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355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其第一端连接至一数据信号,其控制端连接至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二开关,其第一端连接至一第一电压,其控制端连接至一第二控制信号;第三开关,其控制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其第一端与控制端之间包括一第一电容;第四开关,其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其控制端连接至一第三控制信号;第五开关,其控制端连接至一第四控制信号;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其阳极连接至第五开关的第二端,其阴极连接至一第二电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因第五开关仅在发光期间处于开通状态,延长了OLED的使用寿命。此外,流经OLED的电流只与参考电压和数据电压有关,可克服制程上的差异和电流下降等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式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尤其涉及该AMOLED面板的像 素补偿电路。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0LED)依驱动方式可分为被 动式矩阵驱动(Passive Matrix OLED, PM0LED)和主动式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 OLED, AM0LED)两种。其中,PMOLED是当数据未写入时并不发光,只在数据写入期间发光。这种驱 动方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较容易设计,主要适用于中小尺寸的显示器。AMOLED与PMOLED最大的差异是在于,每一像素都有一电容存储数据,让每一像素 皆维持在发光状态。由于AMOLED耗电量明显小于PM0LED,加上其驱动方式适合发展大尺寸 与高解析度的显示器,使得AMOLED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现有技术中,AMOLED的一 种像素电路为2T (两个薄膜晶体管)IC (I个电容)架构。参照图1,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 极电性连接至一数据电压Vdata,其栅极电性连接至一扫描线Scan。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 极电性连接至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补偿电路包括:一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一第一控制信号;一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一第一电压,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一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端之间包括一第二电容;一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控制端之间包括一第一电容;一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补偿电路包括 一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一第一电压,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一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端之间包括一第二电容; 一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控制端之间包括一第一电容; 一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一第三控制信号; 一第五开关,所述第五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一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以及 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其阳极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其阴极电性连接至一第二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均为一薄膜晶体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补偿电路依次包括一复位期间、一电压存储期间、一数据写入期间和一发光期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期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倩张华罡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