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进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779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进料结构。包括反应釜、输送管道和输送泵,反应釜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前端是固定有滤网的进料口;进料口是圆形,圆形外安装有平面滤网;或,进料口是圆形,进料口外安装有圆柱形、一端开口的滤网,开口端固定在进料口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液体管道口设置不同的滤网结构,将输入反应釜液体中的杂质过滤,提高了原料液的通过率,使反应釜中反应原料更纯净、反应更均匀,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尤其属于化学化工反应设备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爸进料结构。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在反应釜中进行多物质的化学反应是化工生产最普通的过程。通常液态的反应原料需要通过管道输入反应釜中以方便进行连续反应,液体原料的管道输送可以是输送泵加压输送也可以是通过真空泵形成管道负压输送,不论哪种输送方式都容易将各液体原料中的杂质吸入造成产品不合格,特别是化工原料运输常常采用塑料桶储运方式,塑料桶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塑料等杂质脱落、存储的原料常常会出现结皮,这些杂质的存在都不利于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反应釜进料结构。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清除化学反应原料中各种杂质、包括原料结皮的液体原料输送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反应釜进料结构,包括反应釜、输送管道和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前端是固定有滤网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是圆形,圆形外安装有平面滤网。所述进料口是圆形,进料口外安装有圆柱形、一端开口的滤网,开口端固定在进料口外壁。上述在进料口外安装平面滤网是将孔径适合的滤网直接固定在进料管口的外端,液体原料通过滤网进入输送管道,杂质被滤网过滤。另一种滤网结构是将滤网制作成圆柱形的深桶形状,圆柱形一端开口,将开口 一端固定在进料管口外端,圆柱形深桶形状的滤网增加了过滤面积,防止因杂质或结皮过多造成的阻塞。本技术采用在液体管道口设置不同的滤网结构,将输入反应釜液体中的杂质过滤,提高了原料液的通过率,使反应釜中反应原料更纯净、反应更均匀,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反应釜进料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进料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进料口另一结构不意图。图中,I是原料容器,2是反应釜,3是输送泵,4是反应釜,5是进料口,5a是滤网,6是输送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技术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反应釜进料结构,包括反应釜2、4、输送管道6和输送泵3,反应釜2、4有输送管道6,输送管道6前端是固定有滤网5a的进料口 5 ;进料口 5是圆形,本例圆形外安装有平面滤网5a。在进料口 5外安装平面滤网5a是将孔径适合的滤网5a直接固定在进料管口的外端,液体原料通过滤网5a进入输送管道6,杂质被滤网5a过滤。在进行反应生产前,启动输送泵3,本例是在输送管道6中安装输送泵3,通过负压将原料输送进入反应釜2,反应后再输送进入下一反应釜4,原料进入输送管道6时通过滤网5a过滤将杂质过滤清除。实施例2结合图1和图3。为了增加过滤能力,防止阻塞,本例将滤网5a结构是将滤网5a制作成圆柱形的深桶形状,圆柱形一端开口,将开口一端固定在进料管口 5外端,圆柱形深桶形状的滤网5a增加了过滤面积,防止因杂质或结皮过多造成的阻塞。本例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进料结构,包括反应釜、连接管道和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前端是固定有滤网的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进料结构,包括反应釜、连接管道和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前端是固定有滤网的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进料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刘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德美精英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