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伟新专利>正文

矿用呼吸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717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包括口具部分和氧源部分,口具部分包括口具组件、快换接口上部,氧源部分包括氧源组件、快换接口下部,快换接口上部与下部适配构成快换接口,接口分开时口具部分的两条气路、氧源部分的两条气路均自动封闭。氧源部分可以是轻便易携带的,或是较重但易于携带的,还可以是固定的提供氧气或新鲜空气的装置,因这些不同特点的氧源采用相同标准的快换接口,均可与同一口具部分对接使用,所以可实现多种呼吸防护资源间的快速安全切换,能有效地综合利用矿井下各种氧气资源:随身携带最轻便的氧源备用,长距离逃离时更换持续时间长的便携氧源,等待援助时更换固定氧源获得长时间的防护,从而提高人员获救机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井安全救护设备,特别涉及ー种矿用呼吸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矿井针对工人的呼吸安全防护,采用了自救器、呼吸器、救生舱、避难硐室、换气站等一系列救生设施,救生舱、避难硐室、换气站等内部通常配备有灾难情况下維持呼吸用的自救器、呼吸器、氧气瓶、可充气背心、压风自救装置等。其中自救器由井下工人在エ作的全过程中随身携帯,能为遇险人员提供重要的第一时间防护,是采矿工人必备的器具,到井下救援的人员则佩戴呼吸器。目前使用的自救器,根据氧气的来源不同分为过滤式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等几种基本原理的产品。人们希望在不过多増加佩戴者负担的前提下延长防护时间,但是便携性对重量的限制阻碍了自救器防护时间的延长。因此,延长防护时间与减小重量、縮小体积一直是自救器研制所追求的目标。上述各种类的呼吸防护或维持系统各有特点,不能互相代替,目前是相对独立地使用,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井下现有多种呼吸防护资源。例如发生瓦斯突出后,工人首先佩戴自救器,戴着自救器进入救生舱或避难硐室内以后,若需要换用压风自救装置继续防护呼吸,就需要摘下自救器,有时还需要佩戴压风自救装置的面罩。如果避难硐室等防护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口具部分、氧源部分;所述口具部分,包括口具组件、快换接口上部;所述氧源部分,包括氧源组件、快换接口下部;所述快换接口上部,包括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第一气路接所述口具组件的吸气通道,第二气路接所述口具组件的呼气通道;所述快换接口下部,包括第三气路、第四气路;所述氧源组件包括氧气源和一个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第三气路接所述氧源组件的供气通道,第四气路接所述氧源组件的回气通道,所述氧源组件的供气通道接通氧气源;所述氧气源是提供适合呼吸的氧气或富氧新鲜空气的装置;所述回气通道接通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入口;如果所述氧气源是提供适合呼吸的氧气的装置,则所述呼出气体处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口具部分、氧源部分; 所述口具部分,包括口具组件、快换接口上部;所述氧源部分,包括氧源组件、快换接口下部;所述快换接口上部,包括第一气路、第二气路,第一气路接所述口具组件的吸气通道,第二气路接所述口具组件的呼气通道;所述快换接口下部,包括第三气路、第四气路;所述氧源组件包括氧气源和一个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第三气路接所述氧源组件的供气通道,第四气路接所述氧源组件的回气通道,所述氧源组件的供气通道接通氧气源;所述氧气源是提供适合呼吸的氧气或富氧新鲜空气的装置;所述回气通道接通呼出气体处理装置的入口 ;如果所述氧气源是提供适合呼吸的氧气的装置,则所述呼出气体处理装置是清净罐,所述清净罐的排气口接通所述第三气路及所述氧气源气道连通;如果所述氧气源是提供新鲜空气的装置,则所述呼出气体处理装置是一个单向排气阀,靠人员呼气的压力直接把呼出气体排向大气; 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适配,共同组成一个快换接口 ;当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分开时,第一气路关断,第二气路关断,第三气路关断,第四气路关断;当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结合时,所述快换接口上部的第一气路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的第三气路接通,所述快换接口上部的第二气路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的第四气路接通,并且第一气路接通,第二气路接通,第三气路接通,第四气路接通; 所述口具组件,包括口具、吸气单向阀、呼气单向阀;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中的第一气路与所述吸气单向阀入口连通;所述吸气单向阀出口与所述口具连通或与口具成一体;当用户通过口具吸气时所述吸气单向阀打开,将人的口腔与吸气通道连通;所述呼气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口具组件的呼气通道中,所述呼气单向阀入口与口具连通或与口具成一体,出口与所述快换接口上部的第二气路连通;当人通过口具呼气时所述呼气单向阀打开,将人的口腔与呼气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具组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第一端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路,所述气囊第二端与所述吸气单向阀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或吸气通道上、或呼气通道上设置有泄压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结合时,第三气路首先接通,第四气路然后接通,第一气路、第二气路最后接通;当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分开时,第一气路、第二气路首先关断,第三气路、第四气路然后关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口具部分包括位于第一气路与第二气路之间的一条临时气路,当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分开时,所述临时气路把第一气路与第二气路接通,当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接通时,所述临时气路断开。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源是一个便携式氧化学氧发生器、或一个便携式压缩氧气瓶、或一个大型压缩氧气瓶、或一个其他任何提供适合呼吸的氧气的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矿用呼吸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源是一个便携式压缩空气瓶、或一个大型压缩空气瓶、或一个压风系统、或一个空气过滤除毒装置、或一个其他任何种类的提供适合呼吸的新鲜空气的装置。8.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呼吸防护系统所需功能的快换接口,其特征在于,其由快换接口上部和与其适配的快换接口下部组成; 所述快换接口上部,包括吸气腔壁、呼气腔壁、吸气顶环板、吸气底环板、呼气顶环板、呼气底环板、上中心阀、上环形阀、上环形阀弹簧、上中心阀弹簧; 所述呼气腔壁外径小于所述吸气腔壁内径,所述呼气腔壁同轴置于所述吸气腔壁内;所述吸气顶环板,外缘固定在所述吸气腔壁内缘,内缘同所述呼气腔壁间形成环形口 ;所述吸气底环板,外缘固定在所述吸气腔壁内缘,内缘固定在所述呼气腔壁外缘;所述吸气底环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吸气腔壁、呼气腔壁、吸气顶环板、吸气底环板共同形成一个容置所述上环形阀及所述上环形阀弹簧的腔体; 所述上环形阀的中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吸气腔壁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吸气顶环板的内径;所述上环形阀的上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吸气顶环板的内径;所述上环形阀的下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吸气腔壁的内径;所述上环形阀套设在所述呼气腔壁外缘;所述上环形阀弹簧,一端抵靠于所述吸气底环板,另一端抵靠于所述上环形阀并产生压缩形变,在所述快换接口上部与所述快换接口下部分开时,将所述上环形阀中部压靠到所述吸气顶环板上,并使所述上环形阀的上部探出所述吸气顶环板内缘与所述呼气腔壁外缘之间形成的环形口;所述呼气顶环板及所述呼气底环板,固定在所述呼气腔壁内,所述呼气顶环板、呼气底环板同所述呼气腔壁共同形成一个容置所述上中心阀及所述上中心阀弹簧的腔体;所述呼气底环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上中心阀的中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呼气顶环板及所述呼气底环板的中心圆孔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新
申请(专利权)人:吕伟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