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658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拉式外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的框架外壳能够安装在外固定护具等有提拉固定类似牵引一样作用的医用器具上,用于调节为患者身体局部进行提拉固定的固定带的松紧程度并实施固定;提拉式外固定装置还包含沿提拉方向布置的升降螺杆,带动该升降螺杆一起转动的旋钮,由升降螺杆旋转而实现沿提拉方向移动的固定带提拉板;医用器具上的固定带与所述固定带提拉板连接,使该固定带能够随着所述固定带提拉板沿提拉方向移动,从而对患者身体局部进行均匀的提拉。提拉式外固定装置还设置有与升降螺杆一起转动的齿轮,并在提拉调节结束后通过齿轮锁限定齿轮旋转,以保持固定带提拉板的位置,实现可靠固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拉式外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固定护具,特别涉及一种提拉式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胸腰椎急慢性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一般都需要在手术、中西医腰椎手法、腰椎治疗仪等进行治疗的之前及之后,使用外固定护具对病患部位进行暂时性的固定及保护,使胸腰椎维持正常的生理弧度,以缓解或避免胸腰椎再次受外力干扰,而造成新的损伤。例如,图1示出了一种胸腰椎外固定护具,能够固定于患者胸腹前对胸腰椎等身体局部进行固定及保护。该护具中包含配合胸腹形态竖直设置的板条100 ;该板条1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胸部缓冲固定块200和腹部缓冲固定块300。将所述胸腰椎外固定护具面向患者并置于患者身前时,胸部缓冲固定块200的顶部能够抵在胸前的锁骨位置,同时使腹部缓冲固定块300抵在下腹部的耻骨联合处。还有一个固定带400与该板条100配合连接,即,在所述板条100上对应患者的腰椎或胸椎位置,开设有两个纵向的开口 110 ;当固定带400从身后紧贴患者的腰椎或胸椎部位后,使固定带400两端的尼龙扣410穿过这两个开口 110,并向患者两侧腰背方向进行拉紧收缩,以使患者腹部或胸部向所述板条100 方向推移,进而使腰椎或胸椎强制保持在正常的生理弧度;最后将尼龙扣410紧扣实现固定。然而,在医师手动调节固定带400的松紧度时,可能发生固定带400左右两端收紧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患者使用固定护具时的舒适程度。另外,对于不同体格的患者(尤其是体态较为丰满的患者),靠手动调节,也难以确定固定带400两端是否收紧,如果没有收紧或收紧不均匀,护具在固定后容易受力不均而移位,难以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影响恢复治疗的效果。除了外固定装置以外,其他还有医用的外固定支具、皮牵引装置、骨科病床等器具上,如果也使用了类似于固定带的装置通过提拉式调节进行固定的话,同样会有上述不能均匀收紧和可靠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拉式外固定装置,适宜于安装在外固定护具等有类似提拉固定需要的医用器具上,使这些医用器具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局部实现均匀的提拉式调节,并保证持续收紧达到类似牵引一样的效果,从而使急慢性骨性及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得到可靠的固定,保证恢复治疗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其连接在医用器具上,用于调节为患者身体局部进行提拉固定的固定带的松紧程度并实施固 所述提拉式外固 定装置,包含沿所述固定带的提拉方向布置的升降螺杆,与所述升降螺杆连接以带动该升降螺杆一起转动的旋钮,配合穿设在所述升降螺杆上并通过该升降螺杆旋转而实现沿提拉方向移动的固定带提拉板,穿设在所述升降螺杆上并与该升降螺杆一起转动的齿轮,与齿轮配合设置用以在调节结束后限定齿轮旋转的齿轮锁,以及能够与医用器具固定连接的框架外壳; 其中,所述升降螺杆和固定带提拉板位于所述框架外壳内;医用器具上的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固定带提拉板连接,使得该固定带能够随着所述固定带提拉板沿提拉方向移动。所述框架外壳是由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顶板、底板,以及竖直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连接构成的口字型结构;所述框架外壳通过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医用器具上;所述升降螺杆包含依次穿过所述齿轮、所述顶板而与位于该顶板上方的旋钮相连接的顶部连接轴,插入所述底板中与该底板配合连接的底部连接轴,以及介于所述顶部连接轴和底部连接轴之间的中间部分。优选的,在所述顶部连接轴外还套设有尼龙材质的轴套,所述轴套放置于所述顶板上一个形状尺寸相匹配的轴孔中;所述底板上设有不穿透该底板的另一个轴孔,使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连接轴插入到所述底板的轴孔中,实现升降螺杆与底板的配合连接;并且,在所述底板的轴孔内还设置有尼龙材质的垫片。所述固定带提拉板通过开设的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升降螺杆的中间部分上,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中间部分表面设置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固定带提拉板设有两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对应开设在所述固定带提拉板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缘上,使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穿过这两个开口槽后与所述固定带提拉板连接。所述旋钮上形成有一个凹入的盖板连接部位,一个形状尺寸相匹配的上盖板能够置于该盖板连接部位中;所述升降螺杆的顶部连接轴能够穿过所述旋钮,并通过连接件将所述顶部连接轴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旋钮上还开设有凹孔,该凹孔从旋钮的圆周侧壁向圆心方向凹入设定的深度,一个外部的推拉杆对应插入到所述凹孔中来增加转动所述旋钮时的力臂。所述齿轮锁中进一步包含设置有头部和尾部的拉销,套设在所述拉销上的弹簧, 以及与所述拉销连接的拉销柄;其中,所述拉销的尾部穿过第二侧板上开设的通孔后与所述拉销柄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拉销的头部到尾部之间;当所述弹簧在原始长度时,所述拉销的头部插入到所述齿轮上两个相邻的齿之间,以阻止所述齿轮的转动,进而限定所述升降螺杆的旋转;当所述拉销柄带动所述拉销向后移动,并由拉销的头部对弹簧从原始长度进行压缩时,所述拉销的头部与所述齿轮之间没有接触。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齿轮设有多个坡齿,每个坡齿设有一个短边和一个长边;所述拉销的头部设有一个向后倾斜了设定角度的端面;若所述齿轮以一个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拉销头部插入到所述齿轮的其中一个第一坡齿的短边及相邻一个第二坡齿的长边之间,并且使得所述第一坡齿的短边被与之接触的所述拉销头部的端面所阻挡,而无法继续转动;同时,若所述齿轮以一个第二方向转动时,不会被所述拉销头部的端面阻挡;所述第一方向是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一个,则所述第二方向是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另一个。所述齿轮锁中还包含有一个在框架外壳的顶板下方布置的销座,所述销座是由一个托板,两个侧板,和两个连接板连接构成的几字型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托板平行,并布置在所述托板同一侧的两端;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托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该销座通过穿过两个所述连接板的连接件,与所述框架外壳的顶板固定连接,并且,使得由所述托板及两个侧板连接构成的缺口沿所述拉销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拉销的头部到套置有弹簧的拉销中部,都穿设在所述销座的缺口中,并沿缺口限定的方向移动。本技术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其优点在于该提拉式外固定装置能够安装在外固定护具、外固定支具、皮牵引装置、骨科病床等等有牵引一样固定作用的医用器具上,将医用器具上的固定带连接在提拉式外固定装置的固定带提拉板上;通过转动旋钮带动升降螺杆旋转,使固定带随着固定带提拉板移动,从而对该固定带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 实现对患者身体局部的均匀提拉及类似牵引一样的作用;当调节完毕后,升降螺杆上设置的齿轮与齿轮锁的拉销头部接触,从而阻止齿轮的旋转,进而限定升降螺杆的旋转,则固定带提拉板的位置不再变化,实现可靠固定。在本技术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的作用下, 这些医用器具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体格进行尺寸调整,以适应对该患者的损伤处或术前、 术后的部位进行可靠固定及保护,使胸腰椎等强制达到正常的生理弧度,从而可以缓解和避免胸腰椎再次受到外力干扰而造成新的创伤。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胸腰椎外固定护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的总体结构主视图,其中右半部分以剖视方式表示,该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可以与图1所示的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其连接在医用器具上,用于调节为患者身体局部进行提拉、牵引固定的固定带(400)的松紧并实施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包含:沿所述固定带(400)的提拉方向布置的升降螺杆(2),与所述升降螺杆(2)连接以带动该升降螺杆(2)一起转动的旋钮(1),配合穿设在所述升降螺杆(2)上并通过该升降螺杆(2)旋转而实现沿提拉方向移动的固定带提拉板(5),穿设在所述升降螺杆(2)上并与该升降螺杆(2)一起转动的齿轮(3),与齿轮(3)配合设置用以在调节结束后限定齿轮(3)旋转的齿轮锁(4),以及能够与医用器具固定连接的框架外壳;其中,所述升降螺杆(2)和固定带提拉板(5)位于所述框架外壳内;医用器具上的所述固定带(400)与所述固定带提拉板(5)连接,使得该固定带(400)能够随着所述固定带提拉板(5)沿提拉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其连接在医用器具上,用于调节为患者身体局部进行提拉、 牵引固定的固定带(400)的松紧并实施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包含沿所述固定带(400)的提拉方向布置的升降螺杆(2), 与所述升降螺杆(2)连接以带动该升降螺杆(2) —起转动的旋钮(1),配合穿设在所述升降螺杆(2)上并通过该升降螺杆(2)旋转而实现沿提拉方向移动的固定带提拉板(5),穿设在所述升降螺杆(2)上并与该升降螺杆(2) —起转动的齿轮(3),与齿轮(3)配合设置用以在调节结束后限定齿轮(3)旋转的齿轮锁(4),以及能够与医用器具固定连接的框架外壳;其中,所述升降螺杆(2)和固定带提拉板(5)位于所述框架外壳内;医用器具上的所述固定带(400)与所述固定带提拉板(5)连接,使得该固定带(400)能够随着所述固定带提拉板(5)沿提拉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外壳是由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顶板(61)、底板(62),以及竖直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板(63)、第二侧板(64)连接构成的口字型结构;所述框架外壳通过所述底板(62) 固定连接在医用器具上;所述升降螺杆(2)包含依次穿过所述齿轮(3)、所述顶板(61)而与位于该顶板(61)上方的旋钮(I)相连接的顶部连接轴(21),插入所述底板(62)中与该底板(62)配合连接的底部连接轴(22 ),以及介于所述顶部连接轴(21)和底部连接轴(22 )之间的中间部分(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轴(21)外还套设有尼龙材质的轴套(211),所述轴套(211)放置于所述顶板(61)上一个形状尺寸相匹配的轴孔(612)中;所述底板(62)上设有不穿透该底板(62)的另一个轴孔(622),使所述升降螺杆(2)的底部连接轴(22)插入到所述底板(62)的轴孔(622)中,实现升降螺杆(2)与底板(62)的配合连接;并且,在所述底板(62)的轴孔(622)内还设置有尼龙材质的垫片(222)。4.如权利要求2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提拉板(5)通过开设的安装孔(51)套设在所述升降螺杆(2)的中间部分(23)上,所述安装孔(51)内设置有内螺纹与所述中间部分(23)表面设置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固定带提拉板(5)设有两个开口槽(52),所述开口槽(52)对应开设在所述固定带提拉板(5)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缘上,使所述固定带(400)的两端分别穿过这两个开口槽 (52)后与所述固定带提拉板(5)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提拉式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I)上形成有一个凹入的盖板连接部位(12),一个形状尺寸相匹配的上盖板 (11)能够置于该盖板连接部位(12)中;所述升降螺杆(2)的顶部连接轴(21)能够穿过所述旋钮(I),并通过连接件将所述顶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邦医疗器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