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362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其包括感测电极结构、屏蔽层、复数个周边连接线与接地接触线。屏蔽层包围感测电极结构之周边。复数个周边连接线位于所述屏蔽层下方,且电性连接感测电极结构。接地接触线电性连接屏蔽层。据此,所述触控装置结构可以屏蔽掉外部的干扰,藉此提升触控电路运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技术,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包括输出与输入装置介面,以提供人与电子装置的互动。在输入装置介面方面,因为电子材料的快速发展,触控式输入装置介面已成为目前的主流。传统的按键式输入装置,在未来都可能被触控式输入装置所取代。用以达到触控输入功能的触控装置可以分为电阻式与电容式、电感式、声波式、光学式等。然,前述不同的触控装置在使用时,均容易受到外界的信号干扰而产生误操作。请参照图1,为传统的触控电路的平面透视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触控装置I主要包括感测电极结构12与周边连接线13。感测电极结构12所涵盖的区域定义为触控区域,用以感测使用者的触控操作。周边连接线13电性连接感测电极结构12,且周边连接线13也电性连接至外部的检测电路(未图示)。当人手(或其他导电体)碰到触控装置I时,触控装置的感测电极结构12由于人手的触碰产生电容变化并经由周边连接线13而将感测电极结构12所产生的电容变化传递至外部的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到该电容变化而计算出人手所碰到的座标。然而,该电容变化也很容易受到外部的讯号干扰等因素,而导致所述电容变化发生不正常改变,从而造成触控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包括:一感测电极结构;一屏蔽层,包围所述感测电极结构之周边;复数个周边连接线,位于所述屏蔽层下方,且电性连接所述感测电极结构;以及一接地接触线,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结构,包括 一感测电极结构; 一屏蔽层,包围所述感测电极结构之周边; 复数个周边连接线,位于所述屏蔽层下方,且电性连接所述感测电极结构;以及 一接地接触线,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电极结构位于一基板之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基板之下表面,且夹设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屏蔽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绝缘图形,设置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周边连接线之间,用以绝缘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周边连接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绝缘保护层,覆盖于所述感测电极结构、所述周边连接线与所述接地接触线之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接触线环绕于所述周边连接线之周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电极结构更包括一导电图形、一第二绝缘图形以及复数个导电跨线,且所述第二绝缘图形设置于所述导电图形与所述导电跨线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图形包含复数个彼此独立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和第二轴向导电单元,且所述第二轴向导电单元沿所述轴向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轴向导电单元由所述导电跨线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电极结构更包括一第一轴向导电图形、一第二绝缘图形以及一第二轴向导电图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图形夹设于第一轴向导电图形与第二轴向导电图形之间。11.一种触控装置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一感测电极结构; 形成一屏蔽层,使所述屏蔽层包围所述感测电极结构之周边; 形成复数个周边连接线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雄江耀诚吴佳黄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