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眼科用俯卧位头部支撑托架。
技术介绍
对于患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手术后通常要求俯卧位3-6周,即面部朝下呈水平状态,以使眼内填充物最大限度的顶压视网膜,帮助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由于目前没有理想的头部支撑器具,患者俯卧时通常用普通头枕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这种姿势时间长了患者不仅会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感,而且呼吸出的热气喷射术眼,影响患者的正常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患者术后俯卧位时能对患者头部进行有效支撑,避免患者胸闷憋气的眼科用俯卧位头部支撑托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眼科用俯卧位头部支撑托架由下颌托板、前额托板、螺杆、紧固螺母、限位螺母组成,两个相互对称的长方形下颌托板和长方形前额托板上表面分别设有软垫,下颌托板右侧两端分别垂直固定着相互对称的螺杆,两个螺杆分别穿过前额托板上面的两个通孔后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下颌托板和前额托板之间的螺杆上分别螺纹连接着限位螺母。使用时,首先根据患者头部大小调节好下颌托板与前额托板之间的距离,然后患者俯卧并将下颌和前额分别放置在下颌托板和前额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科用俯卧位头部支撑托架,由下颌托板(1)、前额托板(2)、螺杆(3)、紧固螺母(4)、限位螺母(5)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互对称的长方形下颌托板(1)和长方形前额托板(2)上表面分别设有软垫(6),下颌托板(1)右侧两端分别垂直固定着相互对称的螺杆(3),两个螺杆(3)分别穿过前额托板(2)上面的两个通孔后与紧固螺母(4)螺纹连接,下颌托板(1)和前额托板(2)之间的螺杆(3)上分别螺纹连接着限位螺母(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用俯卧位头部支撑托架,由下颌托板(I)、前额托板(2)、螺杆(3)、紧固螺母(4)、限位螺母(5)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互对称的长方形下颌托板(I)和长方形前额托板(2)上表面分别设有软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