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它包括三级控制: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分散过程控制级和集中操作监控级之间采用通信网络进行网络连接,集中操作监控级通过网间连接器连接到局部网络LAN,局部网络LAN与综合信息管理级相连,综合信息管理级的网间连接器与其他局域网连接;通过门控单元DCU的现场控制站和测控装置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集中操作监控级的监控计算机对来自过程控制级的数据进行集中操作管理,并通过监控计算机控制智能调节器修改门控单元DCU的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电缆的铺设,节约成本且维护方便;能对所有安全门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DCS (Distributing Control System)计算机控制系统又名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其实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一种新型控制技术。他是由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测量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相互发展、渗透而产生的,既不同于分散的仪表控制系统,又不同于集中式控制系统,它是吸收了两者的优点,并在他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系统工程技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控制算法丰富,集连续控制、顺序控制和批处理控制于一体,可实现串级、前馈、解耦、自适应和预测控制等先进控制,并可方便地加入所需的特殊控制算法。1975年美国霍尼韦尔(Honey Well)第一套分布式控制系统TDCS-2000问世以来,分布式控制系统已经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方便的组态软件、丰富的控制算法、开放的联网能力,逐渐成为过程工业自动控制的主流系统。近几年来,生产行业进一步提高了工厂综合自动化水平,注重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各地的火电厂纷纷提出适合自己工厂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厂管理信息系统与各种分散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以分散控制系统为基础,以经济运行和提高发电企业整体效益为目的,采用先进、适用、有效的专业计算方法,实现整个电厂范围内信息共享,厂级生产过程的实时信息监控和调度,同时又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它为电厂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实时运行数据,为市场运作下的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经济性指标。DCS的构成方式十分灵活,可由专用的管理计算机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记录站、现场控制站和数据采集站等组成,也可由通用的服务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构成,配置灵活、组态方便。迄今,全世界数百家厂商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1500余种,DCS以其先进、可靠、灵活和操控简便以及合理的价格而得到广大工业用户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化工、石油和造纸等工业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着一种降低因为一个门控单元DCU出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的概率,并通过通信的方式的实现了对门的数据采集以及参数的修改,能对所有安全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节约成本,维护方便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它包括三级控制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所述的分散过程控制级包括现场控制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和测控装置;集中操作监控级包括工程师操作站、操作员操作站、监控计算机和网间连接器;综合信息管理级包括管理计算机和网间连接器;分散过程控制级和集中操作监控级之间采用通信网络进行网络连接,集中操作监控级通过网间连接器连接到局部网络LAN,局部网络LAN与综合信息管理级相连,综合信息管理级的网间连接器与其他局域网连接。所述的现场控制站包括就地控制盒LCB、电源、PC总线、工业控制机、通信控制单元和手动/自动显示操作单元;其功能主要有6种数据采集功能、直接数字控制(DDC)功能、顺序控制功能、信号报警功能、打印报表功能和数据通信功能。所述的智能调节器是一种数字化的过程控制仪表,能够受4 20mA的DC电流信号输入,通过异步通信接口 RS - 422/485和RS — 232与上位机连成主从式通信网络。工程师操作站和操作员操作站均包括键盘、CRT显示器和打印机。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各个门控单元D⑶的现场控制站和测控装置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可编程逻辑器件PLC ; 52:可编程逻辑器件PLC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将数据传送到集中操作监控级的监控计算机; 53:集中操作监控级的监控计算机对来自过程控制级的数据进行集中操作管理,包括各种优化计算、统计报表、故障诊断和显示报警,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间连接器与局域网络LAN连接; S4:操作员在运转整个系统时在工程师操作站进行必要的操作控制,工程师为了进行系统的生成和维护时在工程师操作站进行操作控制,并通过监控计算机控制智能调节器来修改门控单元DCU的参数; S5 :综合信息管理级的管理计算机通过局域网络LAN接收来自集中操作监控级的监控计算机上传的数据,并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综合信息管理级还可以通过网间连接器与其他局域网相连,对多个车站的所有门控单元DCU进行集中分析处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减少了电缆的铺设,节约建设成本,维护方便; (2)降低因为一个门控单元DCU出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的概率; (3)通过通信的方式的实现了对门的数据采集以及参数的修改,能对所有安全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4)能与其他局域网连接,方便对监控电脑台数进行扩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内容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它包括三级控制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所述的分散过程控制级包括现场控制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和测控装置;集中操作监控级包括工程师操作站、操作员操作站、监控计算机和网间连接器;综合信息管理级包括管理计算机和网间连接器;分散过程控制级和集中操作监控级之间采用通信网络进行网络连接,集中操作监控级通过网间连接器连接到局部网络LAN,局部网络LAN与综合信息管理级相连,综合信息管理级的网间连接器与其他局域网连接。所述的现场控制站包括就地控制盒LCB、电源、PC总线、工业控制机、通信控制单元和手动/自动显示操作单元;其功能主要有6种数据采集功能、直接数字控制(DDC)功能、顺序控制功能、信号报警功能、打印报表功能和数据通信功能。集中操作监控级面向操作员和系统工程师,其主要功能是操作和监视,兼有部分管理功能,配备监控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和相应软件,能对生产过程实行高级控制策略、故障诊断、质量评估。所述的智能调节器是一种数字化的过程控制仪表,能够受4 20mA的DC电流信号输入,通过异步通信接口 RS - 422/485和RS — 232与上位机连成主从式通信网络,接受上位机下传的控制参数,并上报各种过程参数。所述的工程师操作站和操作员操作站均包括键盘、CRT显示器和打印机。综合信息管理级的功能是实现整个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除了管理计算机外,还配备由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工厂自动化服务系统,应用了管理信息系统MIS。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各个门控单元D⑶的现场控制站和测控装置就地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可编程逻辑器件PLC ; 52:可编程逻辑器件PLC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并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将数据传送到集中操作监控级的监控计算机; 53:集中操作监控级的监控计算机对来自过程控制级的数据进行集中操作管理,包括各种优化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级控制: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所述的分散过程控制级包括现场控制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和测控装置;集中操作监控级包括工程师操作站、操作员操作站、监控计算机和网间连接器;综合信息管理级包括管理计算机和网间连接器;分散过程控制级和集中操作监控级之间采用通信网络进行网络连接,集中操作监控级通过网间连接器连接到局域网络LAN,局域网络LAN与综合信息管理级相连,综合信息管理级的网间连接器还与其他局域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级控制第一级为分散过程控制级,第二级为集中操作监控级,第三级为综合信息管理级;所述的分散过程控制级包括现场控制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智能调节器和测控装置;集中操作监控级包括工程师操作站、操作员操作站、监控计算机和网间连接器;综合信息管理级包括管理计算机和网间连接器; 分散过程控制级和集中操作监控级之间采用通信网络进行网络连接,集中操作监控级通过网间连接器连接到局域网络LAN,局域网络LAN与综合信息管理级相连,综合信息管理级的网间连接器还与其他局域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场控制站包括就地控制盒LCB、电源、PC总线、工业控制机、通信控制单元和手动/自动显示操作单元;其功能主要有6种数据采集功能、直接数字控制(DDC)功能、顺序控制功能、信号报警功能、打印报表功能和数据通信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控单元驱动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调节器是一种数字化的过程控制仪表,能够受4 20mA的DC电流信号输入,通过异步通信接口 RS — 422/485和RS — 232与上位机连成主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生建,廖俊,蒋蓉穗,陈小平,薛刚,李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