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振岳专利>正文

探测、分析和辨识移动体进出通道的状态的电子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9422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7:31
一种用于探测、分析和辨识移动体进出通道的状态的电子监测系统,其包括微型处理器和电子探测感应器。微型处理器中设有中央处理和输出控制器、移动分析器、体宽分析器、体高分析器、输出接口、输出开关、对外通讯接口及外置电脑控制系统。电子探测感应器中包括分别安装于通道两侧近底部及中部的左侧和右侧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其中配置有前置、中间及后置的发射单元或接收单元,分别发射和接收不同频率、不同脉冲的红外线光束,并能分别过滤不同频率的红外线光束,用以探测移动体底部及中部进出通道的状态,还包括辨识人体高度的顶部的声纳探测装置。本电子监测系统可进一步分析和辨识进出的移动体总数、进出方向及其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探測、分析和辨识移动体进出通道的状态的电子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人体移动感应装置,功能是探测有没有人在活动。上述装置会衍生ー个问题,移动感应器安装的地方,并不能确定该地方仍有人存在,只能分辨到有没有动静,没有动静吋,人可能仍在该地方,有动静吋,人可能是已离开了。现存的产品中,还有以无线射频(RFID)来作定位追踪,或以辨认人体步伐来作追踪等。前者需佩戴标签和在不同地点安装接收探测器,后者则需要在家居的地板上安装大量感应器来收集不同人士的步伐资料来分析和辨识人所处的位置。目前市场上也已经存在人流监测感应装置,但其只能简单探測有没有人进出通道,并不能辨识人流的种类,在感应器被遮蔽情况下不能作正常的操作。另外,市场上还已经存在多种检测车辆流量的方法,例如地埋感应线圈法、超声波探測器法、视频车辆检测器等。这些方法共同的缺点是不能记录车辆速度,准确辨识车辆类型,运作上也耗费电源。各自还有其他缺点,地埋感应线圈法和超声波探測器法的设备成本过高、设立和维护困难;视频车辆检测器的測量误差大,尤其天雨,天黑时更明显。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监测系统,用于探测、分析和辨识移动体进出通道的状态,其包括:微型处理器,其中设有中央处理和输出控制器、移动分析器、体宽分析器、输出接口、输出开关、对外通讯接口及外置电脑控制系统;及电子探测感应器,其中包括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和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分别安装于通道两侧的接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和所述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中分别配置有前置、中间及后置的发射单元或接收单元,所述前置、中间及后置的各发射单元分别发射不同频率、不同脉冲的红外线光束,与所述前置、中间及后置的各对应的接收单元形成彼此的对射和接收,并能分别过滤不同频率的红外线光束,用以探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监测系统,用于探测、分析和辨识移动体进出通道的状态,其包括 微型处理器,其中设有中央处理和输出控制器、移动分析器、体宽分析器、输出接口、输出开关、对外通讯接口及外置电脑控制系统 '及 电子探测感应器,其中包括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和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分别安装于通道两侧的接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和所述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中分别配置有前置、中间及后置的发射单元或接收单元,所述前置、中间及后置的各发射单元分别发射不同频率、不同脉冲的红外线光束,与所述前置、中间及后置的各对应的接收单元形成彼此的对射和接收,并能分别过滤不同频率的红外线光束,用以探测所述移动体进出所述通道的状态; 其中,所述微型处理器接收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和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的信息,经过分析和运算,根据所述移动体进入所述电子探测感应器的先后次序判断其进出的方向,记录进出的所述移动体的总数以便分析特定空间内的所述移动体数,并且将收集的资料与数据作进一步的内部分析,作为辨识之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和所述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由前至后划分为前置区、中间区及后置区,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在所述前置区中设有第一前置发射单元,在所述中间区中设有第一中间接收单元和第二中间发射单元,在所述后置区中设有第一后置接收单元,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的各所述发射单元及各所述接收单元安装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在所述前置区中设有第一前置接收单元,在所述中间区中设有第一中间发射单元和第二中间接收单元,在所述后置区中设有第一后置发射单元,所述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中的各所述发射单元及各所述接收单元安装在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中各所述发射单元及各所述接收单元的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同所述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的各所述发射单元及各所述接收单元形成平行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置发射单元发射第I频率第I脉冲的直线光束射向所述第一前置接收单元,所述第一中间发射单元发射第I频率第2脉冲的直线光束射向所述第一中间接收单元,所述第一后置发射单元发射第2频率第I脉冲的直线光束射向所述第一后置接收单元,所述第二中间发射单元发射第2频率第2脉冲的直线光束射向所述第二中间接收单元,所述第一前置发射单元发射第I频率第2脉冲的反弹光束散射至所述第一中间接收单元,所述第一中间发射单元发射第I频率第2脉冲的反弹光束散射至所述第一前置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二中间接收单元,所述第一后置发射单元发射第2频率第2脉冲的反弹光束散射至所述第二中间接收单元,所述第二中间发射单元发射第2频率第2脉冲的反弹光束散射至所述第一中间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一后置接收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前置发射单元由位于中间和左边的两个多角度散射式第一子前置发射单元组成,所述中间的第一子前置发射单元以直线脉冲射向所述第一前置接收单元,所述左边的第一子前置发射单元安装时向第一中间接收单元稍微倾斜布置,以使所述第一子前置发射单元的反弹光束由移动体方向反弹至所述第一中间接收单元,所述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后置发射单元由位于中间和左边的两个多角度散射式第一子后置发射单元组成,所述中间的第一子后置发射单元以直线脉冲射向所述第一后置接收单元,所述左边的第一子后置发射单元安装时向所述第二中间接收单元稍微倾斜布置,以便使所述左边的第一子后置发射单元的反弹光束由移动体方向反弹至所述第二中间接收单元,所述第一中间发射单元和第二中间发射单元各由位于中间和左、右边的三个多角度散射式第一和第二子中间发射单元组成,所述两个中间的第一和第二子中间发射单元各以直线脉冲分别射向对面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中间接收单元,所述两个左边的第一和第二子中间发射单元和所述右边的两个第一和第二子中间发射单元安装时各自向左右方向稍微倾斜布置,以多角度散射红外线光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和所述右侧底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安装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0-30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探测感应器还包括左侧中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及右侧中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通道两侧的接近中部的位置,所述左侧中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和右侧中部红外线发射与接收装置中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岳
申请(专利权)人:刘振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