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562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具体地说是用于可藏式陪护椅的上座框的高度调节,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上座框、下座框、第一伸缩撑杆、第二伸缩撑杆、口琴铰链、上座框前固定支片、下座框前固定支片、上座框后固定支片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每个第一伸缩撑杆下端铰接一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两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下端分别焊接在下座框后端两侧。下座框前端两侧分别焊接一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每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后端铰接连接一个第二伸缩撑杆的前端。所述每个第二伸缩撑杆后端铰接一个上座框后固定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调节方便,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成本低,维护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具体地说是用于可藏式陪护椅的上座框的高度升降调节,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陪护椅也可称为陪人床、病员陪伴椅、陪护床等等,主要用于陪护病人的人员休息的。目前,在病房一般都设有陪护椅。为了方便陪护人员使用,常见的陪护椅大多具备折叠功能。平时,陪护人员可以坐在陪护椅上;在需要躺卧休息时,把折叠部分展开成床供陪护人员躺卧,实现一物两用。现有的陪护椅中座椅的高度不能调节,不同人员使用的情况不同,高度不能调节导致有些人员使用的不适应。长期使用不合适的陪护椅使得陪护人员更容易疲劳,影响到了陪护椅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能够方便的调节上座框的高度,结构简单,成本低。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包括上座框、下座框、第一伸缩撑杆、第二伸缩撑杆、口琴铰链、上座框前固定支片、下座框前固定支片、上座框后固定支片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其特征是上座框和下座框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口琴铰链铰接连接。上座框前端两侧分别铰接一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每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下端与一个第一伸缩撑杆上端铰接。所述每个第一伸缩撑杆下端铰接一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所述两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下端分别焊接在下座框后端两侧。下座框前端两侧分别焊接一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每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后端铰接连接一个第二伸缩撑杆的前端。所述每个第二伸缩撑杆后端铰接一个上座框后固定支片。所述两个上座框后固定支片下端分别焊接在上座框后端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撑杆和第二伸缩撑杆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撑杆包括内杆和套管,内杆滑动安装在套管中。所述第二伸缩撑杆与第一伸缩撑杆结构相同。所述下座框下端两侧焊接前撑脚和支撑管,前撑脚和支撑管之间焊接底座。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调节方便,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成本低,维护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座框、2-下座框、3-底座、4-前撑脚、5-支撑管、6_第一伸缩撑杆、7-第二伸缩撑杆、8- 口琴铰链、9-上座框前固定支片、10-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1-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2-下座框后固定支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f 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上座框1、下座框2、底座3、第一伸缩撑杆6、第二伸缩撑杆7、口琴铰链8、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上座框I和下座框2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口琴铰链8铰接连接。上座框I前端两侧分别铰接一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每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端与一个第一伸缩撑杆6上端铰接。所述每个第一伸缩撑杆6下端铰接一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所述两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下端分别焊接在下座框2后端两侧。下座框2前端两侧分别焊接一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每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后端铰接连接一个第二伸缩撑杆7的前端。所述每个第二伸缩撑杆7后端铰接一个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所述两个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下端分别焊接在上座框I后端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撑杆6和第二伸缩撑杆7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撑杆6包括内杆和套管,内杆滑动安装在套管中。所述第二伸缩撑杆7与第一伸缩撑杆6结构相同。所述下座框2下端两侧焊接前撑脚4和支撑管5,前撑脚4和支撑管5之间焊接底座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第一伸缩撑杆6和第二伸缩撑杆7通过内杆和套管之间的活塞运动拉伸和缩短调整长度,通过中部铰接的第一伸缩撑杆6和第二伸缩撑杆7交叉十字伸缩升降来支起或放下上座框1,以达到调节上座框I高度的目的。上座框I调整到位后,通过两侧的口琴铰链固定住位置,使得上座框I不发生晃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包括上座框(1)、下座框(2)、第一伸缩撑杆(6)、第二伸缩撑杆(7)、口琴铰链(8)、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其特征是:上座框(1)和下座框(2)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口琴铰链(8)铰接连接;上座框(1)前端两侧分别铰接一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每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端与一个第一伸缩撑杆(6)上端铰接;所述每个第一伸缩撑杆(6)下端铰接一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所述两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下端分别焊接在下座框(2)后端两侧;下座框(2)前端两侧分别焊接一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每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后端铰接连接一个第二伸缩撑杆(7)的前端;所述每个第二伸缩撑杆(7)后端铰接一个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所述两个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下端分别焊接在上座框(1)后端两侧;所述第一伸缩撑杆(6)和第二伸缩撑杆(7)的中部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包括上座框(I)、下座框(2)、第一伸缩撑杆 (6)、第二伸缩撑杆(7)、口琴铰链(8)、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其特征是上座框(I)和下座框(2)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口琴铰链(8)铰接连接;上座框(I)前端两侧分别铰接一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每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端与一个第一伸缩撑杆(6)上端铰接;所述每个第一伸缩撑杆(6)下端铰接一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所述两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 下端分别焊接在下座框(2)后端两侧;下座框(2)前端两侧分别焊接一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每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凯丽康健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