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控装置已经被大量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掌上型个人计算机等。其中,目前有一种触控装置的薄型化设计,该触控装置包含保护外盖与触控组件,该触控组件直接贴附于保护外盖的一侧,而保护外盖的另一侧则供使用者触摸以输入信息或操控电子产品,藉此,保护外盖兼具原本的保护功能与新的承载触控组件功能而可省略原本需承载触控组件的触控基板,由于此种触控装置具有轻薄的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上述薄型化设计的触控装置中,一般包括使用者操作的感应区与围绕该感应区的周边区。于保护外盖的周边区上通常会先形成一层黑色遮光层,接着再将感测电极层形成于保护外盖的感应区和部分周边区,然后再在黑色遮光层上形成与该感测电极层电性相连的信号传送线,使感测电极层上产生的电信号经由信号传送线传递至外部检测电路,进而由外部检测电路判断触控位置。因为黑色遮光层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位于周边区的感测电极层和位于感应区的感测电极层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即,位于周边区的感测电极层阶梯式地覆盖该黑色遮光层上,造成感测电极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装置,具有一感应区及围绕该感应区的一周边区,其特征在于,该触控装置包括:一感测电极层,自该感应区延伸至该周边区;一第一遮光层,设置于该周边区,且覆盖位于该周边区的该感测电极层,其中该第一遮光层具有一贯穿孔以暴露出位于该周边区的部分该感测电极层;一信号传送线,设置在该第一遮光层上且不占据该贯穿孔;以及一导电层,填满该第一遮光层的该贯穿孔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与该信号传送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具有一感应区及围绕该感应区的一周边区,其特征在于,该触控装置包括 一感测电极层,自该感应区延伸至该周边区; 一第一遮光层,设置于该周边区,且覆盖位于该周边区的该感测电极层,其中该第一遮光层具有一贯穿孔以暴露出位于该周边区的部分该感测电极层; 一信号传送线,设置在该第一遮光层上且不占据该贯穿孔;以及 一导电层,填满该第一遮光层的该贯穿孔且电性连接该感测电极层与该信号传送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溢出该第一遮光层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溢出的该导电层的侧面与该信号传送线的侧面接触以进行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溢出的该导电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该信号传送线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溢出的该导电层的一部份横跨至该信号传送线的表面上进行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溢出的该导电层的该部分直接覆盖部分的该信号传送线而与该信号传送线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保护外盖,其中该感测电极层设置于该保护外盖上且介于该保护外盖与该第一遮光层之间; 一钝态保护层,全面性地覆盖该感测电极层、该第一遮光层、该信号传送线和该导电层;以及 一第二遮光层设置于该信号传送线和该导电层之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遮光层设置于该钝态保护层下方或上方。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光层的材料包括黑色光阻或黑色印刷油墨,该第二遮光层的材料包括黑色印刷油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的材料包括黑色导电胶或金属材料。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的材料与该信号传送线的材料相同。12.一种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触控装置具有一感应区及围绕该感应区的一周边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形成一感测电极层,自该感应区延伸至该周边区; 在该周边区形成一具有一贯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文,夏祥龙,谢燕俊,陈峰,林奉铭,许贤斌,阮克铭,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