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93356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第一分流电阻、第二分流电阻、第三分流电阻、偏置电阻、第一电容、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一插座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三分流电阻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偏置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偏置电阻的另一端经第一分流电阻连接正极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滤光片切换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摄像机上所用的移动滤光片切换电路,大多采用BTL推挽电路加单片机或使用专用的驱动芯片来控制,不但电路结构复杂、调试繁琐、电子元件多、成本较高,而且烧录、调试程序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现有移动滤光片切换电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移动滤光片切换电路,不仅结构简单、调试简单、所用电子元件极少、成本较低,而且控制灵敏,电源功耗小,切换完后基本不消耗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包括第一 NPN型三极管、第二 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第一分流电阻、第二分流电阻、第三分流电阻、偏置电阻、第一电容、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一插座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三分流电阻连接第二 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二 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 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 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 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一分流电阻连接正极电源,第一 NPN型三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第一分流电阻、第二分流电阻、第三分流电阻、偏置电阻、第一电容、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第一插座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三分流电阻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二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一分流电阻连接正极电源,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插座的第一端口,第二插座的第一端口连接移动滤光片切换器的I?C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滤光片切换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 NPN型三极管、第二 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第一分流电阻、第二分流电阻、第三分流电阻、偏置电阻、第一电容、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 第一插座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第三分流电阻连接第二 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二 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 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 NPN型三极管的基极、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 NPN型三极管的基极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第一 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一分流电阻连接正极电源,第一 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插座的第一端口,第二插座的第一端口连接移动滤光片切换器的I CR+端,第二插座具有与移动滤光片切换器的ICR-端连接的第二端口,第二插座的第二端口经第一电容接地; 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裕张瑞斌高静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