性,提高转运效率。上述的顶部和底部是以转运装置正常工作吋,转运框2所处的位置为參考定义。具体地,顶框22可以为圆圈,底框21可以为大于180度小于240度的圆弧,立柱23的数目为三个,三个立柱23分别固定连接于圆弧的两端点和中点,圆弧的两端点间的劣弧形成出料ロ。如图3所示,底框21的圆弧为优弧,使底框21所在的圆圈中缺少的劣弧角度大于120度小于180度,这样,三个立柱23在优弧段所形成的角度均小于120度,确保出料ロ大于优弧段相邻两立柱23之间的距离,废钢线从最大的位置移出,提高移出效率。显然,立柱23的数目可以为多个,多个立柱23沿优弧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的结构也能满足本技术的要求,应该理解,这样的结构也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顶框22固定连接的凸起24,该凸起24沿顶框22的径向向外延伸。凸起24的外周尺寸大于顶框22的外周尺寸,在顶框22上套软质容纳袋时,可以将容纳袋的上沿套在凸起24上,利用凸起24固定容纳袋的位置,避免容纳袋在装废钢线时从顶框22上脱落,减少时间浪费,提高废钢线转运时的效率。进ー步地,凸起24直接固定连接于立柱23上,各立柱23上均设有ー个凸起24。软质容纳袋套在顶框22上,其边沿向外翻,下沿套在凸起24上,在各立柱23上设置凸起24可以简化转运框2的结构,而且使容纳袋尽可能均匀地受力,減少容纳袋破损的可能。转运小车I包括转运平台11,以及支撑转运平台11的转向轮12和车轮13,车轮13和转向轮12分别安装在转运平台11的前侧和后侧。即在转运小车I的底部设置可以自由转向的转向轮12,方便转运小车I转弯,进ー步提高废钢线的转运效率。显然,此处的前、后是以转运装置前进的方向的參考定义的,应当理解,前、后的定义不应该影响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转运小车I还可以包括安装于转向轮12 —侧的扶手14,该扶手14与转运平台11固定连接。利用扶手14推动转运小车I转移废钢线,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提高转运效率。以下举ー下具体案例,进ー步说明本技术所提供的废钢线转运装置的使用方法转运平台11高27cm,长70cm,宽60cm。长度侧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钢线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小车和由所述转运小车支撑的转运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框上设有废钢线出料口,该出料口设于所述转运框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钢线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小车和由所述转运小车支撑的转运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运框上设有废钢线出料口,该出料口设于所述转运框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框包括设于底部的底框和设于顶部的顶框,以及连接所述顶框和所述底框的若干立柱,所述出料口设于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钢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为圆圈,所述底框为大于180度小于240度的圆弧,所述立柱的数目为三个,三个所述立柱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弧的两端点和中点,所述圆弧的两端点间的劣弧形成所述出料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盼高世超苏哲
申请(专利权)人:蠡县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