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562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具体地说是用于可藏式陪护椅的上座框的高度调节,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上座框、下座框、第一伸缩撑杆、第二伸缩撑杆、口琴铰链、上座框前固定支片、下座框前固定支片、上座框后固定支片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每个第一伸缩撑杆下端铰接一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两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下端分别焊接在下座框后端两侧。下座框前端两侧分别焊接一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每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后端铰接连接一个第二伸缩撑杆的前端。所述每个第二伸缩撑杆后端铰接一个上座框后固定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调节方便,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成本低,维护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具体地说是用于可藏式陪护椅的上座框的高度升降调节,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陪护椅也可称为陪人床、病员陪伴椅、陪护床等等,主要用于陪护病人的人员休息的。目前,在病房一般都设有陪护椅。为了方便陪护人员使用,常见的陪护椅大多具备折叠功能。平时,陪护人员可以坐在陪护椅上;在需要躺卧休息时,把折叠部分展开成床供陪护人员躺卧,实现一物两用。现有的陪护椅中座椅的高度不能调节,不同人员使用的情况不同,高度不能调节导致有些人员使用的不适应。长期使用不合适的陪护椅使得陪护人员更容易疲劳,影响到了陪护椅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能够方便的调节上座框的高度,结构简单,成本低。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包括上座框、下座框、第一伸缩撑杆、第二伸缩撑杆、口琴铰链、上座框前固定支片、下座框前固定支片、上座框后固定支片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其特征是上座框和下座框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口琴铰链铰接连接。上座框前端两侧分别铰接一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每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下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包括上座框(1)、下座框(2)、第一伸缩撑杆(6)、第二伸缩撑杆(7)、口琴铰链(8)、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其特征是:上座框(1)和下座框(2)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口琴铰链(8)铰接连接;上座框(1)前端两侧分别铰接一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每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端与一个第一伸缩撑杆(6)上端铰接;所述每个第一伸缩撑杆(6)下端铰接一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所述两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下端分别焊接在下座框(2)后端两侧;下座框(2)前端两侧分别焊接一个下座框前固定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藏式陪护椅的调节高度机构,包括上座框(I)、下座框(2)、第一伸缩撑杆 (6)、第二伸缩撑杆(7)、口琴铰链(8)、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上座框后固定支片(11)和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其特征是上座框(I)和下座框(2)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口琴铰链(8)铰接连接;上座框(I)前端两侧分别铰接一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每个上座框前固定支片(9)下端与一个第一伸缩撑杆(6)上端铰接;所述每个第一伸缩撑杆(6)下端铰接一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所述两个下座框后固定支片(12) 下端分别焊接在下座框(2)后端两侧;下座框(2)前端两侧分别焊接一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10),每个下座框前固定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凯丽康健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