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树伟专利>正文

一种两用凳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895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2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用凳子,它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2)、支撑杆(3)、支撑杆(4)、连接杆(5)、方形凳面(6)、帆布带(7),所述支撑杆(1)与支撑杆(2)中间都设有穿孔通过穿钉活动固定,两个连接杆(5)一端分别与支撑杆(3)下端及支撑杆(4)下端连接,支撑杆(3)和支撑杆(4)分别位于支撑杆(1)与支撑杆(2)两边,两个连接杆(5)的另一端通过穿钉活动连接。四个支撑杆上端与方形凳面(6)各个角通过塞钉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既可当凳子使用又可当拐棍使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适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凳子,具体为一种两用凳子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一种可折叠凳子,折叠后体积很小但是只可以当凳子使用,对于有些老年人还需要一种拐棍,因此对于他们出行就不方便了,后来出现了一种在拐棍上安装一个小凳子,但是外观看似很大,让老年人拿在手里任然不方便,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可做拐棍的凳子,但是此凳子只有三个凳腿,凳面是三角形的坐着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老年人在行走时可以当拐棍用,休息时可以当凳子用,因此提供一种两用凳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2、支撑杆3、支撑杆4、连接杆5、方形凳面6、帆布带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I与支撑杆2中间都设有穿孔通过穿钉活动固定,两个连接杆5 —端分别与支撑杆3下端及支撑杆4下端连接,支撑杆3和支撑杆4分别位于支撑杆I与支撑杆2两边,两个连接杆5的另一端通过穿钉活动连接。四个支撑杆上端与方形凳面6各个角通过塞钉连接。进一步,所述方形凳面6为软质帆布凳面。进一步,所述方形凳面6上部一角设有帆布带7,支撑杆3下端也设有帆布带7。本技术主要通过可合并的杆体及凳面3来达到使用目的,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合并后示意图图中支撑杆1、支撑杆2、支撑杆3、支撑杆4、连接杆5、方形凳面6、帆布带7。具体实施方式实例I一种两用凳子如图1所示,它包括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I与支撑杆2中间都设有穿孔通过穿钉活动固定,两个连接杆5 —端分别与支撑杆3下端及支撑杆4下端连接,支撑杆3和支撑杆4分别位于支撑杆I与支撑杆2两边,两个连接杆5的另一端通过穿钉活动连接。四个支撑杆上端与方形凳面6各个角通过塞钉连接,本技术做拐棍使用时将支撑杆1、支撑杆2、支撑杆3、支撑杆4收并,再将两个帆布带7分别捆绑固定,手握的地方由软质帆布凳面垫着更为舒适,做凳子使用时将帆布带7打开,然后打开支撑杆1、支撑杆2、支撑杆3、支撑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凳子,它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2)、支撑杆(3)、支撑杆(4)、连接杆(5)、方形凳面(6)、帆布带(7),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与支撑杆(2)中间都设有穿孔通过穿钉活动固定,两个连接杆(5)一端分别与支撑杆(3)下端及支撑杆(4)下端连接,支撑杆(3)和支撑杆(4)分别位于支撑杆(1)与支撑杆(2)两边,两个连接杆(5)的另一端通过穿钉活动连接,四个支撑杆上端与方形凳面(6)各个角通过塞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凳子,它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2)、支撑杆(3)、支撑杆(4)、连接杆(5)、 方形凳面¢)、帆布带(7),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与支撑杆(2)中间都设有穿孔通过穿钉活动固定,两个连接杆(5) —端分别与支撑杆(3)下端及支撑杆(4)下端连接,支撑杆(3) 和支撑杆(4)分别位于支撑杆(1)与支撑杆(2)两边,两个连接杆(5)的另一端通过穿钉活动连接,四个支撑杆上端与方形凳面(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伟
申请(专利权)人:孙树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