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六个晶体管、一个电容和一个有机发光元件;其中,第六晶体管用于确定驱动电流的大小,所述驱动电流由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的电压差决定,并被提供至有机发光元件驱动其发光显示;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电源信号传输至第六晶体管的源极;第二晶体管用于将来自第六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用于检测出第六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将其存储至第一电容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像素电路可消除第六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驱动电流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更为具体的,涉及ー种具有补偿作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以及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显不装置(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是一种通过利用电流激发有机成分来驱动每个有机发光单元显示图像的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单元的结构为阳极层、有机发光层、阴极金属层,为了具有良好的电子-空穴平衡来增强发光效率,所述有机发光层是ー种多层结构,包括发射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还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对有机发光单元的驱动可以使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的主动驱动方法,图1示出了一个有机像素単元的电路图,电流驱动晶体管M2连接到有机发光元件,以便提供发光用的电流。由通过开关晶体管Ml提供的数据电压来控制电流驱动晶体管M2的电流量,这里电流驱动晶体管M2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连接ー个电容Cst,用于维持所提供的电压一段预定的时间。开关晶体管Ml的栅极连接到选择信号线Select,并且源极连接到数据线Vdata。在上述结构中,当开关晶体管Ml导通时,数据电压通过数据线Vdata提供至电流驱动晶体管M2的栅极,电源信号Vdd通过电流驱动晶体管M2流入有机发光元件,则有机发光元件发光显示。流入有机发光元件的电流公式用方程式I表示。[方程式I] I,- Vdata-p/if 其中I_D为流入有机发光元件的电流;Vgs为电流驱动晶体管M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Vth为电流驱动晶体管M2的阈值电压;Vdata为数据电压;Vdd为电源信号电压。从上式可看出,在上述的像素単元中,电流Imd取决于电流驱动晶体管M2的阈值电压Vth。由于制程过程中的不均匀性,不同像素単元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不同,致使在精确显示图像时的困难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驱动电流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一电容和有机发光元件;第六晶体管用于确定驱动电流的大小,所述驱动电流由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电压差决定,并被提供至有机发光元件,驱动其发光显示;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电源信号传输至第六晶体管的源极;第二晶体管用于将来自第六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用于检测出第六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将其存储至第一电容上。可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电源信号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发光元件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数据信号连接;在第一节点,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电容的上极板相连接;在第二节点,第一电容的下极板、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在第三节点,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第六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接;在第四节点,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第六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可选地,还包括五个外部驱动信号,分别控制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可选地,所述五个外部驱动信号由发光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线提供。可选地,还包括五个外部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控制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控制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驱动信号控制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驱动信号控制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驱动信号控制数据信号。可选地,第一驱动信号至第四驱动信号由发光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线提供,所述第五驱动信号由发光显示器的数据驱动线提供。可选地,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可选地,还包括两个外部驱动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通过第一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通过第二驱动信号控制。可选地,所述两个驱动信号由发光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线提供。可选地,所述第五晶体管为双栅极晶体管。可选地,所述第四晶体管为双栅极晶体管。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第一电容和电源信号之间。 可选地,所述晶体管为低温多晶硅晶体管。可选地,所述像素电路的驱动分为初始化阶段、写入检测阶段和显示三个阶段。可选地,在所述初始化阶段,有机发光元件的阴极低电压通过第二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传输至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控制其导通。可选地,在所述写入检测阶段,像素电路检测出第六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将其存储在第一电容上。可选地,在所述写入检测阶段,第三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控制数据信号传输至第ー电容的上极板,第三晶体管、第六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控制数据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下极板,所述第六晶体管在其栅极和源极的压差等于其阈值电压时截止,在第六晶体管截止时,其阈值电压被储存在第一电容上。可选地,在所述显示阶段,像素电路产生驱动电流并提供至有机发光元件,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显示。可选地,在所述显示阶段,第一晶体管导通向第六晶体管的源极传输电源电压,第六晶体管确定驱动电流的大小,所述驱动电流由第六晶体管栅极和源极电压差决定,第二晶体管将所述驱动电流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像素电路可以消除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驱动电流的影响,使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显示更加均匀和稳定;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像素电路在合理设置各晶体管的类型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驱动线,使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电路设计等更为便利;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像素电路在电源信号和第一电容之间串联ー个第二电容,可以使第一电容更加稳定的维持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提高像素电路的可靠性;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像素电路将和第一电容相连的晶体管设置为双栅极晶体管,进ー步提高了像素电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ー个像素単元的示意 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实施例像素电路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 图4为初始化阶段TlO的电流通路示意 图5为写入检测阶段T20的电流通路示意 图6为显示阶段T30的电流通路示意 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实施例像素电路的示意 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 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第三实施例像素电路的示意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的信号时序 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像素电路的示意 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像素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由于重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所以没有按比例制图。以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掲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出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第一实施例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一电容和有机发光元件;第六晶体管用于确定驱动电流的大小,所述驱动电流由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的电压差决定并被提供至有机发光元件,驱动其发光显示;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电源信号传输至第六晶体管的源极;第二晶体管用于将来自第六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用于检测出第六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将其存储至第一电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一电容和有机发光元件; 第六晶体管用于确定驱动电流的大小,所述驱动电流由第六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的电压差决定并被提供至有机发光元件,驱动其发光显示; 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电源信号传输至第六晶体管的源极; 第二晶体管用于将来自第六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传输至有机发光元件; 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用于检测出第六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将其存储至第一电容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 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电源信号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发光元件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数据信号连接; 在第一节点,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电容的上极板相连接; 在第二节点,第一电容的下极板、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在第三节点,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第六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接; 在第四节点,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和第六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五个外部驱动信号,分别控制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外部驱动信号由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线提供。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五个外部驱动信号,所述第一驱动信号控制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信号控制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驱动信号控制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驱动信号控制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驱动信号控制数据信号。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信号至第四驱动信号由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栅极驱动线提供,所述第五驱动信号由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数据驱动线提供。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章和,顾寒昱,钱栋,丛姗姗,吕博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