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间适配器、配件及交换镜头
本非临时申请请求2011年1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564,554号的权 益。本申请还请求2011年9月20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第2011 — 205064号及2012年8月 31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第2012 — 191004号的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 并入本说明书。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适配器、配件及交换镜头。
技术介绍
在相机机身和交换镜头之间进行电子通信的相机系统为世人所知。日本特开平 7 - 234432号公报记载了一种交换镜头,其具有与相机机身进行通信的端子组;与中间 环、后焦点转换器等适配器进行通信的端子组。这2个端子组构成彼此独立的通信系统,交 换镜头在适配器安装时,首先通过一个通信系统与适配器进行通信。交换镜头之后通过另 一个通信系统与相机机身进行通信。这些端子组圆弧状排列配置,在其一端,用于从相机机 身向交换镜头及适配器提供电源的端子组邻接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公报所述的相机机身和交换镜头在独立的2个通信系统同时进行通信时,对 彼此的通信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的中间适配器具有第I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第I卡口 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 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配置了 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与 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分别连接,各自具有与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第2 卡口部,能够装卸配件,具有第2卡口中心点,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第 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适配器,具有:第1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第1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配置了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分别连接,各自具有与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第2卡口部,能够装卸配件,具有第2卡口中心点,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第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第1电压;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是和上述第1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第3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第8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0 JP 2011-205064;2012.08.31 JP 2012-19101.一种中间适配器, 具有: 第I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第I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 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配置了 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分别连接,各自具有与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第2卡口部,能够装卸配件,具有第2卡口中心点, 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 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第I电压; 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是和上述第I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 第3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I时钟信号; 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I数据信号; 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 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 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 第8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I非同步信号; 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 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 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比上述第I电压小的第2电压,该第2电压用于根据从上述第8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I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第3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I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I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进行到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第2电压用于根据通过上述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进行到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 第1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是和上述第2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 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任意选择的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3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8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 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一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中心部和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与其他至少一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中心部和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进一步具有配置了多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的配件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上述多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一个,各自具有与一个配件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以上述第2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多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2个的位置关系,和以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2个的位置关系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进一步具有配置了 12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的上述配件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上述12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到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各自具有与一个配件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 上述12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分别连接到设置在能够装卸于上述第2卡口部的上述配件的卡口部附近的12个配件侧连接端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以上述第2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12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2个的位置关系,和以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2个的位置关系不同。7.一种中间适配器, 具有 第I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第I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 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配置了至少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该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分别具有与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的一个接触的接触部; 第2卡口部,能够装卸配件,具有第2卡口中心点, 上述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 时钟输入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时钟信号; 数据输入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I数据信号; 数据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 非同步信号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将和上述时钟信号不同步的非同步信号输出到上述相机机身; 电压供给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根据从上述非同步信号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时钟输入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时钟信号,使用上述数据输入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I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数据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进行到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 上述非同步信号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电压供给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任意选择的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上述时钟输入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电压供给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数据输入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数据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非同步信号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电压供给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数据输入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电压供给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数据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非同步信号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电压供给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数据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电压供给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非同步信号输出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电压供给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上述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一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中心部和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和其他至少一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中心部和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同。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进一步具有配置了多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的配件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上述多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电连接到上述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一个,各自具有与一个配件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以上述第2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多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2个的位置关系,和以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2个的位置关系不同。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具有配置了至少5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的上述配件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上述至少5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到上述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各自具有与一个配件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上述5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分别连接到设置在能够装卸于上述第2卡口部的上述配件的卡口部附近的至少5个配件侧连接端子。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间适配器, 以上述第2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5个配件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2个的位置关系,和以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5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至少2个的位置关系不同。13.一种中间适配器, 具有 第I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第I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 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配置了 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该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分别连接到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各自具有与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 第2卡口部,能够装卸配件,具有第2卡口中心点, 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具有露出到上述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保持部的表面的机身对应侧露出区域,由以下构成 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第I电压; 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是和上述第I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 第3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I时钟信号; 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I数据信号; 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 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 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 第8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I非同步信号; 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 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I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 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比第I电压小的第2电压,该第2电压用于根据从上述第8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I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第3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I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I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进行到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第2电压用于根据通过上述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输入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进行到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第1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是和上述第2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 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任意选择的2个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3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4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5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8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9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I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2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6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上述第7机身对应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第I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0机身对应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机身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